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天下雜誌]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5710)

shou1312 2011-07-14 08:32 AM

引用:
作者十年練劍
省省吧!

甚麼七八不基本上的.... 你在講甚麼法國話? 你的態度就是, 別嫌勞工啦... 要檢討也該是那些資方,政府被鞭策督促. "沒那麼簡單? 站在我勞工的立場, 那關我屁事?這只表示台灣沒有世界級的資方罷了"....

這就好比學生考不好, 不檢討自己..... 卻怪沒有"世界級"的師資, "世界級"的學術環境.

自古有句話,「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 同樣的, 我認為不會存在甚麼狀元老闆和狀元政府. 德國的重工業技術水準一流, 光是雙B產業每年賺進多少外匯..... 他們的政府評比卻不是世界第一. 日本的製造業, 產品品質如何大家有目共賭不用我細述.... 他們的政府效率卻比臺灣還爛 (幾乎沒有任何一任首相內閣是長命的, 日本官員的官僚作風各位可以去問問你們有旅居日本的友人)

回你文的的確確是浪費我的時間. 我一小時時薪$1800, 打字回你文半小時我的成本就是$900. ...


前後依舊是充滿情緒性的屁話 :jolin: ,中間講的那些再次證明你根本不懂我說的
時薪1800就不用特地提出來了 :jolin:
看你中間打的字還有點像要討論,所以浪費我一點時間再回一下
我只告訴你一點,你所提的所有例子,哪家公司會為了短期利益,放棄對於品質的堅持?
台灣的公司,整體來說,不看特例的話,是因為勞工素質不夠無法產出高品質
或是管理階層/資方為了短期利益,甘願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品質追求?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是人力素質問題,哪些公司有決心以高福利吸引一流人才?
以上這些問題算是勞方的責任還是勞方的責任?

但憑你發文會情緒性字眼攻擊別人,應該也不可能冷靜的想了
大概又是大放厥詞罷了 :jolin:

十年練劍 2011-07-14 09:28 AM

引用:
作者shou1312
前後依舊是充滿情緒性的屁話 :jolin: ,中間講的那些再次證明你根本不懂我說的
時薪1800就不用特地提出來了 :jolin:
看你中間打的字還有點像要討論,所以浪費我一點時間再回一下
我只告訴你一點,你所提的所有例子,哪家公司會為了短期利益,放棄對於品質的堅持?
台灣的公司,整體來說,不看特例的話,是因為勞工素質不夠無法產出高品質
或是管理階層/資方為了短期利益,甘願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品質追求?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是人力素質問題,哪些公司有決心以高福利吸引一流人才?
以上這些問題算是勞方的責任還是勞方的責任?

但憑你發文會情緒性字眼攻擊別人,應該也不可能冷靜的想了
大概又是大放厥詞罷了 :jolin:


從頭到尾我沒有一個髒字......... 倒是你一直 "杜濫", "屁"個不停. 我特地看了一下你以前的發文. 容我直言...... 你領你目前的薪水是合理的!

以資訊產業來說, 平平都是工程師....會寫Java, Oracle, .Net, 懂 CISCO roter, WIN NT, Server 2003 ~ 2008, 精通網路. so what? 這樣的人才在臺灣我可以找到上萬個, 足足可以編制成幾個師.....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領得更多...... 可是真正這樣的職缺有多少? 好的工作是 95% 都被佔了..... 剩下 5% 讓大家來搶..... 你覺得資方如何去消化這樣的人力供給?

偏偏反而是高端設計人才很缺乏.... 不然競業條款是怎麼出來的?你能寫演算法? 能做大型系統整合? 能夠設計會寫 Spec? 能在中外客戶面前做 Presentation? 能夠做系統調校? 如果你能卻只有領 20k ~ 30k. 請你來找我......真的

回答你的問題: 台灣有很多公司為了短期利益,放棄對於品質的堅持... 這在 IT, 3C, 傳產製造, 食品產業尤其明顯...... 前一陣子塑化劑事件... 不就是最好例子?

你要資方有同理心. 可以阿! 讓消費者同意產品價格漲 5% 如何? 或是投資人同意股票跌幾個停板怎樣? 資方不用對股東負責嗎? 那些買股票有很多跟你我一樣是升斗小民..........

jackzaq 2011-07-14 09:31 AM

引用:
作者搗藥棒捅玉兔
萬惡的奴隸銀行以及奴隸派遣

才是低薪原兇 :mad:

