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賽德克•巴萊(上集)觀後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1392)
|
---|
引用:
這個嘛... 如果...這片段...是魏導自己想像的呢 :confused: (我實在找不到網路上的資料有提到這段的...) 因為我們無法活在那年代,所以只要是史實 我都不得不去諒解跟理解 但...劇情不會100%是史實 魏導也說過槍枝年代不符的問題,是必須遷就能找到的槍 而且如果都照史實演,那就變成了記錄片云云... 我是看完心裡有點不舒服 其一的原因是魏導在人性的取捨間 似乎對賽族採一種無評價的寫實觀來描述 但對日人...真的難掩他美化的動作 例如原住民女性被逼陪酒遭到強暴,這用一句話就帶了過去 例如那位日人統領揮刀砍掉原住民小孩的手,接著要砍死他時,特寫了統領那種猶豫掙扎的心境 (我不相信有那段史實會描寫:日人統領很痛苦的殺掉小孩子,因為他不得不樹立權威等等...) 相對的賽族要殺人,都是果敢的一刀揮下,沒有一絲感覺 這些沒被史實記載的人物心境,都是魏導自己選擇的 為什麼對賽族沒有採取一種較能獲得觀眾認同的描寫方式 對日本人卻有?? 這個...唔...我也不知該說什麼... |
網友建議集中討論,
故重貼文至此。 ----------------------------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觀後有感 觀賞過程中不免讓人捏把冷汗, 跳離傳統類型電影的敘事手法下, 片段中的細節固然豐富, 但不以『說故事』為導向的商業片, 確實是一種挑戰。 在人物的刻劃上僅具雛形, 欠缺對話下的深刻互動; 所幸電影主題明確, 輔以『自白』傳達理念, 在多首配樂襯托及動作特效下, 仍讓人目不轉睛! 值得一提的是, 電影中心思想明確, 『信念』一詞貫穿原片。 就部落民族的需求而言, 戰鬥就是生活, 為了死後步上彩虹橋而努力的人生, 出草是手段之一, 森林是所有運作的本; 但外侮一切的行為包裝, 只是激發了對精神信仰被嚴重挑釁的反擊! --------------- ※小記(這兩點有不少人評異): 1.『配樂』部分, 覺得和近期看的日劇『仁醫1』狀況差不多。 2.就『暴戾』有其時空背景, 討論不該倒因為果。 ---------------------------------------------------------- 額外的收穫:看了電影才知莫那魯道有去過日本 ----------------------------------- ![]() |
引用:
不如就當作是電影設定, 畢竟影片中也有對『信仰』的交代。 引用:
有提到『陪酒』、又有『砍手畫面』, 對我而言已讓人髮指.... 部落族人與日本人, 運用『武力』的動機? (為何而戰?) |
引用:
這種報導,人家說七億,你就相信七億。 國家需要你這種人! |
再加一句:
在這個報導裡,魏導演說:他想要捉住80年前賽德克族人在想甚麼(大意如此) 就憑這一段。你們認為你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是什麼? 還有:希望你們來看我們這麼辛苦是在做(拍)甚麼 這就是當今最熱門的電影 |
讀讀這個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9/78/2yy7j.html 引咎自盡。 看看賽片裡,莫那魯道的自殺。有聯想嗎? 日本人的自殺,有其民族傳統。(怎麼來的我不知道) 賽德克族人當年是否也有這種文化傳統? |
引用:
