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AMD實現獲利的唯一方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9416)

foxtm 2007-08-24 01:04 AM

引用:
作者yuzu168
當一家獨大時它還管你那一價位的市場
不買它 你還有其它選擇?

笑笑..
如果兄臺腦袋裡面只能安裝 x86 的話..
那的確是沒有其他的選擇..

Xbox360 PS3 Wii iphone smartphone..
這些產品誰用了 x86 當核心??..
但只要搭配瀏覽器軟體一樣可以上網..
微軟願意的話..甚至 Office 文件也可以在上面讀寫..
在你沒注意到的時候..非PC的產品正在慢慢變聰明了..

看著 VIIV / AMD Live 這些噱頭的同時..
在你沒注意到的時候..PC正慢慢往家電靠攏過去..

引用:
作者yuzu168
X軟的Vista就是一例
不管那一版的Vista貴到底就對了(別跟我說教育版或Beta版)

噗..
1998/9/8的京典報價單告訴我們.."win98 隨機板光碟片"價值 "3500" ..
相對起來 P購上的 Windows Vista 家用入門中文隨機版(再送Microsoft精靈鯊滑鼠+PCCillin 2006隨機版) "4290" ..

........M$根本是從一而終的在開價錢..
Vista真是哀尾..特別被你挑出來電 :p ..

話說回來..
按照你單純的為所欲為論點...
M$幹嘛傻傻的開發 NT 5.0(2000)/5.1(XP)/5.2(2003) 跟 vista ..
賣 win98 64bit 版就好了咩..管他 win 16/32/64 api混起來會怎樣..
反正沒對手可言..大可"為所欲為"咩..
win98 64bit 版 賣個十幾萬.. 企業用戶們還不是要乖乖挨打..
M$沒請你當顧問負責市場行銷真可惜 :( ..

=========
以一套可以提供五年以上更新服務的軟體而言..
M$的 OS 價錢開的算公道..偏貴就是了..
也還算有良心的提供教育版..
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真的有那麼難吗..

sutl 2007-08-24 01:28 AM

引用:
作者foxtm
intel可以利用..控制時脈..封印功能..減少L2 Cache..等來達到對效能的控制..
但這跟特地開闢生產線..並投入經費轉換製程..來維持"舊產品"..可是兩件事情喔~~..

Celeron第一代就是沒有L2快取,效能弱到炸掉。

市場上沒有對手的話,我相信Celeron又會沒有L2,因為現在CPU L2面積都在50%以上,少掉50%的面積後,同一張晶圓可多產一倍的CPU。

未來多核心化之後,預估Celeron的核心數目大約會是頂級CPU的1/4~1/8。

玉樹臨風工作室 2007-08-24 01:35 AM

建議AMD把 CPU事業結束掉.....



開板的是Intel的股東吧 :laugh:
分明是反串 :laugh:

sutl 2007-08-24 01:37 AM

引用:
作者foxtm
1998/9/8的京典報價單告訴我們.."win98 隨機板光碟片"價值 "3500" ..
相對起來 P購上的 Windows Vista 家用入門中文隨機版(再送Microsoft精靈鯊滑鼠+PCCillin 2006隨機版) "4290" ..

........M$根本是從一而終的在開價錢..
Vista真是哀尾..特別被你挑出來電

如果K6&K6-2沒有瓜分掉一部分市場的話,intel就不會出100美元的Celeron,intel習慣的CPU價位是200美元。

隨機版作業系統我覺得不能算數,因為換電腦就不能用,在美國捐贈二手電腦,內建的windows要刪去,要不然違反著作權法。(受贈者要另買授權)

真正有法律上購買意義的windows都約200美元起跳。

所以,MS售價始終如一是沒錯,intel是開闢了低價位產品線。

如果MS真的遇到強力對手挑戰,到時出現低價位windows也不奇怪。

2511ray 2007-08-24 07:43 AM

我覺得A社要解決跟CORE的差距 才是優先
其實 A社主要是便宜 效能也不會挺差
對於低資產階級 比較可以通融
不然面對I社的 動則5000 6000 CPU 實在是吃不消

NEAL 2007-08-24 07:49 AM

我覺得DIY市場支不支持AMD/ATI,一點影響也沒有

DIY市場不是只佔電腦市場幾%不到而已嗎?