-



++++1

我也覺得這是真正主因

poo123 2011-07-14 09:32 AM

以前國外機器展覽會場內.國內廠商互相砍價.而日本機器就是死豬價.要砍價請
去別家.有點像目前的鴻海廣達情形.為了跟別家搶單.先偷料換次料到後來機器
結構公式變成無視.扣工人福利薪水.工人沒願景生活浮浮沉沉.會繼續賣血賣肉
幫老闆打拼嗎??...
仔細看看新聞頻道..哪裡有百年小吃老店.要排隊1~2小時.吃了會感動到流眼淚
...就跟大家說別做生產了.要蓋煉油廠電廠政客環團會為了海豚不會轉彎抗議.
鼓勵每個人都去賣小吃開咖啡店後就不用蓋煉油廠電廠.大家拼命吃"吃了會感動
到流眼淚"的小吃.然後幻想做小吃會大發財.在地人沒飯吃活該.做生產會害海豚
撞上岸邊...

gods7777 2011-07-14 10:17 AM

引用:
作者十年練劍
你要資方有同理心. 可以阿! 讓消費者同意產品價格漲 5% 如何? 或是投資人同意股票跌幾個停板怎樣? 資方不用對股東負責嗎? 那些買股票有很多跟你我一樣是升斗小民.............


其實這部份是有點問題的,以3C的產品來說,高品質的東西,不要說多5%,就算是多20%也有人買,以上是個人心聲

拿個例子,前二年我組裝二台電腦,某家以軟擊石的主機板,5000以下的是大陸製,5000以上的是台製,我還是挑選了5000以上的
再來,以電熨斗來說,日製的跟台製的來說,平均價格至少多了15-20%,但是我還是選日製

為什麼我要這樣選,那是因為品質,所謂的低價基礎,應該是建立在相同品質上,並不是偷工減料來costdown,台灣唯一能做的是將高品質的名聲打出來

uyfduyjhy 2011-07-14 10:24 AM

引用:
作者gods7777
其實這部份是有點問題的,以3C的產品來說,高品質的東西,不要說多5%,就算是多20%也有人買,以上是個人心聲

拿個例子,前二年我組裝二台電腦,某家以軟擊石的主機板,5000以下的是大陸製,5000以上的是台製,我還是挑選了5000以上的
再來,以電熨斗來說,日製的跟台製的來說,平均價格至少多了15-20%,但是我還是選日製

為什麼我要這樣選,那是因為品質,所謂的低價基礎,應該是建立在相同品質上,並不是偷工減料來costdown,台灣唯一能做的是將高品質的名聲打出來

但是像你這樣的消費者太少了,
大部分消費者只要便宜就好,哪會管品質,所以大老闆們就開始拼命砍價,
記得曾有個老闆說過在台灣賣東西哪有啥困難,便宜就能賣。
結果就是一堆東西CD到極限....

話說那篇狀元老師狀元學生的比喻讓我笑了,勞方跟資方間的關係跟那個比喻完全不同呀,
狀元學生當了官後遇不上懂得賞識的明君或上司也是發揮不了長才呀。

Ayan63 2011-07-14 01:35 PM

引用:
作者十年練劍
...
so what? 這樣的人才在臺灣我可以找到上萬個, 足足可以編制成幾個師.....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領得更多...... 可是真正這樣的職缺有多少? 好的工作是 95% 都被佔了..... 剩下 5% 讓大家來搶..... 你覺得資方如何去消化這樣的人力供給?
...


十年大 看您的回文您應該是 BOSS 級的, 所以就是以最少成本取得最大利得的心態
想請教一下公司經營關於利潤的疑問

如果有家公司
去年公司成長 10% 營業額 100 億純益 30 億
今年目標, 成長 20% 也就是營業額 120 億純益 36 億
不, 公司說賺太少, 純益要再上升到 40 億 <-- 這是每家公司年年都會做的事

* 那差的 4 億要去哪補, 誰幫他補, 還有怎麼補可以讓營業額上升 20% 但純益卻上升 33%

不外乎倉儲管理, 物料 cost down 以及人力資源的重整
倉儲管理最終就是 0 倉儲
物料 cost down 總有物理極限
人力資源... 就是外移, 限定員工薪水, 或找個更好用的員工一人做兩人甚至三人事
一年 OK, 兩年... 好吧, 年年...?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純益的成長一直凌駕於營業額的成長

謀略, 有高階經理人
行動, 有下層員工
這裡面資方就是出錢 (還有出張阻礙大家做事的嘴)
資方出錢所以是資本利得的最大者無庸置疑

但是員工 "幫你" 得到這麼多倍的資本利得, "幫你" 想辦法倉儲管理, "幫你" 想辦法 cost down, 最後還要 "幫你" 想辦法把自己的工作增加甚至把自己 fire 掉還沒遣散費可拿, 最終還要被資方責備說你 "幫我" 賺的錢太少所以我不要你了, 你要去學更多, 更聽話, 更耐操, 拿更少薪水, 最好還會幫我謀略以盡可能減少我的潛在損失, 盡可能增加我的資本利得

其實目前連資方該做的謀略都已經是員工在幫老闆收集資料做好危機評估了, 資方只是一個下最後決定簽核的動作而已, 連最終責任都是員工在扛 <-- fire

但這一切還是被資方說都是你勞方能力不足以幫我賺更多所以你該死, 跟我資方無關我只負責出錢而已
而且這種想法對資方來說還是很合理的
但, 想來就是怪怪的ㄟ

十年大 您能幫我說明一下資方以欺凌勞工最少成本取得最大利得的心態的跟立場, 而不是資方去謀略去提改進是如何的合理好嗎. 謝謝.

