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測試]Larkooler EX1-241B,性價比高、安裝容易的水冷套裝系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9356)

red13 2009-07-03 06:59 PM

[測試]Larkooler EX1-241B,性價比高、安裝容易的水冷套裝系統
 
從我開始玩電腦以來,還沒有玩過水冷
因為考慮到水冷可能會漏水、安裝複雜、價性比不高

最近沒有甚麼新鮮貨可以玩,甚至最近連機殼(PC-B71)也都玩過了
所以想來玩玩水冷

首先要編預算,於是上網爬山
看到這組水冷套裝系統,包含了CPU水冷頭、北橋水冷頭、顯示卡水冷頭,價格含運3330(價格先講了,不要再問我要多少錢了~XD)
這樣的價格,甚至比一些CPU高級水冷頭還便宜
所以我就買來當入門水冷的探路石


水冷頭與配件、水冷液、兩分水管2公尺


貼心的附上了後檔板,有兩個孔可以讓水管進出機殼


CPU水冷頭與安裝零件,圓弧型的腳架給INTEL CPU用,山字形腳架給AMD CPU使用
還有多孔位CPU背板


多孔位CPU背板,甚至連I7腳位都可以安裝


CPU水冷頭近照


CPU水冷頭底部,全銅,拋光可以在亮一點~XD


安裝上CPU背板,從主機板背面穿入四根螺絲


再放上CPU水冷頭,水冷頭的腳架可以滑動,所以能支援多種腳位的散熱器



北橋水冷頭,還有附兩條泡棉,用來墊水冷頭與北橋晶片


固定北橋水冷頭的方式,最右方的螺絲先通過主機板背面(加上塑膠墊片),再從主機板正面鎖上中間那顆螺絲(加上墊片)
再用最左邊螺帽固定北橋水冷頭



鎖上CPU水冷頭、北橋水冷頭

red13 2009-07-03 07:02 PM

不過因為我現在用的顯示卡MSI 3850 特仕板,所以我沒有用顯示卡水冷頭。

再來安裝水管,先把水管插入水冷頭接口,再把螺帽鎖緊,在量測到下一個接口的距離,把水管剪斷,插入另外一個接口,鎖上螺帽


拍一下水冷主機,包含散熱排、水幫浦、水箱,電源是使用POWER的大4PIN來供給12V的電


可以調整散熱排的風扇轉速、還有看到水位高低


散熱排有兩個風扇



把水冷管道接完後,在水冷主體灌入水冷液,開始運行
我在裝到這邊的時候,有出現問題
水幫浦只動作兩三秒,就停止三四秒才會在動作,期間還有發出B聲
透過賣家聯絡該公司工程師之後,很熱心的跟我說:先試試看是否水冷液加的不夠多,如果還有問題,會派專人來處理
後來我多灌一些水冷液,就可以正常運作了


運作中的藍光


因為我的PC-B71是鋁,水冷主體放在上面會讓機殼共振的很厲害,所以我先墊了兩本書來避免共振


接下來是簡單測試,因為之前水冷液加不夠多,所以水冷、氣冷測試時間在今天與昨天早上
測試結圖(有需要的請自行點連結看圖,因為不想縮圖,所以維持截圖的1920*1200大小)
氣冷:待機溫度
氣冷:燒機溫度
氣冷:燒機停止後12分鐘溫度

水冷:待機溫度
水冷:燒機溫度
水冷:燒機停止後2分鐘溫度

裝備
CPU:Q6600 @ 3.6G ,1.376V, 400*9
CPU cooler:Xigmatek RED SCORPION-S1283(鍍鎳處理)
MB:DFI LT P35 T2R
RAM:G.SKILL DDR2-800 4-4-4-12 2G*2 2.1V
VGA:MSI 3850 512M OC