照你這種邏輯,討論區還要討論什麼? 反正怎樣說你都不信阿 :sleep: 有拍過影片、業內人士都知道 在台灣這種不工業化的電影環境 要拍這種大製作的電影有多花錢 因為有太多實驗要作,有太多經驗要買 也沒有規模工業的成本可以省 一切都是要靠魏德聖跟他的團隊去硬闖 沒拍過東西的人根本就不會懂 以為螢幕上看到的東西都很簡單就可以拍出來 在電腦螢幕前打嘴砲倒是真的很簡單 |
引用:
一開始您說: "七億是順著海角七號來的 花了多少?沒人知道 有過海角七號,那就宣稱七億好了 反正說越多越吸引人" ---------------------------------------- 現在再說這。 您的思維還是很簡單 別人說花了七億,所以你不相信這有花七億,合乎一般人質疑某事的情結 你是聰明人,但是除了你之外的,還是有其它相當多的聰明人 願意去電影院去看 並不是因為此電影花了七億所以才去看 |
引用:
如果...這片段...是魏導自己想像的呢 (我實在找不到網路上的資料有提到這段的...) 因為我們無法活在那年代,所以只要是史實 我都不得不去諒解跟理解 但...劇情不會100%是史實 魏導也說過槍枝年代不符的問題,是必須遷就能找到的槍 而且如果都照史實演,那就變成了記錄片云云... 個人感覺:我是看完上集之外,才去書局翻了一下「導演 巴萊」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item=0010512887 (因為我看電影之前只看史料、不想先被文字洗腦、也不想知道電影的情節太多) 您說的這一部份,有關於”史實與化為電影所需的轉折”魏有交待他內心的想法 有興趣可以到書局翻一下,不會花太長的時間閱讀 我是看完心裡有點不舒服 其一的原因是魏導在人性的取捨間 似乎對賽族採一種無評價的寫實觀來描述 但對日人...真的難掩他美化的動作 例如原住民女性被逼陪酒遭到強暴,這用一句話就帶了過去 個人感覺:被強暴的不是賽德克本部落的、但本部落的是差點被姦了,但是最可惡的是,為了撫番,有日本與賽德克本族通婚的,但下場比被強姦還慘(被罵、被打、後來遺棄、遺棄完還偷偷載到外地賣給私媢寮、成了妓女),以上有多起被載入史料,但賽上集也只是幾句帶過,我想這事,對女而言,比被強姦還慘得太多……。 看完上集,總覺得魏真要搞,會搞成了三集來放映,所以看完覺得他在趕是在趕三小。但是此情節,放在裡頭,可能造成觀眾情緒的印象會太強烈、太悲、太忿,腦中的情愫會化不開,反而會糊掉了賽德克族決定出草的「抉擇」(若是讓觀眾的印象中,出草的"主因"是「族人少女被強姦、被日人棄婚再賣」佔太多的話,這部片就玩完了,因為實在是有點芭樂的劇情。而這種劇情,在大陸連續劇裡已出現快爛掉了(日侵華,姦、軍擾民,姦) 對了,賽片有一點滿猛的,關於在台灣沒有加英文字幕的批評(熱心想帶外國友人進戲院看也看不懂),有以下做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135/2z4lx.html 電影中只有中文字幕卻沒有英文字幕,讓外國人們想看卻無法看,因此電影公司決定製作一個只有英文字幕的版本,讓外國人都能看得懂。 純英文字幕版本已送新聞局審查通過,確定從9/23至29日在台北欣欣秀泰戲院進行一周的播映,一天放映兩場,片中完全以全英文字幕呈現:laugh: |
一直都是悶著,看大家發表看法,不敢說,因為還沒去看,不敢隨口亂講。
終於到國賓看了,國賓音響應當還好,銀幕大,空間也夠,只要mix 好的話,是很享受的 我對電影沒意見,我不討論那麼多細節,只純粹以觀賞為主,我認為它值得我買票觀賞,而且我很沉醉在其中,若真的要講,我比較不滿意音響不夠立體感,在國賓都聽不出來了,那小戲院就更不用說了,聲音集中在中央,彷彿單聲道一樣,這樣聲勢上就無法營造大氣勢,我不知道它是在哪裡mix的,如果在台灣做,那也就不好強求了,因為台灣沒人敢投資這硬體設備,如果在國外做,那就要簡討,那裡出問題了,總之,以台灣目前的硬體設備,能做出這樣的東西,實在不好再批評什麼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