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好萊塢明星照簡史----並談其技術特徵及拍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1189)

aubrey 2009-02-25 09:57 PM

《好萊塢明星照簡史----並談其技術特徵及拍法》
 




《好萊塢明星照簡史----並談其技術特徵及拍法》
好萊塢明星照攝影師是一群罕異的族群.
身處以“活動影像”為事業核心的片廠,其人卻以“定照”為生.
而且不同於其他工作團隊的群體作業----他們皆是個體行動/單打獨鬥----也很少與好萊塢影史直接聯結
簡單地說,在八大片廠淪為陳跡之後,他們本有可能如米高梅廠拆屋時,被尋得的那幾十萬張底片一般,堆集著厚厚塵灰/遺落在歷史的無名角落邊....
但幸好七○年代後,終於有學者追蹤調查----才建立了一份劇照大師的四十三人史冊.
從而才能於半世紀後---garbo/audrey/bergman/taylor等銀幕女神那驚心動魄之美照,令人歎為觀止的同時---還能牽著歷史的脈絡,找到那拍照的源頭.
這其中,於上世紀末聲名越顯顯赫的一個名字正是george hurrel----以拍joan crawford和norma shearer成名.
而略次的則有拍garbo的clarence sinclair bull以及唯一一名女流ruth harriet louise等等
這些劇照師工作的共同特徵---雖然都是致力於肖像照,但卻是窮首皓經於製造最特別的品種:
第一.這類肖像照,意不在呈現真實----而是反過來----無所不用其極地製造幻像.
第二.他們不是拍人;而是拍一群戴著炫目光環,極力散播:愛、誘惑、魅力、奢華及完美的神祇.
第三.在照片中你絕找不出任何凡人的痕跡----肌膚上沒有斑點、瘤疣、皺紋及傷疤.
更看不到禿頭、缺牙、近視、老花等歲月的遺跡---那平滑無瑕的程度,有時連毛細孔都無以探見.....
由於神祇乃永生不朽的---所以他們的肌膚理所當然,該像大理石;或是透著光澤的石膏像.
也就是說這些明星照----即似活生生地這相紙上蘊釀了一團美國夢....
讓它像是聖像或圖騰---是被用來歌頌、膜拜....及當作寶物,珍而藏之的.

而驗證於好萊塢的片廠史---這類明星照的魅力的確也在好萊塢推向全球時的行銷戰中,發揮了摧枯拉朽的無比威力.
故而於今日不管純欣賞,或以之當作與電影文本相存參的附件---稍加研究其來源去脈,亦屬有興味的課題了.

【好萊塢明星照發展史】
在1920年代,好萊塢剛建制其明星照影棚時,大部份照片就跟鄉下小相館拍的少女與小男生的紀念照沒啥兩樣---同樣的柔焦/同樣的擺姿....
---只除了放大了的佈景以及更醒目的臉孔(如史璜生/范倫鐵諾)----概無差異.....攝影師的左右力幾乎為零...
一直到三○年代,當若干非科班出身的攝影師---如hurrel等...由東部現身於好萊塢交際圈,才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這其中,hurrel的崛起--尤其是個傳奇.
他本是畫師---買來攝影機的動機,本只為他自己及周圍之藝術家的作品,拍照存檔之用.
未料後來---發現他靠相機卻比畫筆賺更多---就決意改了行.
hurrel最大的長處:就是懂得將油畫那或者微妙/或者強烈的光影對比運用在肖像照上....
而不是像當時的一般做法----只求曝光正確/不晃動不失焦的那類平庸照片.
於是乎hurrel那些風格特出的作品,很快地流傳於加州藝術圈,又輾轉散佈到好萊塢影人手中.
於是(拍賓漢默片版的)墨裔明星ramon novarro就此成了他的常客---並引薦他拍了norma shearer.
如此契機,也就令hurrel一夕間奇蹟般進駐好萊塢第一大廠的米高梅影棚--也造就他成為影史上拍明星照的第一傳奇.
【part 1待續】

emma0420 2009-02-25 11:02 PM

黃宗霑好像也是因為為電影女星拍照而竄起
把藍眼珠拍得很深邃美麗
因而獲得重視
也成這這一代攝影大師的發跡起源

ps.真的覺得外國女星拍黑白照片好美 :like:

Andy84 2009-02-25 11:33 PM

與其說是油畫,我倒覺得是十分精細的碳筆素描。

立體感、質感、景深、即便在影片中亦是如此,

看一些現在的攝影作品,死命強調錢景深,簡直是弱智。

Misha888 2009-02-25 11:50 PM

引用:
作者emma0420

ps.真的覺得外國女星拍黑白照片好美 :like:


+1 覺得以前的女星照都超美的 傾國傾城

伊卡魯斯 2009-02-26 12:27 AM

獎.人生
Annie Leibovitz的攝影作品

我覺得深焦和淺景深個有個的優點,要看怎麼運用
不是深焦就比較好,淺景深叫做弱智,不要盲從的使用才是
淺景深可以抓住重點,讓主題很明顯,作者幫觀眾先選擇好了,較為主觀點
深焦把所有景框內的事物全部容納進來,較為寫實客觀,主體和背景的戲劇性互動有賴觀眾自己的觀察
這兩者都是藝術的手法,無所謂優劣之分

樓主的這篇文章應當是在讚嘆藝術家對光影的運用,對氣氛的掌握,對形象的塑造的功力

sutl 2009-02-26 02:24 AM

引用:
作者Andy84
與其說是油畫,我倒覺得是十分精細的碳筆素描。
立體感、質感、景深、即便在影片中亦是如此,
看一些現在的攝影作品,死命強調錢景深,簡直是弱智。

一般人以為現在才有Photoshop可以改照片,其實以前攝影大師就會在底片上塗塗抹抹的修片。

這就是為啥會說:攝影的一半在拍照,另一半在暗房。

所以以前攝影比賽都要繳底片,以免有人用暗房技巧後製照片。

Cudacke-Dees 2009-02-26 03:06 AM

引用:
作者sutl

所以以前攝影比賽都要繳底片,以免有人用暗房技巧後製照片。


攝影比賽要繳底片是因為那些比賽想要照片的所有權而已.
跟後製沒有關係.

Cudacke-Dees 2009-02-26 03:26 AM

引用:
作者Andy84
與其說是油畫,我倒覺得是十分精細的碳筆素描。

立體感、質感、景深、即便在影片中亦是如此,

看一些現在的攝影作品,死命強調錢景深,簡直是弱智。


上面的四張照片裡面有三張都是很淺的景深,
很明顯, 弱不弱智跟淺景深沒關係.

Andy84 2009-02-26 08:41 AM

我說的是錢景深,用錢堆出來的景深。

Misha888 2009-02-26 08:43 AM

引用:
作者伊卡魯斯
獎.人生 (http://theatercreeper.blogspot.com/.../blog-post.html)
Annie Leibovitz的攝影作品



Annie Leibovitz很欣賞,某集ppaper也有專題訪問介紹她,謝謝大大的圖片分享 :agree: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