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筧橋英烈傳中,高志航應該是勝之不武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2071)

慈嘻太后 2008-03-18 01:38 PM

引用:
作者lompt
電動不是這樣打的
I-16跟零式根本不同世代
性能也差了一大截
操控性也是一大問題
還很容易進入螺旋

電動真的少打一點比較好


哈哈哈
做這個電玩的還是日本人勒...
居然弱化己方機種,強化俄國機種(遊戲中零戰21和I-16的對空能力都是80)
只是零戰21可以繼續研發改良增強能力值,I-16不能
研發公司可能是為了遊戲平衡度,不得已把I-16改強一點吧,不然俄國空軍就太廢了

題外話
以前看雜誌提到I-16的起落架必須像開老車那樣,手動搖起搖下...
不知那個手搖起落架長什麼樣子

子任 2008-03-18 01:39 PM

引用:
作者judung
古早人:為什麼不吃肉呢?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勝之不武呢?
蘇x全:為什麼不吃一把5元的青菜呢?

:laugh: :laugh: :laugh:

慈嘻太后 2008-03-18 01:43 PM

引用:
作者judung
古早人:為什麼不吃肉呢?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勝之不武呢?
蘇x全:為什麼不吃一把5元的青菜呢?


1.肉難吃
2.打錯字了...是"嘻"
3.因為只有愛買和大潤發買的到,而且要颱風天過後才會有

Reich 唐 2008-03-18 02:57 PM

引用:
作者marinese
爛飛機歸爛飛機能咬到敵機的話
雙翼機的纏鬥性能是比單翼機好

那是要同一個世代的飛機,才能這樣比。

霍克III對上96艦戰,大概跟70歲老阿伯打25歲年輕小伙子差不多。
除非阿伯有練過,不然兩個飛行員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空戰結果都是一面倒。
在空中很多性能不是飛行員能夠決定的,飛機的性能騙不了人....

慈嘻太后 2008-03-18 03:26 PM

引用:
作者Reich 唐
那是要同一個世代的飛機,才能這樣比。

霍克III對上96艦戰,大概跟70歲老阿伯打25歲年輕小伙子差不多。
除非阿伯有練過,不然兩個飛行員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空戰結果都是一面倒。
在空中很多性能不是飛行員能夠決定的,飛機的性能騙不了人....


不知為何
我想到洛基第六集

vchou 2008-03-18 03:46 PM

太后哩馬幫幫忙
清朝的事情管好就好
不要管到民國來
:laugh:

Rainwen 2008-03-18 03:55 PM

引用:
作者zick.char
樓主的意思應該是.....
這沒有甚麼好值得拿來說嘴的

其實主要是用意是在戰爭宣傳,兩方面都會加油添醋

戰爭的時候,提振士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自然不能滅自己威風,這跟國際間的運動比賽很類似。

shtse 2008-03-18 04:02 PM

大敵當前片中 , 那位年輕牧羊人因精準的射擊能力戰績不錯 , 被廣為宣傳 ,

看那被救帶他的政戰官常誇大寫稿印傳單 , 就覺得很好玩 ...