虎斑貓 2011-07-14 02:28 PM

引用:
作者十年練劍
我同意你的看法...... 製造業才是王道! 但這背後的根基則是教育, 技術要靠教育和訓練才能提升......從而強化製造業


問題是,我國的技職教育也已經毀掉大半了啊... :cry:

在20年前,台灣的高中生:高職/五專生比例大約是3:7,七成學子接受技職教育後進入職場,三成人去擠大學窄門,更低比例的人去念研究所做學術;現在則不管你中學念啥、是不是唸書的料,通通都去唸大學、研究所。各大學則好高騖遠,不做基礎的研究(因為基礎的東西先進工業國家都會,沒有學術價值,不能發表期刊論文),所以教授學者們就假設我們已經會了那些基礎(其實還差先進工業國家很遠),做起空中樓閣式的先進研究,累積大量論文以彰顯自己的學術地位,連帶使大量學子的青春耗費其中;畢業後,學子卻發現對自己的職場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工作難找,廠商也成天哇哇叫說找不到人--因為大多數的大學根本就沒有、也沒想要幫廠商訓練他們需要的那種人才(我國產業沒有那麼先進,先進的技術用不上,基礎的東西畢業生又不懂)。廠商缺乏即戰力的人才,想在技術與品質上提升當然難度就高,所以往另一個方向,也就是降低成本、大量生產的方向去發展,也是沒辦法中的選擇。 :think:

大學畢業生進入製造業不被視為即戰力,當然拿不到高薪;再加上製造業工作環境通常沒有服務業好,很多大學畢業生也自認為自己有了文憑,應該做高尚點的工作,不應該做黑手,即便收入少一點也要坐辦公室不要進工廠,如此當然會造成服務業膨脹、製造業萎縮。

GXroots 2011-07-14 03:30 PM

引用:
作者ccyew
如果這種小主管老闆還沒把他換掉,那有問題的是老闆,不是小主管底下苦幹實幹還沒有得升遷的員工。

怎麼公司人事管理有問題又變成是小勞工的錯了??


苦幹實幹還沒有得升遷的員工???

你忘了小主管的素質都只有這樣了.. 那些基層的還能好到哪去?

問了負責幫小主管敲請購單入系統的小姐 為什麼這麼明顯的錯誤你都沒發覺?

她反而回我說 我只是個負責敲單的 << 這種態度給18K我都覺得太多...

其實爛沒關係 但是有太多人沒發現到自己爛...

我還是不認為這是人事管理的問題

說到底 態度和自己領域的專業能力不足才是重點

前面有人說到 幾流企業 幾流人才...

可是我公司在同業中還是獲利領先的哩 :think:

abo5738 2011-07-14 04:24 PM

[天下雜誌]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引用:
作者Ayan63
十年大 看您的回文您應該是 BOSS 級的, 所以就是以最少成本取得最大利得的心態
想請教一下公司經營關於利潤的疑問

如果有家公司
去年公司成長 10% 營業額 100 億純益 30 億
今年目標, 成長 20% 也就是營業額 120 億純益 36 億
不, 公司說賺太少, 純益要再上升到 40 億 <-- 這是每家公司年年都會做的事

* 那差的 4 億要去哪補, 誰幫他補, 還有怎麼補可以讓營業額上升 20% 但純益卻上升 33%

不外乎倉儲管理, 物料 cost down 以及人力資源的重整
倉儲管理最終就是 0 倉儲
物料 cost down 總有物理極限
人力資源... 就是外移, 限定員工薪水, 或找個更好用的員工一人做兩人甚至三人事
一年 OK, 兩年... 好吧, 年年...?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純益的成長一直凌駕於營業額的成長

謀略, 有高階經理人
行動, 有下層員工
這裡面資方就是出錢 (還有出張阻礙大家做事的嘴)
資方出錢所以是資本利得的...

畢業後 換過好幾個行業 台灣的老闆 只能說大部分都是吸血鬼

永遠的心態就是 反正有錯都是下面的人的錯 她們要改進
要我多出一毛錢 那就是要我的命 企管來說也只是一只在演譯這種原則

記得幾年前看到一個新聞
日本的航空公司請來經理人幫她們改造 請那經理人當老闆
那經理人說從我自己做起 把我的薪水降到比機師的薪水還低

人家的老闆 可以做到這樣

台灣的老闆好像卻很難 說難聽點 沒那種氣度

台灣的老闆心態永遠是
我給你員工一口飯吃了 你就要為我賣命 你還想要求啥勒?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