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獨善其身就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4258)
|
---|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獨善其身就好?★
先說,小弟發這篇不是唱高調,自以為比別人多懂多了不起。
或許大家會說鬼擋牆的是我,但這些事都是從小弟身旁環境或者諸多新聞看來的。 也許也有人會說下面的例子是少數台灣人才有,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而如果將這些事件拿來問身旁的人,我想大多數人對於這些事件是與非的看法,想必也跟小弟相左...。 不同意這篇文觀點的網友,小弟尊重你的不同意,就當作是小弟我無腦好了...。 但即便是這樣,我也無法改變自己的觀點,勉強自己去跟媒體的立場和大眾的意見相同...。 如果未來我有子嗣,我會盡量讓自己的小孩少接觸電視新聞和電子媒體...。 就當作小弟沒觀念,與多數人對是非的觀念不一樣好了...。 下面的例子有點亂,還請諸多大德見諒。 事件1︰邱小妹人球事件,我相信當時很多民眾都忘了殺人的是邱小妹的爸爸,而是將瘋狂作秀的X綜合醫院豎起大拇指稱讚,而決定將沒有希望的病人轉院避免佔用醫療資源的醫生打成狗熊。 事件2︰東京暴風雪滯日台灣旅客大鬧機場,認為自己付了錢就是大爺,不管多危險你就是要給我派一班飛機讓我飛回台灣。 事件3︰台北捷運521喋血案,有倖存者表示原諒犯法的鄭捷,但絕對要向合法趕來救人的救難人員和北捷討回公道。 事件4︰繼鳳林鎮、關山鎮後,光復鄉和吉安鄉也要求台鐵要將普悠瑪停靠。各地呆民們都以為只要自強號不停靠或少停靠他們住的地方,就是被看成二、三等公民。吵吵吵,叫叫叫,等到一堆自強號順應民意停靠小站,班次擁擠造成列車之間常要互相待避等來等去,再回頭哭么自強號比以前的直達車還慢,列車天天誤點效率差。 事件5︰高鐵跳電事件,媒體提出不知所云的專家︰“只要花幾分鐘重新開機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高鐵居然要花4小時解決問題”來嘲諷鞭笞高鐵。 事件6︰油電成本增高,台鐵票價不准漲,60元排骨便當也不准漲。為了讓出利益給高鐵而新增一狗票的接駁站並且將時間會與高鐵衝突到的班次取消掉搞到年年大虧錢...等等,再加上頂層狗官與採買方面貪污舞弊層出不窮。然後民眾天天鬼叫台鐵票價便當等等樣樣都太貴沒良心,每年大虧錢底層員工憑甚麼領年終...。 事件7︰出現交通死傷事故,便宜行事違規不做安全措施導致自己死亡的死者最大,倒楣的撞人者撞到人後除了身心壓力極大外,道義上到死者靈前上香,還得遭受死者家屬毒舌羞辱,以及媒體妖魔化成為全民公敵。 事件8︰身邊的圍棋老師朋友,時有那種不尊重專業的家長,前來要求老師教一堂課就好,教讓我的小朋友知道怎麼下棋就好,而且明顯表示希望可以免費指導﹙我身邊朋友的親身例子,而且還不只一位圍棋老師有過類似情況﹚。 事件9︰高齡人瑞搭乘台鐵,沒買坐票又硬要佔位,買到該位的乘客向列車長反應卻遭到該老人在車上咆哮叫罵︰“怎麼樣?我都已經80多歲了,我不管,你要給我想辦法!” |
只是在家裡避免少接觸是沒有用的
到學校、馬路、同學/師長家,餐廳、飲料店等等 有沒有機會接觸到電視新聞和電子媒體 你都能讓子女少接觸嗎? 真發生了什麼事 同學都不會討論到嗎? 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不需要這樣因噎廢食 趁機會給予機會教育比較好 但你的教育方向也不一定正確或錯誤 讓孩子多方面吸收、思考會比較好 |
妳得到了∼∼台灣家長教育失敗∼sorry~
|
看戲中...... :sleep:
|
是說像這樣嗎?
![]() ![]() |
引用:
說的也是,少接觸感覺像是鎖國政策。 雖然小弟也知道自己的觀點不可能全是對的,小弟相信自己還有那麼一點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跟著大眾被媒體政客耍著玩。 |
知道的越多 ,就越不會讓自己有小孩
現在生小孩 ,不是笨 就是瘋了 .... |
很多年前就懶的和別人辯是非對錯了
全天下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就算有錯也是別人的錯 我何必浪費自己的口水來糾正他錯誤的想法 :D |
無知也是一種幸福,這句話是對的...
所以我常說,如果旁邊有個毀滅人類的按鈕,我會毫不猶豫的按下去 ;) |
要獨善其身在現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孩子帶去當隱士生活搞不好還會被社會局抓下山...XD :laugh: 美國也是有個有趣的奇葩團體--Amish... 兩百年來就守著他們的那一畝三分地...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is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