kouiou 2008-03-18 08:15 PM

轉貼另一空戰英雄

中國戰鷹陳瑞鈿 美空軍英雄館留名

【劉屏/專題報導】
  陳瑞鈿,一個國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其實是中華民國空戰英雄(雙翼機)排行榜的狀元,也是美國空軍英雄館第一批入選的戰鷹。本( 3)月5日,美國聯邦眾議院決議把奧勒岡州一間郵局命名為「陳瑞鈿」,讓大家重新翻閱這段幾遭遺忘的歷史。
  陳瑞鈿(Arthur Chin)於1913年出生於美國奧勒岡州,父親是廣東台山人,母親是祕魯人。1932年「918」事變,日本入侵東北,19 歲的陳瑞鈿和另外13位曾學習飛行的華裔青年志願來到父兄的祖國,然後到德國受訓。
  戰果豐碩 擊落敵機無人敵
  1937年,全面抗戰,他先後駕駛「霍克(Hawk)」與「格鬥士(G ladiator)」等型雙翼戰鬥機與日軍鏖戰,兩年間單獨擊落至少八架敵機,成為中華民國以雙翼機擊落敵機的最高紀錄保持人。至於擊傷、與僚機共同擊落、以及無法確定的戰果,那就更多了。
  有一回,他的飛機遭三架日機圍攻,座機中彈,他自認在劫難逃,乾脆朝向一架日機撞去,準備同歸於盡。結果日機尾翼被撞飛,失控墜毀。他則連人帶機栽在水田裡,奇跡似的生還。
  1939年12月27日,他與同袍共同擊落數架敵機後,他的座機遭擊中而起火,臉部及手部嚴重燒傷。雖然跳傘平安落地,但因在廣西偏遠地區,所以幾天後才得到較正式的治療(柳州醫院)。
  療養期間,日機來襲,他的妻子伍月梅伏在他的身上護衛,不幸殉難,留下兩個兒子。陳後來得到蔣夫人宋美齡等人之助,轉輾至香港、美國接受長時間治療,但臉上還是留下終生的疤痕。
  五年後,陳瑞鈿回到中國,因為身體狀況無法再駕駛戰鬥機,遂從中華民國空軍退役,加入中國航空公司(CNAC),飛行險惡的「駝峰」航線,把中國亟需的戰略物資從印度飛越喜馬拉雅山運抵中國。
  重傷獲蔣夫人援助 輾轉赴美
  大陸變色後,他在1950年回到美國,在奧勒岡的郵局工作了31年,直至70歲退休,1997年9月3日以84高齡辭世,這時已有十個孫輩,還有一個曾孫。這天正是中華民國紀念日本投降而訂的軍人節。
  一個月後,慶祝美國空軍成立50周年,位在德州的美國空軍英雄館揭幕,第一批入選的只有六個人以及一組團隊(杜立德率隊空襲東京),其中之一即是「中國空軍陳瑞鈿少校」。可惜他在之前一個月過世,未能親自接受表揚。
  奧勒岡州選出的華裔眾議員吳振偉(民主黨,新竹出生)告訴記者,陳瑞鈿的故事非常感動他,所以提案,經眾院院會無異議通過,把陳瑞鈿生前服務過的奧州一間郵局建物命名為「陳瑞鈿少校郵政大樓」,作為永恆的懷念。接下來參議院通過後,將咨請總統簽署,那就更為隆重了。
  美國推崇 與杜立德同列
  早在60多年前,美國的《真正英雄的真實漫畫故事》系列,就有一期以陳瑞鈿為主題,稱他是「中國戰鷹(China’s Warhawk)。
  當年與陳瑞鈿一道前往中國的13位華裔青年當中,雷炎均(英文姓名LOUIE Yim-Qun)後來在台北做到空軍副總司令、副參謀總長,官拜上將。還有一位李月英,因為中國空軍當時不收女性飛行員,所以她改當宋美齡的秘書,之後回到美國,成為第一位華人女性戰機飛行員。她嫁給了雷炎均,但不幸在抗戰期間因為撞機而罹難。
  陳瑞鈿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為什麼國人很少聽聞?中華民國政府把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等人的故事拍成電影「筧橋英烈」,還發行紀念郵票,可是有關空戰英雄的國際網站(surfcity.kund.dalnet. se),高、劉、樂擊落敵機的排名都在陳瑞鈿之後,何以政府的文宣罕見陳瑞鈿之名?
  非筧橋嫡系 我軍史未留名
  研究空軍戰史的專家王立楨一針見血地說,「因為他是五大隊的」;「兵器戰術圖解線上論壇」負責人劉文孝也說,「陳瑞鈿不是嫡系的」。原來陳瑞鈿等人當年加入的是兩廣的空軍,不是南京的空軍。後來兩廣歸附中央,兩廣空軍分別編成第五大隊(廣東)、第三大隊(廣西),嫡系則是第四大隊。陳最後一次出任務時,職銜是第五大隊副大隊長。
  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的弟弟林中明有一首詩,紀念他們的父親林文奎(清華畢業,曾任空軍多項要職,受孫立人案牽連鬱鬱以終),最末兩句是「自古英雄多遺恨,夜看流星話長空」。 比起祖籍同為廣東、同因「九一八」投身空軍、同曾是英雄而後歸於平淡的林文奎,陳瑞鈿反而在美國得到了更多的尊榮。

lompt 2008-03-18 10:43 PM

引用:
作者慈嘻太后
哈哈哈
做這個電玩的還是日本人勒...
居然弱化己方機種,強化俄國機種(遊戲中零戰21和I-16的對空能力都是80)
只是零戰21可以繼續研發改良增強能力值,I-16不能
研發公司可能是為了遊戲平衡度,不得已把I-16改強一點吧,不然俄國空軍就太廢了

題外話
以前看雜誌提到I-16的起落架必須像開老車那樣,手動搖起搖下...
不知那個手搖起落架長什麼樣子


60年代的80元
跟70年代的80元是同樣的東西嗎?
I-16是因為低單翼 座艙罩可關閉 起落架可收
因此先進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