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分享]測試了一下無損音質格式FLAC與APE的差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54485)
|
---|
[分享]測試了一下無損音質格式FLAC與APE的差別
我拿黎安萊姆絲的『真愛來臨』這張專輯來做測試
首先用EAC抓取成WAV 然後先後用FLAC與Monkey's Audio官方網站的程式來壓縮 (FLAC是2005年2月5日的1.1.2版,APE是2004年4月9日的3.99版) 原檔:20首歌,共760MB FLAC以Level 0壓縮:費時2:08,檔案變成551MB FLAC以Level 8壓縮:費時9:02,檔案變成507MB APE以Fast等級壓縮:費時1:33,檔案變成502MB APE以Insane來壓縮:費時9:50,檔案變成481MB (我的電腦是XP-2400+1GB ram) 以壓縮過程與成果,APE無疑地獲得勝利,但....... 若以播放過程,APE卻會感受到嚴重的啟動延遲,CPU使用率較高! 而FLAC則無任何地延遲,跟播放MP3、OGG等檔案般快速,CPU使用率也較低! 但FLAC有內定音量較小的問題(不曉得是不是設定上的問題....) 無論是WinAMP或是foobar2000都會有同樣的現象(其他網友有同樣的現象嗎?) 以上純屬無聊做的測試........ 簡單地測試就看出這些差異....... 這也難怪網路上對於若是無損音質的話,一定採用APE的關係吧! 但覺得公開碼的FLAC也蠻不錯的!比較適合電腦等級不高的人吧...... 在此也期待市面上的硬碟數位隨身聽或是微型硬碟的數位隨身聽 不要再拘限於MP3/WMA了,應該要支援一下FLAC與APE,不然空間這麼大實在可惜..... 有機會大家沒事寫信給各廠商的客服人員,要求一下,讓這天提早到來! 相信透過一人一信,各家廠商也會看到市場的未來,進而提早研發製造! |
我個人還滿喜歡tta的
速度快壓縮率在flac之上跟ape比還是輸 不過照tta官網所說的應該會走flac路線 |
APE雖說是"無損"
不過我看她PLAY的時候也有"比特率" EX:1000kbps" 這~如果是192~不知道聽起來會怎樣XD |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FLAC,且有硬體支援
http://members.home.nl/w.speek/comparison.htm 且FLAC q0~q3的壓縮率真的很糟,q4~q6在壓縮率不會比q8差太多速度上卻快的多了 |
引用:
APE 壓縮,目標都是"無損",如果原始聲音訊號越複雜、越難壓,壓出來檔案就會越大,流量、比特率就會越高。 所以 APE 的壓縮,品質都是固定的,那就是"無損"、"無失真"、"解壓縮後會得到和原來一模一樣的資料",而其比特率、流量、壓出來的檔案大小,則隨原始聲音訊號的複雜度不同而不同,沒有固定。 所以如果有一個聲音檔簡單到可以讓 APE 僅以 192kbps 壓縮,而且剛剛好是 192kbps,就可以壓出無失真,和原來一模一樣的資料,那麼壓出來比特率才會剛好是 192kbps。這個 192kbps 的 APE 聽起來會怎麼樣?答案是「和原來一模一樣」。 這樣您瞭解 APE 的流量、比特率所代表的意義了嗎?它代表的不是聲音的品質,而是原始訊號的複雜度,和最終壓出來的檔案大小。APE 壓縮,壓出來聲音的品質都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APE 壓縮又有另一個設定,叫做壓縮的複雜度。同一個聲音檔,使用越複雜的壓縮法,壓出來的檔案大小就越小,但是解碼所需花費的 CPU 使用率就越高。所以壓縮複雜度越高,從 Fast -> Insane,壓出來檔案越小,流量、比特率越低,解碼負擔越重。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壓縮複雜度,壓出來的音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無失真」。 所以 APE 才叫做「無失真壓縮」的 Encoder。 FLAC 也是相同的情況。 |
想不到有這麼完整的測試.....
自己就是因為找不到,就只好自己稍微做測試一下.... 也因為今天的把玩, 讓我發現到APE在播放之際, 按下播放紐,或停個一兩秒才播 又若移動飛梭棒(就是例如一下子從播1:00的地方拉到3:00的地方),整個音樂就會停一下,似乎在搜索歌曲的相關資料,停頓兩三秒才又開始播放 這是正常的嗎? 還有APE的稍高CPU使用率,也表示若要讓一般的隨身聽支援APE格式,勢必解碼晶片的運算速度不能太低,會不會變成,硬碟/微型硬碟的MP3隨身聽要支援的一項難題(晶片的成本!) FLAC的確有實體化的機器了,不過......台灣都沒有....... |
所以 FLAC 比較好用啊,又是 open source :)
APE 用 insane 壓縮實在太誇張了,用舊的電腦例如 1.3GHz 的電腦放放看你就會知道,放不動而且沒有回應到整台電腦好像當機一樣,實用上根本不可能去用這種模式壓縮,就算壓縮率再高也一樣。而且以現在的的儲存謀體來說,實在不差那十幾 MB,為了這十幾 MB,所需花費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
一般來說,都用 Normal 或 High 壓縮,用到 Extra High 就已經嫌太高了。
|
哈!
看到上面的留言,才猛然想起,自己都拿那個insane壓出來的版本去聽 難怪播放的時候系統整個像是會被鎖住!播放fast壓出來的版本就正常了! 所以,我的經驗告訴大家..... APE的高壓縮比的壓製版本會比較耗CPU 不管是壓縮時會,連解壓縮也都會! (或許其他格式也一樣,只是APE的太明顯了.....) |
引用:
請問您 1.3Ghz的配備是??? CPU?RAM?M/B?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