水冷:Larkooler EX1-241B

溫度比較圖
水冷待機溫度都比氣冷低,平均低8度
水冷燒機溫度都比氣冷低,平均低7度
北橋溫度:水冷待機比氣冷低9度。燒機時,水冷比氣冷低3度
我水管




SYSTEM溫度,我想應該是主機板上PWM的溫度,我用的主機板DFI LT P35 T2RS是數位PWM,
該來想想怎麼替數位PWM散熱
這張圖是從主機板側板照的,最高溫度85.3度(燒機時照的)



看一下燒機中,散熱排的溫度,溫度不高,平均都在30幾度,表示水管沒有完全把熱帶到散熱排來散熱




優點:
1.散熱效果比S1283好
2.安裝方式設計的很容易上手,對沒玩過水冷的人不會覺得困難
3.水冷散熱排的風扇可以控制轉速
4.水冷價格跟氣冷的CPU、北橋、顯示卡比起來不會貴太多
5.售後服務,態度很好
6.使用手冊很詳細
7.CPU水冷頭可以接多種腳位,而且不需要換背板

缺點:
1.四核心燒機時,CPU溫度有70度,散熱排溫度卻只有30度,可能是水幫浦不夠力或是兩分管能帶的水量有限,或是水冷頭水道設計問題
2.水冷主體放在全鋁機殼上方,會產生很大的共振聲音
3.在鎖水冷頭時候,都是用手去轉旋鈕,轉太少時散熱器會不夠貼緊,轉太多時散熱器會壓太緊
4.承3,鎖水冷頭的螺帽,建議可以加上十字牙
5.水冷液的水位,不容易判斷,我第一次使用,以為水位夠了,但實際上卻是不夠,造成水幫浦停停轉轉,建議出貨時,多贈送剛好可以一次加到足夠水位的罐子
6.使用手冊中有說明,水管使用環境50度,可以使用一年,那超過50度的話,壽命會大大減少?
7.使用手冊中有說明,本產品僅適用Larkooler水冷液,哪裡可以買Larkooler水冷液?
8.在開關機的時候,水冷主機都會出現B聲,有點擾人。
6.使用手冊沒有說明,要換水管,或是增加水冷頭時,要怎麼如何進行

結論:
Larkooler EX1-241B 性價比高,散熱效果也不錯,在安裝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設計工程師的細心,不過還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改進。
希望Larkooler後續可以出多接頭輸出輸入,加強水幫浦馬力並改為3分水管,以增加散熱效果。或是多增加一組水幫浦,用雙幫浦來散熱。

tom7089 2009-07-03 08:28 PM

先恭喜red13兄進入水冷的世界^^

自己以前也是從套裝水冷入門,因為無法抵抗其魅力,不到1個月就轉換到跑道,開始玩拼裝水冷,零件一個比一個高級,只能說,這真的是條不歸路吧 :cool:

這套真的蠻超值的,有空的話,我可能也會入手一組來玩玩看!

ExtremeTech 2009-07-03 09:40 PM

http://www.koolance.com/water-cooli...?product_id=805

1.外觀抄襲Koolance

2.有點常識的水冷玩家都不會用"冷氣機散熱排",一般水冷廠商用的都是"車用散熱排"為基礎的
這家廠商不知道在想啥

唬不倒我的,三千多買IFX14還有剩!

red13 2009-07-03 10:15 P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http://www.koolance.com/water-cooling/product_info.php?product_id=805

1.外觀抄襲Koolance

2.有點常識的水冷玩家都不會用"冷氣機散熱排",一般水冷廠商用的都是"車用散熱排"為基礎的
這家廠商不知道在想啥

唬不倒我的,三千多買IFX14還有剩!

IFX-14之前我有玩過囉,不過單一個CPU就快要破3千了
再加上IFX-05 SLI價格就超過囉
後來我有再弄IFX-10,整組野火看起來很漂亮,可是價格也不斐
可惜後來脫手了,不然就可以來跟水冷PK一下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2441




車用散熱排的鰭片密度太高,要求靜音的話,可能散熱效果會不好

ExtremeTech 2009-07-03 11:31 PM

引用:
作者red13

車用散熱排的鰭片密度太高,要求靜音的話,可能散熱效果會不好


鰭片密度是可以控制的

一般廠商拿車用水冷的架構去改成電腦用的Radiator

都把風扇孔位打上去了,怎麼不會去配合電腦用的低風壓風扇去降低風組?

