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我不是藥神 上映僅4天便衝破13億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9322)
|
---|
我不是藥神 上映僅4天便衝破13億元
戲裡的陸勇,原本是賣「印度藥油」的小販,罹患白血病之後,為了支付高昂的藥價,公司倒了,家裡窮了。於是冒著法律風險,越洋到印度洽談走私仿製藥「格列寧」,
這是一種在大陸以天價出售的抗癌藥。 白血病人活下去的救命丹,陸勇以市價的20分之一出售。 原本也被藥價壓垮瞬間成了暴發戶,而排隊、搶購的病患封為藥神。 喜劇電影《我不是藥神》,是他的真實故事改編,2014年大陸轟動一時的「陸勇事件」,罹患白血病,吃了兩年的瑞士抗癌藥格列寧,花掉台幣226萬元。逼得他不得不選擇來自印度,藥效相同的仿製藥。 陸勇最後遭到警方追補,罪名是「銷售假藥」,不過他落網後,1002名癌症患者發起聯名信聲援,這當中包括大學教授和普通市民。陸勇鋌而走險,只是想讓自己和病友活下來,電影劇情,一針戳中大陸民眾最深刻的痛,一般老百姓「看不起病」更「買不起藥」的社會現象。 「格列寧」這款抗癌藥,在中國賣到2萬3千多塊人民幣,而在美國、澳洲、日本,價格卻不到大陸的一半。關鍵在於申報藥價時,各國都只含製造成本和研發成本,而中國多了一項中國特色的「制度成本」,從藥物出廠定價後,會歷經回扣、關稅,一、二、三級經銷商,有些還會有灰色尋租的錢,最後走到醫院藥房時,藥價已經高得離譜。 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台詞,「我賣了這麼多年藥,發現其實這天底下只有一種病是沒法治。」就是「窮病。」這句話點出中國當下,窮人家貧病交織的殘酷現實。 https://news.tvbs.com.tw/focus/952413 劇情有些像藥命俱樂部 有些藥太貴它就自己去進 違反法規被起訴 最後判無罪 台灣有類似的情況嗎? |
Hepatitis C C型肝炎病毒
|
我朋友今年有買一個 吃肝病的藥,台灣好像要很多錢。但他好像買水貨只花了五萬就買到了。而且很有用。
他和我說很有用 。 |
引用:
就C肝的 我岳母 換肝後 吃一次療程要100多萬 有人介紹他去買 一次四萬多 目前驗出來病毒數是零 |
似乎是很有趣和值得思考的電影
最後主角不是打倒了「制度成本」, 以取得較廉宜的藥物, 而是通過售賣便宜的仿製藥的方式去達成目的, 結果主角賺翻了, 印度的仿製藥公司也肥的漏油, 並通過併購其他17家製藥廠, 成為全印度最大的一家生產藥物公司, 只有原來發明藥物的公司吃了大虧, 本來20年的專利權變成了幾年不到就有仿製品了, 結果下一隻藥物可能要提高五倍的售價以便在短期內賺回研發成本加上合理利潤, 因為在長期下利潤會受到仿製藥的侵蝕, 結果更多的病人負擔不起, 而一些在仿製藥壓力下沒利可圖的藥物更停止了研發計劃 這就反映了東西方對專利制度的不同見解而產生的後果 |
問題就來了
專利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吃不起是否就應該守法等死? |
引用:
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 藥商要賺錢,發明新藥是為了賺錢,如果發明了藥不能賺錢的話就不去發明了 你說的人命重要是眼前的人命重要,而別人認定的人命重要是未來的人命重要,假設藥商知道會被仿製結果沒開發這種抗癌藥,結果就是這種癌症是不治之症,也沒什麼便宜的仿製藥可治 |
引用:
問題在制度 :think: |
引用:
嗯~~ 洗腎醫師沈富雄和紅血球生成劑 〈快訊〉再咬沈富雄禁藥案 邱毅拿出證據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73880 後來兩人同台很麻吉,我也很混亂 :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 |
引用:
生命本來就有其價值 諸位沒看各國航空失事時每條人命賠償的金額就知道生命的價值有多少了? 窮人的命不是命 得病就只能等死沒錯 但是通常大家都會想辦法找到出路 像去信seafood也是不錯的方法 摸摸頭 甚麼癌症怪病全都好了 :p :p 連開刀都不用 根本活佛下凡來著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