所以廠商的成敗虧損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就算Intel和nVidia以後獨大要賣得很貴,和我們無關,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

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吧,不用在意這種事情:)

medici 2007-08-24 08:57 AM

引用:
作者foxtm
笑笑..我並沒有反對你以上的話..
我針對的是你在#67這句話

而我提醒你..
"政府機關、大型公司行號"真正的大宗採購會箝制於預算大餅及會計科目等問題..
這連我這個不是商學院畢業..
沒看過什麼"翻譯的市場策略書籍"都知道的事情了..

當然還是有那種 凱子公司 凱子單位 願意花大錢..
但數目就如同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一樣不多..
intel桌上型處理器的主要獲利是來自中低階市場還是高階市場..
想必你比我還清楚吧 :)

你在 #67 可不是這樣說的喔

intel可以利用..控制時脈..封印功能..減少L2 Cache..等來達到對效能的控制..
但這跟特地開闢生產線..並投入經費轉換製程..來維持"舊產品"..可是兩件事情喔~~..

請問兄台認為intel獨霸後..
低階的到底是"效能低產品"..還是"舊產品"呢?
或是"商學院畢業"及"翻譯的市場策略書...


我就有看過大宗採購,是買高階的CPU,至少這個市場不能說沒有

你待過科技業就知道,製程改良有時不需要另闢生產線,可能只要調整機台參數
或是變更一些製造上的材料或溫度,總之電子產品會隨著時間良率上升,成本降低
到時候低階產品還會有新產品,但應該不會像目前一樣跟的上高階市場的世代變化....

foxtm 2007-08-24 10:33 AM

引用:
作者medici
我就有看過大宗採購,是買高階的CPU,至少這個市場不能說沒有

別特地無視我在#75的這段話喔..
引用:
作者foxtm #75
當然還是有那種 凱子公司 凱子單位 願意花大錢..
但數目就如同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一樣不多..

高規格機器的採購我也看過..
但我看過更多..為了壓總價所以只有CPU好看一點..其他配備東挖西挖補洞的情況 :p ..
(陰森購物在賣的電腦正是範例之一 :( .....)
究其原因正是預算及會計科子目有上限箝制住..

intel胡亂漲價..大型採購的預算就可以跟著無限上漲嗎:)? ~~~
如果預算不上升的話..
除了CPU以外的配備真的還有那麼多本錢可以被挖來補CPU的漲價嗎 :)?

只要是有體制在的政府機關或是公司行號..不分國內外..
都是有預算分配及會計科子目的箝制在的..

引用:
作者medici
你待過科技業就知道,製程改良有時不需要另闢生產線,可能只要調整機台參數
或是變更一些製造上的材料或溫度,總之電子產品會隨著時間良率上升,成本降低

我沒呆過科技業..但我知道 intel 光 p3 的 .18 製程(Coppermine~Coppermine-T)就有四種 die size ..
http://www.sandpile.org/impl/p3.htm
106 mm² (0.18 μm, A2 Step)
104 mm² (0.18 μm, B0 Step)
90 mm² (0.18 μm, C0 Step)
95 mm² (0.18 μm, D0 Step)
難到是機台調調參數熱漲冷縮造成的 :p ~~~

實際上以CPU這種上百萬規模電晶體的ULSI..
要完全沒有 bug 是不可能的..C2D 之前就被公布了67個bug出來..
所以除了製造成本之外..是有其他原因在推進版本前進的..

引用:
作者medici
到時候低階產品還會有新產品,但應該不會像目前一樣跟的上高階市場的世代變化....

所以不單純是你在 #67 所提的賣舊產品就好不是 :) ..

