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老機器升級SSD最佳解是msata+轉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2542)
|
---|
老機器升級SSD最佳解是msata+轉卡?
查了了下IDE介面的SSD只剩創見有的買,而IDE介面的SSD在01看到出現慘劇:stupefy:
目前看下來兼顧速度與容量的解法是mSATA+to IDE轉卡(NB上還可同一片轉卡 接兩片mSATA變雙硬碟 :shock: !?) 想請問是否還有其他兼顧速度和容量的解法? PS:題外話主機板SATA為一代介面可以直接買SATAIII的SSD來接嗎? 還是說只有SATAII的介面可以直接接SATAIII硬碟 :confused: |
真正要發揮【高速的】SATA3 SSD 的速度,那舊平台根本就不行,不換主機板發揮不出來,因為晶片組本的 PCI 頻寬太小,用什麼擴充卡都沒用,被 PCI 頻寬限制住了。
第一代要看是什麼晶片,硬碟的部分就我知道地告訴你, VIA 8237 系列死定,根本抓不到,因為目前市面上 SATA3 硬碟就算用 JUMP 或是原廠工具軟體去調整降低 SATA 模式,都只能降到 SATA2,但是 VIA 8237 根本完全抓不到,連開機黑白畫面都抓不到。 INTEL 晶片組看主機板,大部分都可以抓到 SATA3 硬碟,但有某部分廠牌真的沒辦法。 |
SATA 都快撐不了高速SSD了
更何況是IDE加轉卡 我勸你錢省下來 |
SSD+IDE轉卡
and SATA I介面接SATA III SSD 雖然還是比傳統硬碟快 不過無法發揮SSD的最大效能 就是悲劇 錢寧可省下來 |
我是實際使用者...
IDE這種老界面 不管是直接買IDE SSD或透過轉卡 都還是值得的,上面幾位大哥的話聽聽就好 我家四台PC都用SSD當開機碟,兩台美光M4一台INTEL330一台創見IDE IDE SSD帳面上的速度雖然很可笑(讀70M寫45M) 但是實際使用起來感覺並不會輸給速度動輒三四百的SATA3 SSD太多, 當作開機碟時就算數據上不如7200轉梭魚12代機械硬碟,但是使用起來卻順暢許多(01上創見IDE SSD的災情我沒遇過) 就算是IDE SSD這種史前遺產,還是能讓樓主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的... |
NTFS最小存取單位就是4KB,
當OS存取大量檔案的時候, 4KB的效能就是決定快慢的時候, 傳統硬碟的罩門就是4K與4K多工呀, 好一點的2.XMB/sec,爛一點的才0.XMB/sec, 而循序存取的1XXMB/sec那個只是在你在複製影片或ISO等的單一大檔, 而且是要檔案有連續的時候,才會有那些效能; 而SSD,雖然影響的層面很多,有沒有開AHCI, 是不是原生的SATA, 不過再怎麼爛也有1XMB/sec的4K存取效能, 比起硬碟就高出6~1X倍了, 所以,能換就換吧,除非你只是時常用來作連續存取而已。 |
引用:
IDE的部分是九年前的Centrino 自己未來打算升級的是AMD SB710南僑(SATAII) 限制到無所謂,就像早期的ATA100主機板接ATA133硬碟一樣也吃不到滿速 主要是SSD SATAII的硬碟主控和顆粒沒有比SATAIII SSD好的情況下價位又 差不多當然挑SATAIII的SSD, 4K效能好又能把SATAII 3Gb/s的頻寬塞買就夠了 :D 引用:
感謝太后,果然還是有實際經驗談最好:ase 01那篇災情是跑測試程式出來的結果都很糟糕,才有人建議最佳解是 mSATA加IDE轉卡 引用:
感謝 :agree: |
最佳解應該是砍掉重練吧
花差不多的錢卻能得到更佳的效能 |
個人是覺得可以投資的,因為傳統硬碟慢就是慢在Access Time,如果有檔案斷離的太嚴重效能就更差
而SSD的Access Time為0.xx ms,所以光這一點就值得投資了 身邊很多NB已經使用3~4年的同事,我也是建議他們更換SSD,更換完之後他們使用都說很滿意,可以暫時不用考慮更換NB了 以上提供樓主參考囉,大家提供的建議都很不錯,樓主可以自行評估 :agree: |
玩ssd 電腦不要放重要資料
掛掉沒徵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