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美河市的廣告讓人很反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7191)
|
---|
引用:
你這個人, 是不是拿政治區的不爽, 來78區噴口水 看你對城市更新的觀念, 大概停留在石器時代... 對牛彈琴 ========= 還有丫..搬到新店的..很多是台北市人..不是你說的南部人 沒人鳥我...那你更不應該說得那麼激動 有空多出去走走, 擁抱山林, 不要一天到晚小鼻子小眼睛的 這年頭, 得憂鬱症的很多 |
引用:
忠孝東路也沒辦法從頭走到尾啊 :laugh: 我也是指騎樓 仁愛路、信義路上騎樓也是高高低低的 :laugh: 首善之區都這樣... 要青山綠水又要生活便利...太難了 因為這裡是地窄人稠,公民水準還不夠高的台灣 搬去山上還要小心土石流 希望有生之年我們都可以享受到您理想中的烏托邦 |
引用:
那只要定法規就好了 最近的內湖科技園區, 還有costco那里 都是先有路, 再有建物的 基本上都滿足這個條件 還有丫...你只要房子蓋下去, 就改不回來了..因為台灣土地是私有制.. 要改人的觀念難.. 既然知道台灣人有這種問題 你還覺得要鼓勵建商亂建嗎? 台北市如果都做不到...那就做二, 三流城市好了...反正台北市民也不想超過上海, 香港 東京....那是各位的自由 |
深圳的電線地下化, 恐怕台灣也做不到
附上香港人對台灣的評語, 當然也可以解讀成見人見智 ---------------------------------------- 大多數人對台灣的印象除了吃喝玩樂外,是街道凌亂,滿佈街檔及停泊的摩托車和自用車,行人的使用權被嚴重侵犯,往往要走出馬路與車輛爭路;城市規劃差,較像樣的只在台北西門町帶,其他地方樓房殘破落後,寺廟更是庸俗。 |
引用:
板橋跟中永和比起來只是位置比較好一點,腹地大一點 剛好縣府(或新北市府)在那裡 但捷運站旁蓋了一棟棟新房全部賣掉的有幾間? 被炒作過頭了 不是太貴就是太擠,唯一的優點就是交通方便而已 除了在小公園、捷運旁 較不擁擠的社區早早卡好位賣光光之外,接下來的都很難賣 辦公大樓也越來越多 情況跟中永和很像(除了地理位置不同) 台北縣在蘇貞昌任打著"南部的新故鄉"的口號" 果然一堆在台北念書的同學一畢業就留在這兒打拼 :laugh: 板橋、雙和人再多下去還不是跟三重新莊一樣人多到爆炸... 除了靠台北近、有捷運之外還是一樣沒生活品質 林蔭大道, 1/3綠化 有啦!! 我知道雲林很多 而且自行車騎士都騎在大馬路中間 希望各地均衡發展...當然是好事 但事實上做不到,看看雲林就知道... 我敢說大部分30歲以下的人口都是去念書的 北高工作機會多,人口移入是必然的 建商想賺錢當然會狂蓋房子.... 然後都市內消費水準越來越高,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但都市內生活品質越來越低 引起原居民反彈是必然的 在故鄉找不到工作,到台北落地生根又會被嫌 那對於新移入的居民而言又是何其無辜呢? 有需求就會有人蓋房子,若有利益上的考量 法規不見得不會改 問題不在於建商狂蓋房子或法規之類的 而在於產業結構 如果雲嘉南等人口外移嚴重縣市的人口都能找得工作 誰想要擠到東西又貴又難吃、車位難找、物價又高、空氣又差、房價(租)又貴、氣候又差的大台北地區呢? |
我記得有網友有買
不知道他會不會來現身說法 |
剛才去吃飯..飯館又在播" 沒合適"
