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K8超頻圖文教學 -終極完美V2.0(請新手超頻必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64814)

too9s 2005-04-04 12:49 AM

我補個THG的圖檔版^^"
http://www.thg.com.tw/newsimages/20...ble_amd_big.gif
有需要的大大可以看看

引用:
作者水舞風影
感謝s9103182000前輩補充的AMD-CPU規格
現在整理如下,並提供.txt檔案下載。

K8
========================================

K8 Socket 754
處理器編號 核心名稱 真實頻率 FSB 時脈 倍頻數 製程
Sempron 3100+ Paris(L2 256KB) 1800MHz 200MHz 9x 0.13
Athlon 64 3700+ Clawhammer (L2 1024KB) 2400MHz 200MHz 12x 0.13
Athlon 64 3400+ Clawhammer (L2 1024KB) 2200MHz 200MHz 11x 0.13
Athlon 64 3200+ Newcastle (L2 512KB) 2200MHz 200MHz 11x 0.13
Athlon 64 3200+ Clawhammer (L2 1024KB) 2000MHz 200MHz 10x 0.13
Athlon 64 3000+ Newcastle old (L2 512KB) 2000MHz 200MHz 10x 0.13
Athlon 64 3000+ Newcastle (L2 512KB) 2000MHz 200MHz 10x 0.13
Athlon 64 2800+ Newcastle (L2 512KB) 1800MHz 200MHz 9x 0.13
Athlon 64 3700+ Clawhammer (L2 1024KB) 2400MHz 200MHz...

NOTHINGNESS 2005-04-04 01:07 AM

不錯的教學文章
雖然我用的是p4系統,但還是必須要鼓勵一下!

tyseric 2005-04-04 07:39 AM

小弟我看完 先去超了一下cpu
但是有疑問
總覺得 第一節 和第二節的東西是一樣的
不知道HTT/FSB要到哪邊條 所以變成直接調cpu外頻 :stupefy:
所以直接 做第二節
只能穩上250Mhz x 9
不過想到 當初組的時候
這塊主機板的北橋 熱到我手不敢多停留一秒鐘
這樣超上去 沒關係嗎 :shock:

還有
記憶體是每5Mhz用memtest86測一次嗎 :confused:
感謝

水舞風影 2005-04-04 01:01 PM

引用:
作者tyseric
小弟我看完 先去超了一下cpu
但是有疑問
總覺得 第一節 和第二節的東西是一樣的
不知道HTT/FSB要到哪邊條 所以變成直接調cpu外頻 :stupefy:
所以直接 做第二節
只能穩上250Mhz x 9
不過想到 當初組的時候
這塊主機板的北橋 熱到我手不敢多停留一秒鐘
這樣超上去 沒關係嗎 :shock:

還有
記憶體是每5Mhz用memtest86測一次嗎 :confused:
感謝


第一節的找出最大HTT/FSB極限,需要將CPU與DRAM的影響因素排除掉.
也就是,當您的CPU最大倍頻為9,請將之調成8。您的記憶體將之定頻166Mhz。
單純找出主機板能承受的最大HTT/FSB(無論CPU總時脈為多少、無論記憶體定頻在166Mhz或是133Mhz)

第二節的找出CPU極限,也就是回復CPU最大倍頻,然後配合之前找出的最大HTT/FSB。
最完美的狀況就是最大倍頻*最佳HTT。當然,此時DRAM仍舊需要除頻。

最後找出DRAM最佳時脈,在CPU最大倍頻*最佳HTT/FSB之下,
將DRAM設定同步,若無法同步就只能除頻,如此簡單...
之後再最佳化記憶體。

所以memtest86只需要在
1.同步時測一次,可以過就最佳化..然後再測一次。
2.無法過只好除頻,最佳化後再測一次。

高外頻北橋一定會熱,如果有散熱風扇應該就還好,若是沒有,也可以設法改裝。
每顆U在不同的版上會有不同的表現,跟主機板layout與用料多少有關係。

水舞風影 2005-04-04 01:12 PM

引用:
作者too9s
我補個THG的圖檔版^^"
http://www.thg.com.tw/newsimages/20...ble_amd_big.gif
有需要的大大可以看看


感激~~已收下嚕^^

tyseric 2005-04-05 08:54 AM

引用:
作者水舞風影
第一節的找出最大HTT/FSB極限,需要將CPU與DRAM的影響因素排除掉.
也就是,當您的CPU最大倍頻為9,請將之調成8。您的記憶體將之定頻166Mhz。
單純找出主機板能承受的最大HTT/FSB(無論CPU總時脈為多少、無論記憶體定頻在166Mhz或是133Mhz)

