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心得報告][有圖有真相]BBA 4850 原廠散熱 換裝 Zalman VF-1000 + RHS-5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6581)
|
---|
[心得報告][有圖有真相]BBA 4850 原廠散熱 換裝 Zalman VF-1000 + RHS-50
話說小弟我購入這張 MSI 製的 BBA 公版 ATI 4850 已經快滿一年了
理所當然的 裡面的灰塵也積了快一年有 大家可以在我之前的 不負責偷懶分享: 給用 BBA 4850 原廠風扇的用者 ~ 請多注意你的顯卡風扇 看到灰塵積累的誇張狀況 (不過除了電腦玩家外 一般使用者誰會那麼無聊沒事有事去拆風扇來清阿 :jolin: ) 話說其實這個問題也算是蠻惱人的 跑重一點的就掛 跑輕鬆的又顯的大才小用 偏偏小弟我又有一點強迫症 喜歡沒事有事 開著 CCC 看著顯卡溫度 沒甚麼 就是熱當怕了 最近不小心又瞄到 一般桌面狀況下使用溫度 又高起來了 :fear: 我又很懶的三不五時拆卡下來清理 (看過我機殼內部情況的人應該很可以認同我的想法吧) 乾脆一勞永逸的 把原廠的散熱器整組換掉 其實之前我不是沒有過這種想法 買來4850 的第5個月左右吧 有感於這張卡的 "熱情" 我購入了 Arctic Cooling Accelero Twin Turbo 來冷靜一下這張卡 東西買了 也裝了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顯示卡上不去主機板阿 !!! :jolin: 原因就在於說 我原本主機板的晶片風扇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壞了 一開機還以為我開了果汁機 於是我弄來 Zalman ZM-NB32K 無風扇式 散熱片 我買這塊的原因也很簡單 ~ 就是喜歡他造型簡單 但就偏偏沒想到 這個散熱片的高度夠 ~ 太夠了 高的我AC 的散熱器會卡到 :cry: 沒辦法 只有原廠的先撐著用 AC Twin turbo 就送去電子海灣賣了 囉哩叭說這麼多 ~ 過了兩三個月吧 直到我玩 L4D 竟然會熱當 玩 DMC4 更會熱當(簡單的說 顯卡過熱 保護機制啟動 電腦自動重開機) 不行了 不行了 我要去了.....阿..嘶.....說錯了 是我受不了了 :mad: 在經過仔細的丈量比對後 敗入了今天的主角 Zalman VF-1000 + 4850/3850專用 Zalman RHS-50 其實我本來是想要訂 GV-1000 的 基本上跟 VF-1000 只差在風扇有沒有 LED而已 但是我的朋友不知道在聽我說話的時候是不是桌子下面有人在吃熱狗 把我說的 GV-1000 寫成 VF-1000 :jolin: 後來東西到了他才跟我說 想一想 還是算了 懶的換了 拍攝器材: Nokia 6500S 有的拍得不是很好 還請大家見諒 先看看盒子正面及背面 (那個$85的標籤不是台幣阿) Zalman VF-1000 LED ![]() ![]() Zalman RHS-50 (從美國過來 ~ 澳洲買不到 @@\\\ ) ![]() 本體 ![]() 盒內配件一覽 ![]() FanMate 2 ~ 風扇轉速控制器 ![]() Zalman 導熱膏 ![]() 拿個10元打火機做一下比例尺 ~ 大小十分小巧 ![]() 已經打磨光亮過的銅底 (照片裡綠色的只是螺絲起子的倒影 ~ 方便讀者辨識) ![]() Zalman RHS-50 散熱片本體 包括配件 ![]() 一樣拿10元打火機做比例尺 ![]() |
這次要換裝的卡 MSI 4850 512MB
