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爆漿撒尿電容特輯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0096)
|
---|
不曉得有沒有這麼龜毛的人 , 把新買來的主機板拿來換高品質電容 ? :laugh:
電容之所以會提前爆漿的真正主因是電容爛還是主機溫度過高 ? 以前上實習課曾聽老師說過 , 溫度增加一度 , 電容壽命少一半 ! 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 ? 有請狼爺開示 ! :) |
引用:
日系鋁殼固態 一般都保證 85度 5000 hours 105度 2000 小時 |
引用:
再問一下: 1. 若原始設計把電容加大約30% , 就能延長爆漿時間嘛? 2. 若有 LOW ESR 電容就該選用? 會不會反而縮短壽命? 3. 我在良興與同層另一家有比較過, 同規格的話,日系電容似乎都比較大顆, 一般而言表示用料比較紮實? PS:嗯, 我還是覺得寧願插腳留長一點防導熱 :D 手上換電容的兩張版+ 1PSU 都還是正常 :D |
引用:
之前全固態化沒風行前,是有長輩把整片主機板改為全固態,上面原本的日系電解沒過幾次電就被請下來了。 電容提前投降,除電容品質問題外,還有運作時間、環境溫度、電路設計規格以及製作的瑕疵(例如裝錯極性、耐壓用錯等)。 因為液態電解電容內部液態電解液是一個對於溫度變化相當敏感的化學物質,容易隨著溫度上升而開始劣化,並產生氣體使內壓膨脹,當壓力過高時,就會從頂部防爆紋或是直接從底部橡皮塞處爆開。各家電容廠將電解液成分、配方及混合方式等列為商業機密,所以表現/壽命不盡相同。 引用:
1.不會,電容值加大到一個程度反而有損電路運作效能,增加功率元件負擔。使用正確規格(ESR、Ripple current、耐溫與時數)才是常保電容長壽之道。 2.因為ESR是造成電容充/放電時的功耗損失,選用低ESR的電解電容可以避免因電容自身功率消耗而產生的熱量。 3.也不一定大顆就是用料好,雖然極板面積可以決定容量,不過電解液成分以及製作方式同樣會影響到相同規格電容的體積,且各電容廠也會於產品列表中列出Down-size的同規格品,主要是為了配合安裝位置有空間限制的考量。 維修時電容安裝方式各有喜好,不過對於常見的業界產品中,除非有特殊方面要求,否則都盡量縮短電容接腳。 |
狼大
想詢問一下關於電容值變大的問題 就是之前送修一塊技嘉的主機板換電容 發現送出去時CPU週邊有7顆的電容回來剩下5顆 可是電容質都加大了原本的好像是1200回來變1800 這樣有沒有關悉呢 換回來時小姐還說不保證能用喔 因為之前也拿過另一塊去換過一次電容 那時還直接跟我說不能開機 :jolin: 不過拿回來的可以使用 所以當作那是例行公事 她就是會這樣說 所以也沒在意 就跟她說好 我知道 :stupefy: 不過 照樣還是可以用 本來就是想 其實使用上也沒有什麼問題 也都是拿來當上網機 怎麼可能讓你換個電容反而掛了 這就太誇張了 倒是電容加大的這塊覺得它好像會特別搞壞記憶體 也不是懷疑電容的問題 因為換電容前他就會吃記憶體了 它之前就吃了我3根 也可能是那些記憶體本身也就是壽命到了吧 這次換回來過3個月後今天又吃了2根 我每次都是裝上3根在用 不知道是不是供給記憶體電力方面的電容有問題才會這樣 畢竟換的電容沒有包含記憶體附近的部分(它們都沒爆所以技嘉就沒動了) |
理論上,電容容值越大,會降低Ripple Voltage,但主機板上擺的電容,考量的因素卻又不止這個!
現在用固態電容,也是因應CPU的耗電越來越驚人,高Ripple current, Low ESR(跟之前電解的比較,可是差蠻多的!) 對於電容的爆漿問題,假設電路設計無問題 1.那電容本身的特性好不好? 2.電容使用的量夠不夠? 3.散熱有沒有做好(這點每家對溫度對電容,使用壽命產生的影響,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只要溫度越低,電容就能越長壽!) 4.Derating(在同工作電壓下,用更高規格的產品) 所以,想要延長電容的使用壽命,做好散熱的工作,其實真的蠻重要的! 最後,補充一點Nichicon, Rubycon, Sanyo的電解比較少見,NCC比較常見,其中的一個因素,應該是因為NCC(固態的話,則是特性真的蠻不錯的,所以很多人用)比較便宜吧! 哈! 以上供大家參考 |
電源Power部份, 之前買了2台(XX龍). 2台都剛好都在滿一年時; Output端
的電容幾乎全澎龜. 哇哩....真有夠剛好; 之前手上Power的部份, 有些它的MOS與 Schottky用的也不是挺好的(依規格來說). 在整體溫度上也是會影響到(還蠻燙的). NCC的固態電容最近有在玩, 最近測試常有壞胚的都是呈現短路狀態. 而電解電容 還好一些. 固態電容壞掉不太容易從外表看出就是了. 手上的舊主機板更換電容也只 對CPU Vcc部份的做更換固態, 其餘也只換電解的.因為比較好從外觀檢測.... 最怕的還是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 這殺傷力較高. 還有選用規格太過剛好的元件. 之前拆過一個機殼牌的Power, 12V Output是用1000uF/16V的電容.... 這台沒到一年電容就澎龜了. |
喔喔~~看這麼多爆漿電容小弟也來亂入一下.. :p
號稱全日系電容的Power都剛好過保爆漿.. :stupefy: ,至於是哪一家的Power就不便透露, 只不過...咦... :confused: ..全日系電容怎麼有台製的電容,嗯~~~ 我想可能是廠商把日系電容將外包裝換成台製的標籤規格...嗯嗯,一定是這樣..既然人家標榜是就是吧! :rolleyes: ![]() 台系包裝的日製電容. :laugh: ![]() ![]() ![]() ![]() 換成"也是"日系電容.. :laugh: ,因同一廠牌規格不夠齊全所以混合搭配,有Panasonic.NCC.Rubycon和Sanyo電容. (因已焊上電路板懶得再拆下拍照.. :ase ) ![]() ![]() ![]() 換過五顆相同的Power故障情形都是一樣,電腦使用中有時會重開機或無法開機, 換掉爆漿的"日系電容"後爽度倍增.. :like: ,不過日系電容還真的是比較大顆, 至於穩定度還有待時間的考驗嚕.. :D |
引用:
看起來像是"蜥蜴牌"的 :laugh: :laugh: 不過您的Rubycon年份應該很老囉,這種防爆紋已經沒在用了~另外裡面還混了幾顆Lelon :ase |
引用:
1.七顆1200變成五顆1800,原本總容值為8400uF,更換後變成9000uF,還可以,不過ESR會隨著電容並聯越多而降低,Ripple current會隨著並聯越多而增加,所以新的電容規格要比原來好,才可以將ESR與Ripple current保持在電路要求規格內。 2.可能記憶體部分的電源迴路已經開始異常,可以注意電源迴路的MOSFET焊點是否有呈現棕色狀,電路板是否有變色情形,若有表示可能有MOSFET過熱情形,這容易導致輸出電壓不穩定,使電腦運作失常甚至損壞元件。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