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灣人的表現,又再次讓某些人失望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1254)

豆子 2020-12-27 09:13 AM

台灣人的表現,又再次讓某些人失望了
 
本土確診無擴散社區 醫曝原因:國民自制力強大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262025628.html

因為一名長榮紐西蘭籍機師不守規定,害得日前國內本土病例零確診破功,民眾譁然,所幸該名本土病例和機師病沒有造成社區感染,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Dr.E 小兒急診室日誌」上說「台灣人沒有特殊體質,靠的都是『國民的自制力強大』,印證了『防疫即救國』的觀念」。

靠這8字! 台灣再次度過社區感染危機
謝宗學表示:「最近家人打電話問我,台灣人是不是有什麼特殊體質,怎麼每一次武漢肺炎確定病例進入社區都沒有擴散出去造成群聚或是社區感染疫情?」他回答「如果有特殊體質,就不會有這麼多台灣人在國外染病返國後被確診了!以台灣資訊流通之迅速,也不可能蓋牌,況且我天天在急診第一線看診,目前的確沒有看到特殊的變化。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是我們國民的自制力很強,境內第二道防線做得確實,雖然部分的人稍有鬆懈,但大部分的人仍然緊守勤洗手、戴口罩的原則,商家也努力消毒環境。」
謝宗學呼籲,前幾天有在版上問大家跨年晚會要不要停辦,絕大部分的粉絲建議停辦,不過目前政府的決定是續辦但升級防疫管控,算是在疫情、經濟活動、比例原則三者中做出平衡的決策,若有要參加跨年活動的人,請遵守防疫原則,開心跨年、安心回家,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謝宗學認為「扣除極權國家,台灣真的是民主國家中防疫做得最確實的,全民共同防疫、自律的生活,雖然犧牲部分生活的便利,但換來正常生活的基本權利,光是這點就足以自豪!2020年快要結束了,我們在國際間打出一場漂亮的勝利!其他國家經濟因為疫情蕭條時,我們卻因防疫有成經濟反而空前繁榮,現在的成果印證了我從年初到現在不斷強調『防疫即救國』觀念。」
************************************************************
台灣這次的表現又再次讓中國戰螂們失望了...
經過了幾次打臉,這次戰螂們其實都還算低調︿︿
所以就少了慘被打臉的橋段.....
希望台灣加加油,不要讓戰螂失望好嗎? :laugh: :laugh:
早點讓戰螂們可以等到全面普篩
與入境普篩好嗎︿︿
對了 戰螂們 你們祖國可以打疫苗 還不來嗎︿︿ :D :D :D :D

Asiablue 2020-12-27 09:25 AM

其實應該是台灣人普遍怕死
所以口罩戴得比其他國家勤
不過
這樣有好有壞... :think: :think: :think:

奇木拉 2020-12-27 09:26 AM

戰螂不是你嗎? 台裔支胞戰螂 :rolleyes:

Kentnet 2020-12-27 09:33 AM

引用:
作者Asiablue
其實應該是台灣人普遍怕死
所以口罩戴得比其他國家勤
不過
這樣有好有壞... :think: :think: :think:

難怪..歐美國家的人都不怕死.

拿著槍枝亂掃給別人死..

BALA 2020-12-27 09:34 AM

恭喜豆子

馬上捕獲一隻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豆子 2020-12-27 09:44 AM

引用:
作者BALA
恭喜豆子

馬上捕獲一隻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2020年的咖
不是咖︿︿無視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n5688 2020-12-27 09:45 AM

老實說 比起其他國家
台灣基層防疫真的做的不差
如果以國家為單位比較

從口罩配戴至大大小小政府防疫政策配合度
台灣絕對有資格名列全世界所有國家前三名
甚至第一名都有可能~

完美確實不可能 就像小毛毛 版上邊緣紅軍
一定可以跟我一樣 找到不夠好 配合度還不足的人或地方
但整體來看 比下有餘太多太多了 其他國家真的沒得比

例如前天我去大買場購物 還是有幾人口罩沒戴好 或是根本沒戴
也有拿在手上的 但在門口還是有人盯著 且以整個賣場人數來說
頂多百分之幾而已 以這種防備來說
除非有超級傳染者 在傳染力最強時進入賣場走跳
否則幾乎不可能被攻陷或形成社區感染

就算真的被感染了 以我們一般對生人或外界疫情的警覺
該位民眾家人外 通常也傳染不出來 如當初計程師司機幾乎只傳染給自家人一樣
除了家人或小三外 應該很少人在他人面前毫無防疫準備與警覺心

例如要戴口罩吵架 看到人家在咳就想閃遠一點等等 :D

每一個警覺小動作 就是比毫無防備的人多那麼點防護力
累積起來就很可觀了 台灣又不是鎖國國家~
近幾月來說 每個月仍有4萬多人進入國境 其他還包含大量的嚴重疫區如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移工 要做到完美無缺的邊境管制 是不太可能的事~

一定會有病毒能進入國內 像菲律賓女移工做完14天檢疫
身上仍能找到病毒一樣 這絕對不會是一個兩個例子而已

小毛毛戰螂們 或洗地工這些邊緣人..
總喜歡說防疫很好 那就不用戴口罩
顯然這是不及格沒常識的鳥話 病毒一定能進入任何不鎖國國家
甚至強國自己都聲稱海鮮能帶武漢肺炎病毒 你要怎完全不做防備?
連你自己國家都不信可以這樣 不是嗎?