![]() 先假組合裝裝看 (其實是只裝散熱片上去的 ~ 記憶體散熱片沒裝 ~ 不過 忘了拍那張照片 所以大家將就一下吧 :agree:) ![]() 朝向我那擁擠的主機內部發進 ![]() 成功裝入 !!! :like: 頓時感覺到心中有煙火在施放 (但是忍不住想 ~ 這不會是 Zalman 的陰謀吧 ~ ) 接著就是把記憶體的散熱片黏上 ![]() RHS-50 也裝上 ![]() 全副著裝完成 ![]() 上機照一張 ![]() 特寫一下 離散熱片真的是毫釐之差歐 ![]() 把 Fan Mate 2 風扇控制裝上去 接口有防呆 (但不防蠢) 不容易插錯 ![]() 整理線材時 其實原來附的熱縮套管也是很好用的歐 (用來套Fan Mate 2 的排線用) ![]() 線拉出來裝到 Fan Mate 2 上 ![]() 運作時照一張 藍色的LED 風扇 (我機殼都關上的阿 :nonono:) ![]() |
最後 大家一定最關心換裝後的效果如何
不過我手上並沒有比較好的系統監控軟體 所以我看溫度都是透過 ATI CCC 顯示的來了解顯卡的溫度 如果網友有人有比較好的溫度監控軟體 請推薦小弟一個吧 比較希望有 溫度變化記錄 (CPU, GPU 就夠了 有主機板的話更好) 還能用圖表顯示出來最好 換裝前 (原廠BBA散熱器) 平常待機 差不多就這溫度 如果清理過還可以再低個 5 度左右 ![]() 換裝前 (玩DMC4 40分鐘後 視窗切換跳出來看 ~ 但是來不及擷取到 103 度的畫面) ![]() 換裝後 (VF-1000 + RHS-50) ![]() 換裝後 (玩 DMC4 + L4D 半小時後) ![]() 全程我風扇的轉速都調在最低 或許應該有誤差 但是我使用起來非常滿意 這款產品在散熱效能及靜音上達到高度的平衡 最後 我想 Zalman 應該在設計的時候或許有暗筆了吧 ![]() 有沒有這麼剛好的阿 :shock: 只有散熱導管微微的靠到了主機板散熱片 這一切都是 Zalman 的陰謀 !! 感謝大家的收看 |
對那風扇轉速控制器的固定方式感到很有興趣 :hungry:
希望可以多一點產品有那樣方便的設計 |
原廠的散熱器未免也太鳥了吧! 玩game 溫度居然會到破百.
zalman 的散熱效果真的很明顯的比原廠好很多,但是還要再花不少錢去改裝,覺得有點花不太下去耶! 澳洲現在應該是冬天了吧..... 還會有過熱的情況嗎? 有趣的分享文! 推推 ^^ |
引用:
控制器我只是簡單用雙面膠黏在機殼後面而已 原廠買來時 盒子裡面就附了一塊 剛好是控制器大小的雙面膠 那個控制器是有單獨販賣的 歐 對了 還有一點我在文內沒提到 4850原廠風扇 是 4pin 的 但是Zalman 的風扇只有3pin 所以我其實是把 VF-1000 的電源接到原來主機板上風扇的接頭上 想換的人請注意這點 引用:
澳洲這邊現在差不多算是冬天了 我又偏偏位於最南邊的 MEL 目前還沒到最冷的時候 這幾天的溫度大都在 最低溫5 度 ~ 最高溫15度 左右但是室內 大都在20~23度左右 我機殼都是關閉的 要是開側邊殼的話 大概不用3個月我就得清散熱器了 |
引用:
不好意思 ~ 沒把話說清楚 玩遊戲玩到破百度就是當原廠散熱器又開始積灰的時候 只不過跟夏天相比 冬天比較不容易發生這樣的事 但是如果長時間玩的話 (超過一個半小時以上) 還是很容易破百 尤其是畫面材質多的 如 DMC4 GTA4 L4D 要破百太容易 上面說的溫度是氣溫 (5~15度 ? 這麼低的話我還換散熱阿) 換過後目前還沒有過熱的情況 大概最高不過80度左右吧 |
引用:
原來如此,小弟還以為是有鎖孔可以鎖在機殼上:p 下次去找找看能不能買到零售的來玩玩 感謝Phenix兄的分享 :shy: |
微星這張顯示卡若能拿掉那醜醜的圖, 我不會想換散熱器
|
引用:
你可以把那上面的蓋子拿掉阿 不過不保證對流效果 不然的話就把那個殼拿起來用水砂紙慢慢把那個圖案磨掉 (假設)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