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內政部成家補助 催生包住 一生兩次兩年200萬元零利率房貸 租屋每月3,600元補貼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8793)

JJ19 2010-03-18 06:10 PM

我記得申請條件裡有
*夫妻不能有房子----這很合理
*夫妻的直系親屬都不能有房子
光這條
我跟我朋友們沒人有資格耶

jjhuang.tw 2010-03-18 06:10 PM

引用:
作者pubphc
經濟學和房市我都不太懂!!
不過針對你這句話好像怪怪的

那種千萬豪宅為什麼會流通性好?? :confused:

對台北而言,一千萬已經不算豪宅..
基本門檻而已

sutl 2010-03-18 07:03 PM

引用:
作者nomad
所以市價課稅不能一步登天
分個10年或15年漸漸把公告地價等調接近市價讓衝擊減少
最終目標是完全廢除公告價格,只剩市價

可以仿效燃料稅隨油徵收草案,一年多一元。

也就是一開始就照市價徵收,只是%數不一次到頂,這樣房價就慢慢降,稅金不見得漸漸高。

sutl 2010-03-18 07:05 PM

引用:
作者jjhuang.tw
對台北而言,一千萬已經不算豪宅..
基本門檻而已

台北市中心,1000萬只能買套房XD

museshuner 2010-03-18 07:59 PM

引用:
作者sutl
台北市中心,1000萬只能買套房XD


:stupefy: 什麼世界

kelon 2010-03-19 08:56 A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stupefy: 什麼世界

去年去中和看間房
號稱兩房 結果是夾層隔第二房
屋內11.x坪 含機械車位
連台北縣這樣的偽2房都敢開價750了
1000買市中心套房還嚇不到我 :flash:

pubphc 2010-03-19 09:08 AM

引用:
作者kelon
去年去中和看間房
號稱兩房 結果是夾層隔第二房
屋內11.x坪 含機械車位
連台北縣這樣的偽2房都敢開價750了
1000買市中心套房還嚇不到我 :flash:

台北房價真的很誇張.... :stupefy:

藍色夢幻 2010-03-19 09:27 AM

引用:
作者Dragon cat
每種政策都會有其它的反效果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好像做什麼都會被罵?
有人能提出如何讓房價大跌的手段嗎? :unbelief:

有人要挖不婚教牆角
a老有沒有獎勵的措施予以對抗? :laugh:


這擺明了很好開槍的主題~
到第三頁才讓a佬中槍~~~實在太混~~~
:laugh:

dodomo 2010-03-19 10:19 AM

引用:
作者Geta
兩百萬兩年免息的話大概是6 萬
16億/6萬= 大約有2.6萬戶

房貸部分,上限只有 1 萬戶喔 <=== 再打一下

最簡單的算法
只能算那平白無故多出來的 16 億喔 (從總經的角度)

若再複雜點
還得再減去原已計畫購屋/換屋/已貸款等等的喔

我以為這政策滿適用 PCDVD 的族群
但大多人
只是普遍性地抒發對優惠房貸的想法...

大家的看法都很有趣,但還是
隔壁老王、Y山、Turbo、fankku、JJ19 等人的想法,我較有興趣
條件太寬鬆,易讓人鑽漏洞、太嚴苛,卻無法達到預估效果、惹民怨

此外,青年優惠房貸,與打壓高房價措施
獎勵生育、補助育兒津貼,跟教育補助等
並不相互牴觸,可齊頭並進
但預算政策如何分配規劃,各人看法感受不同,這也是政府的事...

同樣,參考一下

dodomo 2010-03-19 12:24 PM

引用:
作者nomad
所以市價課稅不能一步登天
分個 10 年或 15 年漸漸把公告地價等調接近市價讓衝擊減少

要賣房子的早點賣,不要到時說我沒告訴你
只要動作一出來,而且政府的決心被看到了
一些人就會開始狂賣房子
房價就會開始下跌
灌水的房價被打回原形後,市價課稅的稅負就負擔得起了...

政府建公屋廉價出租,只收成本費
當持有成本太高,沒有人想買
要出租給別人,又比不過公屋的租金
自然會有一大堆低價房子倒出在市面上

您提出的也是方法之一,但問題是並無法一步登天
而在可預期未來十、十五年房價只跌不漲的狀態下
誰會買房子呢?法人、個人資產價值無量下跌、建商、銀行、壽險倒閉
這對社會政經的衝擊會有多大呢?國內外投資呢?央行的利率(負利率)呢?

日本不就是現成的例子?
以台灣的結構,是否足以承擔呢?

此外,廉價公屋勢必得在都會區周邊,若要達到效應
以台北為例,必須興建多少戶呢?五十、一百萬戶?
由政府,而非民間來興建,又須多少時間、金錢呢?

我們批評一個政策很簡單,但換個位置
研擬形成一個政策,卻沒有想像中容易

以上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