第二節的找出CPU極限,也就是回復CPU最大倍頻,然後配合之前找出的最大HTT/FSB。
最完美的狀況就是最大倍頻*最佳HTT。當然,此時DRAM仍舊需要除頻。

最後找出DRAM最佳時脈,在CPU最大倍頻*最佳HTT/FSB之下,
將DRAM設定同步,若無法同步就只能除頻,如此簡單...
之後再最佳化記憶體。

所以memtest86只需要在
1.同步時測一次,可以過就最佳化..然後再測一次。
2.無法過只好除頻,最佳化後再測一次。

高外頻北橋一定會熱,如果有散熱風扇應該就還好,若是沒有,也可以設法改裝。
每顆U在不同的版上會有不同的表現,跟主機板layout與用料多少有關係。



k8n neo fsr的北橋 只有散熱片
看來要去爬文看看 要買什麼風扇 :ase

嗯嗯 這樣的話 我瞭了 感謝
我倍頻8的話 到290就會進不了windows 說什麼開機檔損壞 :shock:
不大想加壓

AMD-Ti 2005-04-05 09:11 AM

學習之路真是漫長
有前輩指引輕鬆許多 :p

seven0225 2005-04-05 12:49 PM

我想請問關於記憶體除頻方面
版子有預設值HTT x .50 = Mhz嗎
因為我進BIOS看到的就是這樣= ="
那不就一開始就跑非同步了??
這樣正常嗎...
如果正常的話...那我還只能超230*9...這會不會太差了

水舞風影 2005-04-05 01:11 PM

引用:
作者seven0225
我想請問關於記憶體除頻方面
版子有預設值HTT x .50 = Mhz嗎
因為我進BIOS看到的就是這樣= ="
那不就一開始就跑非同步了??
這樣正常嗎...
如果正常的話...那我還只能超230*9...這會不會太差了

-----------------------------------------------------------
除頻設定對照表 概略公式 "DRAM除頻時脈 = HTT時脈* 除頻比率"
-----------------------
除頻比率表
200 = HTT x 1 =200
183 = HTT x .90 = Mhz
166 = HTT x .83 = Mhz
150 = HTT x .75 = Mhz
133 = HTT x .66 = Mhz
100 = HTT x .50 = Mhz
-----------------------

所謂HTT x .50 = Mhz 是將DRAM除頻100Mhz,
正常DDR400應該是200Mhz..您這樣是除頻,不正常= =||
DDR400不建議將之設定除頻100Mhz,同時參數設定AUTO,這將會造成記憶體不穩定..
若要同步,請設定HTT*1

水舞風影 2005-04-15 04:40 AM

K8超頻圖文教學 -終極完美V2.1
 
K8 超頻完整教學 - 終極完美版 v2.1

本版修定如下
1.增加圖片以豐富內容。
2.增加超頻的相關知識、超頻風險、週期與超頻等。
3.增加真正的"DRAM除頻計算公式"
4.修正部分修辭,增加部份教學。
5.重新引用記憶體參數概略解釋。
6.增加各種測試軟體與AMD-CPU規格網路鏈結點。
7.增加AMD HyperTransport (HT技術簡單介紹)。

----------------------------------------------------------

前言

聲明:
-請記得,超頻本身是一種風險,正所謂高投資報酬率=高風險。
-因為您將硬體設備運作設定超出了廠商的建議值,沒有人應該為您超頻失敗,損壞硬體後負責。
-真正該負責的人不是AMD、不是Intel、不是Nvidia、不是ATI、也不是任何一家XYZ廠商,而是您自己。

關於本教學:
-此教學將不會提倡"極限"、"瘋狂"、"加高壓"、"純測試" 式超頻,
我盡量將K8超頻教學弄的簡單一點、更快一點、輕鬆一點,當然...也更科學(符合科學研究方法"精神")。如此當您想要超頻時,就可以更安全、更便利、也更快樂享受。
-本教學無法保證所有提供的資料皆100%正確,所有的資訊僅供您參考。
-所有引用的資訊、圖片、軟體之著作權皆屬於原作者。

關於超頻:
-超頻(Over Clocking),指的是一種電腦術語,就是透過一些技術性設定,將您的整體系統效能釋放、激發系統潛能。

超頻的好處:
-不只是可以獲得同型號中高PR值產品的效能,最重要的是便宜了許多。
-提高CPU時脈對於遊戲而言,雖然重要性不及顯示卡,但至少,可以提高遊戲的FPS。
-另外您可能比較不感興趣,但對於Office work、視訊音效編解碼、壓縮、編譯器。它帶來的好處也是令某些人感到有價值的。

超頻的風險:
-概略的說,超頻不至於造成CPU或是系統晶片實質的毀損。單純提高CPU的運作時脈,
因為時脈本身不會造成任何機械性摩擦,所以不會有耗損。過高的時脈設定,僅是使得CPU
無法工作,它並不會造成毀壞。
-真正危險的,是將CPU的Vcore提高到不適當之值,而您的散熱系統又無法排除聚熱,
這將會嚴重影響您的CPU運作壽命。
-錯誤的超頻值設定,將有可能造成系統部分組件毀損。
-供電不穩定的PSU,將會對硬碟、主機板造成傷害。
-AMD推薦的Athlon64最高穩定運行溫度(Tcase)為攝氏70度,離這數值越近,超頻幅度越小。這說明為何冬天超頻幅度大,而夏天幅度小。

