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開箱簡測】SAMSUNG 三星 990 PRO 2TB PCIe 4.0x4 M.2 2280 NVMe SSD 效能簡測 (圖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9459)
|
---|
【開箱簡測】SAMSUNG 三星 990 PRO 2TB PCIe 4.0x4 M.2 2280 NVMe SSD 效能簡測 (圖多)
一直以來是Samsung SSD的愛用者,每次新品上市,都會不自主地想去
買來試玩。前陣子看到990 PRO的產品發表資料時,雖然很失望它不是 PCIe 5.0 SSD的產品,也很佩服它在PCIe 4.0x4的最後世代仍願意推 出新品來解決之前980 PRO的部分問題。 官網的規格中,詳細說明了990 PRO的基本規格資料。目前990 PRO只推 出1TB及2TB兩組容量,未來是否會像其它主控廠商推出4TB容量產品就 不得而知。 ![]() 官網的文字因配色問題較難看清楚,就用國外測試網站中的整理表格作 個簡單說明。1TB與2TB容量效能最大的差異在於4KQD32的隨機讀取速率, 若要最快的速率還是要挑2TB容量,顯然這已成為3D TLC SSD的選購宿 命。1TB版較為省電,2TB版本的耗電量略大。與多數TLC SSD一樣,也跟 上一代980 PRO相同2TB版本的TBW值為1200TB,均享有五年保固。 ![]() ![]() 官網或電商網站中提到它支援NVMe 2.0規格,好奇地翻了一下維基百 科查看看各版本的差異。990 PRO應該算是目前零售市場中第一款支援 NVMe 2.0規格的SSD,只是不知道是否有支援到NVMe 2.0b? ![]()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產品外包裝採用的色系比980 PRO更豐富,大大的990 PRO字樣以資辨 別,右下角標示讀取速率可達到7450MB/s。1TB或2TB容量區隔貼紙就 貼在左上方,非常方便於選購時祧選。這次買到的還是星睿奇代理貨。 ![]() 外紙盒底部側邊標示著型號並印有多國文字說明,可惜被代理商中文標 籤蓋掉多數說明字樣。標籤貼紙印上代理商的聯絡方式,算是種負責 任表現。 ![]() 外盒延用Samsung SSD系列的紙標封嵌,這是易碎材質以防不肖利用。 ![]() 側標另一側標示著生產日期、產地,這回買到的是韓國製非中國製。 ![]() 延襲自SATA SSD以來的Samsung分類,PRO版是放在白色膠盒內。 ![]() 膠盒底部一樣擺放著說明書,在目前多數廠商幾乎多不願提供說明書的 世代,Samsung其實算是友善的。 ![]() SSD正面與980 PRO風格相近,有點很不一樣,就是它的貼紙。之前980 PRO的貼紙很好撕開,這回990 PRO的SSD貼紙似乎具有易碎紙的特性, 輕輕一撥就有斷裂的感覺,為了保固就不撕掉貼紙。 ![]() 背面與980 PRO採單面設計,背面無任何NAND Flash或快取記憶體布局。 ![]() 為了避免遺珠之憾,去網路上抓別人已撕開產品貼紙的SSD正面照,其 實蠻欣賞Samsung在SSD窄窄的空間下的設計風格。 ![]()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Z790 Hero BIOS 0502 CPU: i7-13700K oc 5.3G RAM: 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6400 16Gx2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Samsung 990 PRO 2TB SSD (CPU專屬通道M.2插槽) SSD散熱器: RADIATOR HDM2280-FT 附渦輪扇固態硬碟散熱器 Case: Corsair Airflow 7000D OS: Windows 11 Enterprise 22H2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lt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標示規格為NVMe Express 2.0,傳輸模式為 PCIe 4.0 x4,剛上機溫度為攝氏32度。 ![]() 密閉機殼內透落連續高度負載測試,若有啟動SSD散熱風扇時,最高 溫度為攝氏66度。 ![]() HWiNFO64測到的最高溫達攝氏65度,SSD主控溫度最高至攝氏79度。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5664~5929MB/s,感覺沒有較980 PRO快很多。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初段略有抖動之後恢復平穩,平均讀取速率5737MB/s;線 性寫入曲線規律性大幅度波動,儘管沒有過熱的情況仍會發生,原因仍 然未知中,平均寫入速率3233MB/s。 ![]() ![]()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在尾段略有小抖動,整體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5791MB/s; 隨機寫入曲線抖動幅度較大,平均寫入速率5267MB/s。 ![]() ![]()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 從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讀取速率6035~6204MB/s、寫入速率6161~6202MB/s。 ![]() ![]()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 一輪,抓取幾項結果呈現。不論是那個模式,沒有太大差異。 Compress 0Fill 模式。 ![]() ![]() ![]() Compress 100% 模式。 ![]() ![]() ![]()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5827及5322 MB/s,4K-64Thrd讀取936290iops, 4K-64Thrd寫入995881iops。 ![]() ![]() 10GB容量,循序讀寫速率5901及5552 MB/s,4K-64Thrd讀取933515iops, 4K-64Thrd寫入971861iops。 ![]()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容量,ISO讀取速率3337MB/s、程式載入速率2222MB/s。 ![]() 10GB容量,ISO讀取速率3703MB/s、程式載入速率1950MB/s。 ![]()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較穩定些,寫入曲線尾端不太穩定。 ![]() 10GB的讀取曲線較穩定些,寫入曲線大幅波動,非常不穩定。 ![]() ATTO Disk 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0Fill及Random模式進 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速率最快6.67GB/s、寫 入速率最快6.34GB/s,讀寫速率都算穩定,沒有掉速,但是在128KB 以下的讀取速率較慢些。 ![]() 0-Fill模式,佇列深度1 (QD1)模式:讀取速率最快5.09GB/s、寫入速 率最快5.94GB/s。寫入速率似乎表現較不穩定,儘管多數讀取速率還 算穩定,但仍有少數情況出現降速。 ![]() CrystalDiskMmark v8.0.4,選取NVMe SSD測試,測試Default及0Fill 兩種模式,並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16GiB 及64GiB不同容量。 Default (Random)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7124~7150MB/s、 寫入速率6749~6795MB/s。4K Q1T1讀取速率92~95MB/s、寫入速率 373~392MB/s。 ![]() 0Fill模式: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7133~7151MB/s、寫入速率6756 ~6802MB/s。4K Q1T1讀取速率87~95MB/s、寫入速率382~393MB/s。 ![]() 選取Default模式,設定為混合模式,挑選1GiB容量來測試。 ![]() 選取Default模式,設定為真實世界(Real World)模式。 ![]()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837MB/s、寫入速率2.80GB/s。 ![]() eZIOmeter設為乾淨的全碟環境測試,循序讀取速率平均約6724MB/s、 平均寫入速率約5345MB/s;4K QD32隨機讀取最快可達1527227 IOPS、 隨機寫入最快為1247968 IOPS。 ![]()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5940MB/s,測 試過程中也發現有數次亂降速的情況,為少見NVMe SSD在讀取測試會 降速;寫入曲線在400GB以前維持高速寫入,400G以後降速小幅抖動到 底,平均寫入速率2566MB/s。 ![]() ![]() ![]() ![]()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 ![]()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分別測試Zero及Mixed資料型態。 Mixed型態結果。 ![]() Zero型態結果。 ![]() 將檔案設為250GB,寫入曲線在148GB以前平穩,其SLC Cache設定預設應 該僅約140GB左右。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872MB/s、平均寫入速率1497MB/s。 ![]()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915MB/s、平均寫入速率2243MB/s。 ![]()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寫入速率為5629/2298 MB/s。 ![]() Parkdale v3.06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全測 過一輪,只抓其中幾項結果。 ![]() ![]() ![]() ![]() PCMark 8測試:分數5120,頻寬為1033MB/s。 ![]() PCMark 10測試,分為系統碟及資料碟兩種模式測試。 系統碟分數為4408、頻寬為704MB/s。 ![]() 資料碟分數為9444、頻寬1361MB/s。 ![]()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得到3438分。 ![]()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測試隨機及0Fill資料 方式的結果。 