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6/2 P4 2.4CG掛點!!!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61730)
|
|---|
引用:
@@" 啊!! 被抓包了....說漏嘴了:p 明天穩被QK兩個哥哥給阿魯巴的:cry: ... |
打這篇很累.所以我打過就算了.別問我了..:p :p
我不是唸電子的.所以.看看就好... 一般來說.電子元件通常是由"矽"來製造的.最怕的就是高溫了.溫度越高.表示電子的動能增加.而有移動的可能產生.這就是所謂的"電子遷移現象"這個現象在微電子科學來說.指的是電子的流動所導致的金屬原子移動的現象.由於電子的流動.使得金屬原子脫離金屬表面.結果造成因原子離開行成坑洞.或者是堆積.造成斷線.導致短路.損壞電子元件. 這個電子遷移現象.所關係到的因素.包含電流通量.溫度.粗細(大小.或者說製程)有很嚴重的關係.舉例來說:點18製程的CPU.因為組抗較大.所以當時脈變快時.會有訊號遺失.高溫等現象.如果將高溫解決.那麼只剩下訊號遺失.因為"線"比較"粗"上下擺幅比較大.時脈一高.擺幅沒有那麼大時.就會有訊號跟不上而遺失.因為充填不滿那個線(沒辦法達到上或者下的邊).這時候加壓.也許就能解決(只是例子)... 如果以相同的路徑.每次震動12下.同時間要震動200回.你現在要求他震動300回(同時間同路徑.做的工卻增加). 就會有些原子.因為頻率的不同而遺失(原子動能增加).造成的空洞如果越來越多(越補越大洞).因而會變成短路.那CPU一定不會動作.... 但是大家也記住一點.以目前科技進步的速度來說.只要你能了解會引想的因素.超頻是可以讓你的效率增加的.前提是以穩定的狀況(好啦.我知道這句是廢話:nonono: ) 點13的製程.之所以會把電壓降下來.就是怕線斷了.因為電子遷移現象.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我說幾個CPU的例子大家可能會比較明白. 最早期的SOCKET7.當時的K6-2跟K6-3系列.都有兩種電壓版本.2.4V跟2.2V.就是加壓來讓原本遺失的訊號.可以得到解決(製程還不夠好).INTEL也搞過.賽揚早期的566.原本剛剛推出時.是1.5V.可是後來就改為1.7V.PIII也是由1.65V.因為時脈變快而有1.7V跟1.75V.這都是因為這種現象.所採取的解決之道. 然而.又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原本的電壓太高.鄉心有許多人都有聽到過...奇怪.我的CPU加壓超不上去.降壓反而可以超的更高.這種的情況並非偶然.晶圓廠拉晶圓時.是上下粗.中間細(誇張一點的說法就是漏斗啦:p ).所以在外圍一些的晶圓.其排列為斜向的.所以他要走的路徑就會比較長(散熱過程比較長.:shock: )因此.常常會看到大家說的看運氣.:shy: 有些事情並非絕對.但是也不能說不對.INTEL跟AMD都是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能夠搞定的所短.發揮所長.這顆CPU都是最佳CP值的CPU..:D |
引用:
看了大大的文章 見識又有長進了 謝謝這位大大 你辛苦了 |
引用:
沒有啦...我不是大大啦... 這樣說我會不好意思啦..:shy: :shy: 畢竟這個不是我的專長.有很多的錯誤... 只是真正的大大沒有出現來指正我..:shy: :shy: |
引用:
我不是大大,這也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我得跳出來指正您......... . . . . . . . . . . . . . 寫的真棒:like: :like: :D :D |
引用:
又來"虧"我啦... 哇...:cry: :cry: :cry: 我的知識真的很淺啦...:nonono: :nonono: |
老大~~~我有疑問:p
k6-2 500只有2.2v沒有2.4v |
引用:
所謂的週期.你得查一下. K6-2再333跟350時.有搞過66跟100外頻.跟電壓的不同. K6-3時.就只有電壓...:p :p 有些時脈.並沒有2.4V.這是製成的改良.... 反問一下...賽揚600有1.5V的嗎???還是他是1.7V的..:p :D :D |
引用:
賽揚600有兩種核心 所以他有1.5v跟1.7v兩種 後者不加壓可上900...:D :D :D |
引用:
這樣就胡扯了... 我有過兩顆C600.1.5V... 都能到1008...:p :p 所以....:shy: :shy: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