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南韓成為第5個擁有神盾驅逐艦國家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19036)
|
|---|
這是錯誤看法
如果是這樣 那是否沒神盾系統或說相位陣列雷達就不需要垂直發射呢 另外照射方法很多樣 我前面就說過了 請先看清楚來 另外你知道F-14A/B的雷達搭配AIM-54的運作方式嗎 |
這裡有很多照片http://www.militaryphotos.net/forum...ead.php?t=99035
當時看到還不感相信這是真的,他們李舜臣還沒下水幾年神盾就出來了,速度真的很快。想八年前韓國海軍的主力除了蔚山就是廣開土大王,跟老韓同學比時我們還可以把四千噸的成功拿出來比,但是當五千噸的李舜臣出來時我們海軍已經失去優勢。結果老韓現在出了獨島級兩棲突擊艦和現在這艘神頓朝大洋海軍發展,我們只進了二手的基隆(還是美國二十幾年賣伊朗的貨),連拉法葉都還在用海叢樹(比操作它的兵還老)。我覺得在酸在對別人的艦名品頭論足時,我們應該想一想為什麼我們苦心建立的二代艦在八年內不但沒進步而且還被人家狠狠的超越,而超越的對手是我們一直都討厭,只會偷雞摸狗的韓國。被"這種人"超越自己的自尊不會受傷嗎? 而且韓國人取艦名不分貴賤,只要對國家有功者不論是抗日的漁夫,還是前幾年在黃海衝突上犧牲的南韓艇長都計劃來命名這幾艘神盾 |
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10
|
台灣近幾年的軍購
都缺乏長遠的規劃 此外也欠缺國防自主的意識 反到只想拿軍購來當作出國訪問的籌碼 舉個例子 陸軍想買AH-64D 可是這對決戰境外與灘頭的我們符合需要嗎? 此外原有的AH-1W怎麼辦 這可是完全不同的體系 此外技術難度更高 需要龐大的維修能量 妥善度更是比不上AH-1W 對於台灣這種高溫高濕的氣候也適應不良 更不像AH-1本身就是為了這種氣候與環境操作而作的設計與處理 只能說定計畫的人缺乏遠見與膽識 只會拍上面馬屁 上面的人又只想逢迎國外拿來當出國籌碼 |
引用:
普遍來說 垂直發射雷達 的確需要相位陣列雷達提供目標擷取資料 甚至 可以這樣說 有了神盾之類的雷達系統 搭配良好的資料鏈結 如Dlink-16 可以讓其他友艦的單雙臂系統 不會受限於自身的照明雷達系統 而能發揮更大的接戰能量 F-14A/B搭配AIM-54 就是一各好的案例 解釋輪流照射的缺陷 的確表演上 F-14A/B採用輪流照射的確 發揮 一對多的效果 (即使最後一發飛彈沒有命中) 但前提是 目標群的速度 不變 全都在狹小的方位角 與自身飛機不做任何迴避的前提下 才能展現此一效果 但 實戰上 任何目標一遭到鎖定照射 一定採取迴避措施 或 分散攻擊措施 此時傳統的雷達系統 如果過度採取輪流照射 目標中途脫鎖的可能就會大增 所以我才說 要採取輪流照射 不是不行 但能發揮的效果不能與相位雷達相比 而目前採 用傳統的單雙臂 即可以供應足夠的發射能量 對應傳統照明雷達輪流照射所能提供的目標數量 不是垂射系統不好 所以不採用 而是沒有相位陣列雷達 單雙臂就足夠應付輪流照射的最大接戰能量 |
狡辯
這一切都是為了接戰時間的縮短 時間縮短 自然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更多數目的接戰 如果第一波失敗也才來得及第二波攻擊 另外F-14沒你想得那麼廢物 艦用雷達也是 非相位"陣列"雷達主要差異的在於雷達動作時間 例如多久繞一圈或是一個角度來回 可是在涵蓋範圍內照射目標內是沒差的 所以相位陣列雷達主要目的在於多方向多角度的飽和攻擊 先搞清楚各系統的目的吧 另外透過資料鏈連結不在使用方式之內嗎 如果這樣就不需要資料鏈了 |
引用:
F-14是不是我想的廢物 我記得好像尖端 還是 全球 有提過 F-14A/B鳳凰飛彈這些陳年往事 也許雜誌說的 你會必較相信 至於涵蓋範圍的照射目標內 !雷達的涵蓋範圍夾角 隨者距離而變小 50公里外的機群作迴避 分散動作之後 你能輪流鎖定多少? 資料鍊當然要使用 只是有搭配的雷達可以發揮嗎 當各自艦艇的雷達系統都滿足不了各自的單雙臂發射系統時 有何意義? 另外 相位陣列雷達與傳統的 搜索雷達+照明雷達 除了機械動作位 還是有 目標擷取資訊精度的差異 |
請先搞清楚飛彈動作原理與雷達功用吧
你說的問題只在早期AIM-7時代才有發生 也就是越戰初期大飛彈時代 我確定你搞錯了 另外垂直發射不能縮短接戰時間嗎 這更是問題重點 飛彈出去不只本船用 也可以別船用 資料不只用本身的 也可以透過其他手段取得 最後建議你督去了解雷達在飛彈導引中 各階段作用才來討論 此外相位"陣列"與傳統雷達的差異也是 |
我們也可以探討發射架的物理性差異
一個單臂或是雙臂發設架 正常要發射 需要 彈庫送彈 發射架垂直 送彈 舉升 掛載 恢復姿態 這樣需要時間吧 我們假設非常快 算他10秒好了 那就浪費了10秒的時間 其次要考慮到角度的問題 導致非但無法直接迎擊 需要掉轉船身或是浪費飛彈攔截時間等手段 以使飛彈可以迎擊 可是使用垂直發射架 就可以省略這樣子的困擾 這下子最少又是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 你還要說沒用處嗎 要說雜誌真的建議你看清楚 這種優劣早在很都年前的全球防衛雜誌就有探討過 不然你可以告訴我為何各國現在都用垂直發射系統呢? |
引用:
自然 垂直發射系統 的確在接戰能量上 優於目前的單雙臂系統 沒有任何疑問在此 所以你也不用在這裡多加費工夫 但雷達系統呢? 相位陣列雷達何嘗不是目前的主流 目前討論的不是 單雙臂系統與 垂射系統的優劣 而是 垂射系統是否能讓原有的雷達系統發揮更大的接戰能量? 換各想法! 單臂系統的 成功級巡防艦 是否更換為如基隆艦的雙臂系統 就能夠提升兩倍接戰能量? 似乎沒這樣簡單吧! 而這裡的思考點 跟從單雙臂 更換為 垂射 是一樣的 不是單純考慮同一時間內能多發射幾枚飛彈升空 就代表能提升艦艇作戰效能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