但是 政府認真執行管制 仍然可以極大程度降低進入社區感染者數量
再靠台灣民間與社會的基層防護系統 擋住不致爆發社區感染~

當然我也不信台灣真的只有紐籍機師跟菲籍移工這兩破口
好死不死都給你找到 這也不合理 但對這些小毛毛跟粉紅們來說
事情沒鬧大 他們又要傷心難過好一陣子了

基本上台灣狀況越好 他們就越難過 每天都在槌心肝 從這些人字下那副"憤憤不平"
酸言酸語態度 也就看得出來了~ :D

老實講 他們酸什麼根本無所謂 命是你自己的 防疫要不要認真做
是我們自己國民身家性命問題 就算喇低這種爛人再酸一萬句
你該做的還是得做 他們又不對你或你家人負責 不是嗎?
他們說什麼廢話 早期我還看了有點生氣

現在呢? 我們了解他們是什麼貨色.. 也體諒他們無法宣洩的憤怒~
莞爾一笑就好~~

n5688 2020-12-27 09:53 AM

引用:
作者Asiablue
其實應該是台灣人普遍怕死
所以口罩戴得比其他國家勤
不過
這樣有好有壞... :think: :think: :think:


也對啦~

所以衛福部才會選擇性公布資訊

不然搞起台灣社會大恐慌卻是於事無補~

雖說有警覺總比沒警覺好

但是一味肉搜或污名化染疫風險民眾或店家 區域
只會讓疫調更難被配合 反倒影響整個防疫態勢

既然台灣在近一年來防疫確實做的不錯 就信任衛福部的作為
讓他們放手去做吧 要批評他們固然很簡單 但現在的狀況除了信任他們
也沒其他更好的辦法

我們老百姓能做的 就是發揮自己怕死的態度 把自己該做能做的防疫做好吧

不怕死會是什麼狀況 看看國外先進國家就知道了~

chumowu 2020-12-27 10:13 AM

以往不都是到每根電火條仔東聞西聞
鼻有沒有戰螂尿騷味...沒有(或是高度不夠)
就抬起自個腿拉一泡...
難得今天發起新主題
:laugh: :laugh: :laugh:


https://www.juduo.cc/club/531058.html
公狗比較喜歡在一些明顯的、突出的地方用撒尿的方式劃定自己的領地,比如牆角和電線杆樹幹等地方。

撒尿之前會先聞一聞味道,目的是先確定是否有其他公狗的尿味。如果有,它就會趕緊抬腿小解,把尿灑在儘可能大的範圍內,以覆蓋其他公狗尿的味道。這等於在這個地方豎了塊招牌:私人領域,閒“狗”勿入。

有時小狗要佔領的地盤太大,它就會把尿分期分批地排洩,甚至到了排不出尿的時候,還習慣似地做做撒尿的動作,努力滴幾滴出來。

對狗而言,這種行為代表向眾“ 狗 ”宣告,這是它的領域。這種昭告天下,宣示地盤的行為就好象人在發名片一樣。這是狗的“權勢本能 ”所導致的行為。如果主人認為“ 做記號 ”是狗的天性,沒有加以制止,放任愛犬為所欲為,會導至它的權勢本能不斷膨脹。

Asiablue 2020-12-27 10:16 AM

引用:
作者Kentnet
難怪..歐美國家的人都不怕死.

拿著槍枝亂掃給別人死..

我說得是"普遍"
只要看外國人在他們的公共空間還是不戴口罩
就知道什麼是不自由吾寧死了... :ase :ase :ase

引用:
作者n5688
也對啦~

所以衛福部才會選擇性公布資訊

不然搞起台灣社會大恐慌卻是於事無補~

雖說有警覺總比沒警覺好

但是一味肉搜或污名化染疫風險民眾或店家 區域
只會讓疫調更難被配合 反倒影響整個防疫態勢

既然台灣在近一年來防疫確實做的不錯 就信任衛福部的作為
讓他們放手去做吧 要批評他們固然很簡單 但現在的狀況除了信任他們
也沒其他更好的辦法

我們老百姓能做的 就是發揮自己怕死的態度 把自己該做能做的防疫做好吧

不怕死會是什麼狀況 看看國外先進國家就知道了~

大大所言甚是
再同意不過... :)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