正確的超頻方式:
-以穩定且漸進的方式超頻,並盡量不超過安全的電壓值。切勿心急,一次將電壓提高過多。
-嚴格執行穩定性測試,並選擇良好的PSU、注意系統散熱、維持定頻/除頻、將能把超頻風險降至最低。

週期(生產週期)相對於超頻:
1.製造過程
-所有同型號PR值不同的CPU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批次生產中製造的。
經過一系列封裝、測試後,每顆Die依照其測試結果優劣,將會被分配不同的倍頻。
-測試結果並不是絕對的,AMD將測試結果按表次數分配後,將會有區間。而也許某週期剛好是某PR區間的上限。
-或是某批原本預定生產的3500+,在幾乎所有的嚴苛測試都通過,卻在某幾項失敗了..
為了保證產品的穩定,只好將其打回3000+。
2.商業需要
-因為市場的變動總是非常劇烈的,生產無法總是跟著市場的需求,有可能今天
A64 3000+需求大增,AMD迫不得已只好將某些較佳體質的顆粒標上3000+來售出。
3.偶然因素
-不同產地、不同晶圓生產商、不同的製造工廠,也許會有不同的體質?

------------------------------------------------------------
注意事項:
非常重要!!!請謹記在心!!!

一、
K8 Hypertransport(HTT Link)需要維持在1000Mhz以下(Socket 939)
800Mhz以下(Socket 754 與 nForce4 A02版)
也就是"HTT*HT放大 </= 1000/800 Mhz"

HTT Link=HTT*LDT(HT放大-1X、2X、3X、4X、5X)

超過1000Mhz/800Mhz的HTT Link時脈設定,有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或是北橋晶片過熱。

二、
在您超頻過程中,如果是記憶體參數設定不當,電腦無法開機或是無反應,
請在重新開機後馬上按下鍵盤Insert(Ins)鍵不放,此將會回復記憶體參數出廠設定(By SPD)。

三、
CPU時脈才是王道,請記得記憶體最佳化總是放在最後調整。

四、
同步的效能比非同步好。不過取捨在個人,效能差異並無法明顯感覺。

五、
低PR值CPU擁有更高的超頻空間,因為Athlon64 (除FX外)鎖定倍頻,所以K8 3000+比3500+更能從提高HTT/FSB中獲得效能提升。


------------------------------------------------------------
HyperTransport,AMD64結構的中樞介紹(本部份為節錄編輯)

1.HyperTransport是AMD所倡導的高速總線標準,這項技術原名為LDT (Lighting Data Transport,意即閃電數據傳輸),
早在1999年就開始設計並於2001年得到成功推廣。與PCI Express、PCI-X不同,HyperTransport並不是作為連接設備的系統總線,
它是一種定位於晶片互連的高速總線,比如說兩顆處理器構建SMP系統、微處理器與晶片組、晶片組的南橋與北橋、高性能伺服器內部,等等。

2.基本的HyperTransport總線採用兩條點對點的單雙工數據傳輸線路(一條為輸入、一條為輸出),它的物理頻率只有400MHz,
考慮DDR雙向觸發技術的效果,其數據傳輸頻率相當於800MHz,
而數據傳輸(帶寬)速率僅為100MB/s。
但這僅是一根傳輸線,如果使用8根傳輸線(8位),HyperTransport可達到800MB/s的數據帶寬,
nVIDIA nForce、nForce 2和nForce 3 Pro等數款晶片組都是採用這種總線。
如果是16根傳輸線,HyperTransport便可提供1.6GB/s的數據傳輸帶寬。
但現在AMD將它的物理頻率提升到800MHz,這樣8位總線便可提供1.6GB/s的數據帶寬,
16位總線則擁有3.2GB/s的高帶寬,與PCI Express相比顯得毫不遜色。

其他技術比較
(VIA 8X V-Link 技術-頻率133MHz,總線寬度32位,總帶寬533MB/s)
(Intel Hub-Link2.0 技術-總線寬度16位、總帶寬1.06GB/s)
(SiS MuTIOL 技術-頻率533MHz,總帶寬1.06GB/s)


3.因此在現有的匯流排結構基礎上採用HTT技術,可以明顯提高傳輸頻寬,同時還可以通過替換原有的匯流排與橋接器,
簡化內部的連接。
HTT可以在主機板線路上,在IC之間提供點到點的高速鏈路,對於每一對線的信號傳輸速率可達1.6 GHz,
並且可以達到12.8 GB的峰值集合帶寬,比現有技術快48倍。


接續...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