大意是..此案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差點把飯吐出來 新店我比較想看到的開發案是 "裕隆"那塊地 因為是方形 空地, 雖然不大 但可以做得比較整齊;至少可以算個小信義計劃區 其它的建案實在很討厭; 就是買一塊畸零地...然後蓋蓋蓋 看看家樂福邊的 my city, 還有二棟奇怪走向的高樓(磚紅色的) 唉....每一棟看起來, 很美...但三棟一起看...很亂 五顏六色...真美丫.... :d :d :d ------------------ 台灣人自由..不要自由過頭 台灣建築的整齊, 最多只到"社區" 再大一點就開始亂了 不知這里有沒有政府部門的網友, 為什麼 沒有法規來規範一個block 的建築規格 還想拼觀光咧.. 松山和桃園機場......果真是"可以用"就好 ============= 我第一次看到高樓群是在紐約曼哈頓 基本上建物都是在水平及垂直座向 還有中間..有個大大大大的中央公園.... 水泥中間..不忘綠化 |
引用:
等你變大老闆 把整塊地買下來 就可以照你的規劃 不然就等你當皇帝 就可以強制別人要如何蓋 再不然 你就搬家吧 看要到搬到信義區 或帝寶 啥.....沒錢...連信義區都買不起 ? 沒錢那你在叫什麼 ? 這樣指東畫西 要別人照你的意思 還要規定別人不能搬去新店 不能礙到你的美感 不能有"外來人口" 讓你的居住環境變不好 ......誰鳥你阿 在那裡指手畫腳 指揮東指揮西 結果沒人鳥你 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 |
引用:
你要不要掛精神科丫 一下南部人移民到台北 一下淡水開發如此 如何打造一流城市...你倒是一句話都說不出... 你可以不要鳥我丫..我話又不是對你說的.. ================ 你是不是美河市的業務員?? :D :D :D :D |
這吵的.
屬於都市計畫層級的東西了.. 我覺得台灣都市景觀不好,原因是人口數量的發展的錯估. . 30年前,兩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顯示那時的人口暴增.所以都市是朝足夠的居住空間那個方向規劃. 那時的勞力結構,家庭即工廠,所以開放屋頂搭建., 勞工階級嘛,只求有空間就可以了,不要求舒適.也不要求美觀. 還有後來開放山坡地當做建地. . 現在少子化,台灣的勞力結構也朝高等的技術發展, 而高收入當然開始要求居住環境,所以很多老房子都是空的... 我想台灣的人口數量及質量如此劇烈變化,誰都沒料到. . 我覺得應該把現在已經建房子的地方,改建增高,開放多一點的綠地, 不要再開發新市鎮的,山坡地也保留做水土保持. . 就算現在如此規劃,恐怕也要到下下一代才能看到成果. 途中會不會在有變化都很難說. . 都市計畫這一行很屌. 如果把中永和都市拓寬,劃定一條都市計畫線.規定以後興建房子都要退到這條線以後. 可是一個都市計畫人員年輕時劃定這條線,到他退休時這條線才會真正在都市中看出來 以現在的首長民選制,誰都不趕去幹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等市民真正覺得這樣退縮建築好,恐怕都要等到市長寫回憶錄了. . 以深圳跟台北比並不恰當,深圳從20萬人的小漁村,成長到1000萬人也沒多久. 近代的都市規劃當然比較接近需求,台北市的道路規劃可以遠溯日據時代.. 如果你看北京,市區一樣可以塞車一個鐘頭. 當年老蔣為了接待外賓,從機場到總統府,劃定100米的林蔭道路. 當時有留下幾張照片,車只有4-5部,道路當時真是超高規格,顯得浪費 現在看來也剛剛好而已.還有當時的市長,好像是高玉樹, 就曾經說,當時原先規劃重花草就好了,他堅持種樹, 這林蔭道,也到了他退休才看得出來. 總之.都市是一種預估數十年後景象的技術兼藝術,還要有堅持才能有成果. 相當不容易... . 內湖重劃區,以前是會河水氾濫的土地,人口少要重劃也比較容易. 台北在重劃區,普遍實行都市設計,就土地內的建材,顏色,綠地做管制. 在審建照之前要先送審都市設計,所以都市景觀會比較統一. 一般市區地區,土地零碎,加上並沒有法源可以規定老百姓用什麼建材,所以建築物不搭是一定的.台灣第一個實行都市設計的應該就是信義計畫區,所以建築形式比較統一. . 裕隆新店區的土地,一半買給宏達電htc,要興建聯合辦公大樓,新聞查一下就有了. 設計草圖應該都有了,不用動他的腦筋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