車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壓扁,讓管路內的水更平均貼近水道

2.採多管路並連,以降低水組,冷排越厚水組越低

冷氣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是圓形

2.採來回繞的彎管方式,冷排越大水組越高

冷氣用冷排本來是給冷煤用的,而不是給水冷液用的!

http://gilgameshreviews.com/index.p...oling&Itemid=86

先整篇看完吧!你都承認是水冷新手了,還想跟我辯解?

chowtom 2009-07-04 12:10 A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鰭片密度是可以控制的

一般廠商拿車用水冷的架構去改成電腦用的Radiator

都把風扇孔位打上去了,怎麼不會去配合電腦用的低風壓風扇去降低風組?

車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壓扁,讓管路內的水更平均貼近水道

2.採多管路並連,以降低水組,冷排越厚水組越低

冷氣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是圓形

2.採來回繞的彎管方式,冷排越大水組越高

冷氣用冷排本來是給冷煤用的,而不是給水冷液用的!

http://gilgameshreviews.com/index.p...oling&Itemid=86

先整篇看完吧!你都承認是水冷新手了,還想跟我辯解?

從CPU70度;散熱排30度來看,
瓶頸根本不再熱排,我很懷疑他的冷頭的"水道"是不是就一根直直從入口到出口,或是入口出口下根本就是一個大空間,沒有任何水道設計 :jolin:

老實說...
看到它的管徑,
看到他的散熱排,
再從他的散熱區塊減掉熱排大小來推算他用的PUMP;
我真慶幸噴火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laugh:

Axel_K 2009-07-04 12:25 A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冷氣用冷排本來是給冷煤用的,而不是給水冷液用的!

這句話是重點

沒玩過水冷組
不過對汽車內冷排稍有認識

stanleyding 2009-07-04 09:03 AM

嗯, 不錯的分享, 謝謝樓主....:)

red13 2009-07-04 05:44 P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鰭片密度是可以控制的

一般廠商拿車用水冷的架構去改成電腦用的Radiator

都把風扇孔位打上去了,怎麼不會去配合電腦用的低風壓風扇去降低風組?

車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壓扁,讓管路內的水更平均貼近水道

2.採多管路並連,以降低水組,冷排越厚水組越低

冷氣用冷排的架構:

1.管路是圓形

2.採來回繞的彎管方式,冷排越大水組越高

冷氣用冷排本來是給冷煤用的,而不是給水冷液用的!

http://gilgameshreviews.com/index.p...oling&Itemid=86

先整篇看完吧!你都承認是水冷新手了,還想跟我辯解?

你給的網頁資訊的確很有參考價值
裡面說明散熱排越大、迴路越多、風扇越多,散熱效果就會越好
特別有提到,如果你是狂熱分子的話,可以用汽車的散熱器(radiator)效果會更好

我是水冷新手,那又如何?
我上述的有哪裡是大錯特錯?
讓你那麼不爽

IFX-14(CPU用)加上IFX-05 SLI(北橋用),市售價格絕對超過這組的價格
因為我買過
我PO的測試,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優缺點我都會寫出來,不好的也會罵,如果是好的,推薦給大家參考,我也賺不到錢

至於車用的散熱器(冷凝器)架構,必須要有高密度、高風壓才能發揮它的效用
同樣面積下,高密度+低風壓,可能效果不好
同樣面積下,中低密度+高風壓,可能效果不好
至於廠商怎麼設計散熱排不關我的事,我只要我想要的功能(安靜)

另外一般中央空調冰水機的二次冷媒也是用銅管,也是用冷氣同樣架構的蒸發器
那個二次冷媒就是冰水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1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