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TEAC燒錄機音樂燒錄的比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46383)

karopi 2003-09-13 11:38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pa

台片的確每一批品質都不太一樣 有的會過三四年就讀不太到了


這是真的,因為我也碰過
更慘絕人寰的是,連店家的sale也這樣說:
會像mission impossible的任務光碟一樣自動消失
如果是人情片,到也還好,
若是重要的資料,那就完了

Fabio 2003-09-13 11:39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pa
我是從事音樂會錄音錄影工作的
以前是都用THAT'S 後來用YAMAHA 16X 現在用YAMAHA 20X
因為考慮品質一致性及持久性都是用太誘片子

台片的確每一批品質都不太一樣 有的會過三四年就讀不太到了


TY的低價片也是有差異的
0.X~X

karopi 2003-09-13 11:43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燒錄機只是負責燒出正確的資料(他燒的不是音樂,又不是類比的)
用好的片子燒出來正確的資料(音樂CD也是資料)就是好機器




所以我說嘛,你的討論和我的討論是雞同鴨講
你一直要強調資料的正確性
但發文者是要問哪台燒的音樂較好聽
偏偏現在的所有數據都不能量化出音樂究竟誰比較好聽

如果你能做出來這樣的數據,那我只有向你拜了

Fabio 2003-09-13 11:44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pa
我的排線是換成純銀的 六個頭一條排線大約10小時才能完成
換了以後的確對高音的延伸及聲音的密度有正面的助益
若無幫助 實在也犯不著浪費這麼多時間
其實改進都是一點點 這些一點點加起來才會比較明顯

我的喇叭是JBL4425第一代+2404H做三音路電子分音
JBL與ALTEC聲音大異其趣
JBL鋁振膜號角聲音厚度很足 音向前倾 缺點是聲音較粗
所以在擴大器及線材部分就要仔細搭配

若您有空 有機會再去聽您的A5


排線的材質居然會對燒錄音樂CD的音質有影響??

Fabio 2003-09-13 11:46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aropi
所以我說嘛,你的討論和我的討論是雞同鴨講
你一直要強調資料的正確性
但發文者是要問哪台燒的音樂較好聽
偏偏現在的所有數據都不能量化出音樂究竟誰比較好聽

如果你能做出來這樣的數據,那我只有向你拜了


數位的東西不先要求正確性不然要要求什麼??
又不是黑膠

karopi 2003-09-13 11:50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燒錄機只是負責燒出正確的資料(他燒的不是音樂,又不是類比的)
用好的片子燒出來正確的資料(音樂CD也是資料)就是好機器




這句話講的好,可是為什麼不同的燒錄機燒出來的音樂聽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呢
資料不都是一樣嗎

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
那麼是否爭論哪台機器燒出來的音樂較好聽是沒意義的?

哪這幾天的字豈不是白打了?

karopi 2003-09-13 11:56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我沒說你聽不出來(有人否認嗎??)
只是你的比較沒有再現性
何不用以C1值接近為前提,比較不同機器相同片子,或不片子相同機器來進行A,B TEST




這句話也說的很好,
如果沒有再現性的話,所有論斷的結果都有可能是錯的

可是除了你來我家,我把不同的燒錄器所燒下來的音樂
放給你聽做比較之外
(但前提是你要聽的出來)
我實在無法知道該如何"再現"

野口隆史 2003-09-13 12:15 PM

CD不是數位的...
CD是類比式的數位,它還是的靠刻痕的深淺來放出聲音~
所以每種片子跟不同的燒錄機燒出來的聲音不同也不用這麼大驚小怪...
用燒錄機嚴格的說要原音重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說是誰最接近原版,而且CD重進到你硬碟的那一個就已經有一定程度上的失真~
除了燒音樂的片子跟機器要慎選外,來源機跟讀取的軟體也非常重要!!

:) :)

adelies 2003-09-13 12:17 PM

 
 
個人想了一會,改電源線的確可以改善電力的供應;而若改排線有差異,小弟的想法是因為 SCSI 的排線有地線,的確也能讓該機器的接地端能更穩定。(當然 80pin 的 ATA 排線中的地線也比 40pin 的 ATA 排線多很多,不過小弟不清楚一般對拷機裡面用的是傳統 40pin ATA 或者 80pin 的 ATA 排線?)


當然,若一個牽涉類比的機器之電源穩定,對於效果應該是有所提升,畢竟讀寫頭、馬達等都已經不算數位的東西了。(不過改排線的確對數位訊號傳輸的影響就較低,只要在設計範圍內,數位訊號的確是不會傳錯資料,就算用示波器量到非常難看的訊號)


個人倒是覺得,若設備可以聽出這樣的差距,那應該換不同的電源供應器也有不一樣的效果,例如該機器所需的電壓用線性方式轉換等等,不知道有無改善就是了。


以上是小弟的想法,基本上個人覺得改為分析為何有差,這樣或許比較不會有所爭議... :)

Fabio 2003-09-13 12:20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aropi
這句話也說的很好,
如果沒有再現性的話,所有論斷的結果都有可能是錯的

可是除了你來我家,我把不同的燒錄器所燒下來的音樂
放給你聽做比較之外
(但前提是你要聽的出來)
我實在無法知道該如何"再現"


如果用C1值接近的片子試比較有意義
相同片子不同燒錄機的反射率差異不大,多燒幾片找接近的C1值來比較才能排除這個因素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