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Llano開啟未來之路!新APU A8-3850評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529)
|
---|
引用:
蛙蛙真好釣 :laugh: 引用:
換來換去不累? :D |
Anandtech是一個科技部落格
除了測試文,底下網友回覆可以看出很多端倪 而且網路上測試有很多小手段可以玩 測試硬體的選擇,對手的選擇,測試完後測試結果的選擇.... 多看不同網站測試,就會知道他們怎麼玩測試了 看測試是想要了解硬體的效能,但如果被當做傻子 那消費者就可能被廠商煎牽著鼻子走 目前整體來說,湯姆硬體小站測試個人覺相對比較持平些(特別是德文主站) 阿南得看是哪類,CPU方面很明顯有偏好某廠 (畢竟阿南本來就是某大廠扶植,傾向難免受到影響) |
引用:
某幾個I迷很喜歡在01貼這類網站 :D |
引用:
Andantech比一些豪無公信力的支那網站好吧 被拿來跟驅家硬派網之流的比很可憐阿 |
引用:
講到這個... 老實說 我還蠻懷念早期的Tom's (尤其是慕尼黑那群人 :laugh: ) 大概在2000年左右,那時候版面簡單易懂 測試的文章立足、著眼點都蠻有深度 雖說公平性這種事因人異,但算是當初幾個科技站裡真的較為中立的一群(個人觀點) 而腦海中,最深刻的測試應該是... 他們對Intel 的Pentium 3 & Pentuim 4, AMD 則是拿Athlon 及 AthlonXP 進行風扇"掉落"測試 好像還有影片可供下載 以及後來AMD對此測試所做的回應及改良 讓我覺得這才是一個科技大站該有的態度及思維 可惜現在好像愈來愈難看到了... :stupefy: |
引用:
殘酷的是..你真的要好好玩遊戲,這些內顯都不太夠 甚至Llano也是嫌太慢了,起碼花各三千加張中階卡吧 我對他的400SP表現這樣真的有點難過,假如融合一個規模不小的GPU 比較相同規模的外接卡,連50%的效能都不到的時候 我會慎重考慮這種作法放在桌機,是不是真的恰當,或者學著Intel一點 在製程規模跟成本上取一個均衡後,放各可用的內顯即可 畢竟HD2000/HD3000只佔去Sandy Bridge整體1/4 die size Llano的GPU可佔去了一半,而兩者的die size是差不多大的 當然也許Llano作法跟價構上還有一些改善空間 而對其他完全不碰遊戲的人來說,這些內顯快慢都沒差 不過HD3000我覺得效能還可以順暢的打魔獸爭霸III(不是魔獸世界) HD2000甚至在2 vs 2後期滿單位混戰時就開始跳動(當年我用GF3順順的玩) 他的實際可用效能,也許比這些測試成績來得更低很多 Llano大概對我這種玩電腦十年還只打Diablo2跟War3的玩家還蠻有用的吧 |
如果NB能用這款價錢壓在12000以下...不知可不可能?...可能的話我很想買,畢竟是拿來工作,不怎玩遊戲。
|
Llano的GPU面積會佔這麼大不是沒有理由的,只是從現在的產品上看不出來
AMD是在為未來產品作規劃,目標就是用GPU來補足CPU運算 因為CPU核心數量增加對效能提升有限(部份軟體根本不支援),但GPU卻沒有這種問題 所以AMD未來的主流產品會以CPU跟GPU各佔一半為目標,主打的是平台效能跟協同運算 另外目前的Llano內顯看似很雞助,其實要跑各類主流OLG都已經不是問題 等過兩年半導體製成提升,一顆4K的U跑主流遊戲可以1080P+特效全開,吸引力還是有的。 |
引用:
不要激動嘛 輸慘說沒公信力贏了就很有公信力~我們都了:D |
引用:
不錯喔 中文有進步耶 在PCDVD語無倫次的程度不像在01那麼嚴重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1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