0Fill資料模式 ![]() ![]() ![]() ![]() 隨機模式 ![]() ![]() ![]() ![]() 裝上Samsung Magician魔術師軟體,主畫面可以顯示一些簡單摘要資訊。 ![]() Drover Detail頁面可以看到SSD的基本狀態。 ![]() Performance Benchmark是官方的速率測試工具,測試結果如下。 ![]()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頁面提供四組選項讓使用者決定要怎麼發揮SSD效能。 ![]() ![]() ![]() Over Provisioning可以自行調整OP選項,選擇是否以空間換取速度。 ![]() LED Setting頁面,當然無法執行,推估以後說不定會推出RGB LED版本。 ![]() 官方的保固條件設定為1200TBW或提供5年保固。測試寫入約25TB時, 健康度還是維持在100%,推測總耐寫度應該高於1200TBW,算是耐寫 型SSD,維持980 PRO的優良傳統。 ![]() 因為沒有玩GAME或PS5等,就沒有相關的遊戲效能測試,請見諒。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不分壓縮或不壓縮環境,讀/寫速率差異不大。使用者不用擔心環境不同是否影響效能。 2. 循序讀取速率上限在Z790平台貼近官方上限。 3. 4KQD32讀寫效能比980 PRO有所進步,是寫入速率提升較為有感。 4. 單面SSD設計,在新一代主機板採扣具固定方式環境裡,搭配第三方散熱器較有彈性。 5. 豐富的Magician魔術師軟體提供多種彈性功能設定,也支援Secured Erased。 6. 官方提供五年保或1200TBW的保固,實測可寫入量應該遠超過1200TBW,屬於耐寫型SSD。 缺點 1. 與Z790平台的相容性似乎還有待提升,沒法像其它網友搭配X670E平台更貼近官方值。 2. 與部分測試軟體存在小小相容性問題,導致部分數值偏低,可能需新韌體來配合。 3. 4K QD1的讀取速率雖有提升還是感覺較慢些。 4. SSD標籤貼紙的材質算是一體兩面,就使用者彈性就算是缺點。 5. 降溫的實測似乎沒官方宣傳來得那麼明顯。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自己更正一下之前說它屬於耐寫型SSD,修改為,它不再像980 PRO那麼耐寫。
原因為:近期開機進入CDI或Magician Software,看到使用量寫入約27TB時, 原本S.M.A.R.T.健康度由100%掉到97%,不管那套軟體顯示都一樣,換句話 說,大約12~13TB時就會減少1%的健康度,似乎要累積一段時間才瞬間降下。 因此,若要尋找耐寫型的SSD,990 PRO似乎已不再是好物,請尋找別款SSD, 除非官方表示這是韌體錯誤,不然可能健康度就照官方保固值,寫入量到就歸零。 ![]() |
1200TBW, 所以寫入12TB 就掉1%
滿正常的吧 |
引用:
沒錯,很正常的算法,就是把TBW達成率換算成健康度 健康度歸0只是代表過保固期了,原廠不再負責維修服務,不代表SSD會損壞不能再繼續使用了,所以跟990 Pro耐不耐寫一點關聯性都沒有... 三星這代SSD多耐操還是要看哪位神人願意實際測試把它寫到鎖碟或掛掉時的實際寫入量,不是看CDI顯示的健康度。 幾年前在一個知名德國網站實際測試十幾款市場主流品牌SSD的實際耐寫量(不包括Intel 900p/905p),三星SSD都是拿第一的,我記得當時三星SSD被挑選拿來實驗的是970 EVO 500GB,實際寫到超過120PB以上才掛掉,比官方給的300TBW還高出400倍之多。 |
我承認CDI不一定準,但至少前一代寫的量比保固量多時,才會掉個1%。
現在是3%才降一次,然後一切照TBW作,不但像國產某家主控那樣, 也愈來愈像某些印表機耗材,時間到就過保固,那種感覺就是這樣。。。。 990 PRO的實際耐寫度是多少,要交給其它勇者來確認。我還是必須要 修正之前的文字敘述,以免誤導別人而已。 |
其實也不是CDI不一定準,而是SSD參數中健康度的算法每家廠商都不同,用同一種標準來解讀一定會出現很大偏差,偏離事實很大。
即使是使用Phison主控方案的SSD,健康度算法也不是每家SSD製造商都相同,事實上,SSD會掛時幾乎很少是健康度變0才會掛,任何數值的健康度都有可能發生SSD突然掛掉,這是因為SSD用到掛掉的原因很少是NAND寫入量到達極限,大多是韌體跑掉、電路板某個電子IC掛掉...等 (想要知道現在SSD故障原因大多是甚麼,可以去youtube找一個對岸維修神人"小飞机DIY"看看參考) CDI的健康度看看就好,跟SSD真正耐寫量沒有甚麼直接關聯。 健康度的數值則是S.M.A.R.T 數值中05那欄數值的100的補數 |
這是PCEVA在一年前測試的報告, 他們把幾片NVME 寫入到保固寫入的5倍量
健康歸零還每片都能繼續使用(寫). ![]() 所以, 想寫到死似乎不太容易, 會壞掉多是別的理由 (這幾片好像都是 TLC? 全測試過程搜尋 關鍵字 "SSD耐力赛" ) |
第二組測試:
![]() 來源: Youtuber 小飛機DIY 建議先扣除"致鈦",再看 |
imgur 修好了?!
(測試結果有點質疑) ![]() |
引用:
是自卑心態作祟,還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laugh: :laugh: :laugh: 身心正常的台灣人心態沒必要這麼狹隘... 電腦技術的領域就客觀看待就好,政治就回歸政治,別來汙染 引用:
當年的網站資料找不到了,可能我記憶錯誤 當年實驗冠軍三星970 EVO 500GB 應該是寫了超過1.2PB(~=1200GB)才掛,不是120PB(這數值太誇張,我都覺得不合理) 三星970 EVO 500GB 原廠開300TBW,換算下來也差4倍之多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