Tiramisu21 2007-08-24 11:56 AM

引用:
作者bigclub
幹死人了超沒路用的雙A
趕快倒吧

汝莫非丁丁? :D :D :D :D :D

foxtm 2007-08-24 01:08 PM

引用:
作者sutl
Celeron第一代就是沒有L2快取,效能弱到炸掉。

市場上沒有對手的話,我相信Celeron又會沒有L2,因為現在CPU L2面積都在50%以上,少掉50%的面積後,同一張晶圓可多產一倍的CPU。

未來多核心化之後,預估Celeron的核心數目大約會是頂級CPU的1/4~1/8。


笑笑..那..要不要玩極端一點..
intel當年對 486SX/DX 的是用 FPU 的有無進行等級分別的的..
既然都為了 DIE size 而特別去搞出了沒有 L2 Cache CPU 的產線了..
乾脆把 FPU 及 SIMD 單元拿掉如何..

再討論第一代的Celeron(Covington) 沒有 L2 Cache ..
不知道到兄台是不知道..還是為了聳動..
而不提到當年的 Deschutes(.25 P2) 其 L2 並不在 die 上面 ..
因此 Deschutes 及 Covington 其實是同一製程..
僅在 slot-1 上的 SEPP 有無搭配 L2 Cache 而造成差別..

拿掉 L2 對良率及產量是有貢獻沒有錯..
http://www.sandpile.org/impl/core.htm
36 mm² (65 nm SC without L2 Cache)
80.66 mm² (65 nm SC with 1 MB L2 Cache)
111 mm² (65 nm DC with 2 MB L2 Cache)
143 mm² (65 nm DC with 4 MB L2 Cache)
但如同我對 medici 兄所言的..
是特地研發及搞出這種只能賣超低階的生產線真的划算呢 :)?..
還是如同現在利用限制電路的方法分高低階划算呢 :)?

要記得顧慮到~~
隸屬於 Cache 的電晶體故障也許可以關掉降級..
隸屬於 CPU 電路部分的可能就直接沒救了喔 :p ....
換句話說..只要良率越差..兩者間的差距會越小的..
當然這方面 intel 自己最清楚..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
sony在生產 PS3 使用的 Cell 時 ..
是生產具備 8個 SPE .. 只開啟其中 7 個 SPE 的來使用..
而非去研發只有 7個 SPE .. die size 較小的 Cell 來直接使用..
自然也是一個經評估後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只顧慮die size對應產量的問題..

intel的確可能獨霸後賣沒有 L2 的 CPU ..
但在高階產品依然需要研發生產且會有不良品的情況下..
是否真的要特地去維護超低階生產線個人抱持懷疑的態度..

引用:
作者sutl
如果K6&K6-2沒有瓜分掉一部分市場的話,intel就不會出100美元的Celeron,intel習慣的CPU價位是200美元。


低價 PC 時代的開端其實不止 AMD ..引我自己的文..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23&postcount=15
引用:
作者foxtm
附帶一提..
手上有一張京典 1998/9/8 號的報價單..
intel p2-300 8200 p2-266 7500 celeron-300A 5900 celeron-266 3000
amd k62- 300 4100 k62-266 3150
ibm(Cyrix?) 6x86 mx m2-300 3190 m2-266 2600 m2-233 2000

價格低廉的不是只有 k6/k6-2 壓..三四名價格戰打不贏仆街去了 :( ...

引用:
作者sutl
隨機版作業系統我覺得不能算數,因為換電腦就不能用,在美國捐贈二手電腦,內建的windows要刪去,要不然違反著作權法。(受贈者要另買授權)

真正有法律上購買意義的windows都約200美元起跳。

所以,MS售價始終如一是沒錯,intel是開闢了低價位產品線。

如果MS真的遇到強力對手挑戰,到時出現低價位windows也不奇怪。


據聞 windows 1.0 及 2.0 售價為 100 美金..
但哪也是 1985 年左右的事情了 :p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