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特輯] 2019–20 NBA 討論串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3244)
|
---|
引用:
大概已經通知要被交易了,講話才這麼毫無顧忌吧…… |
引用:
他跟李文是每每勇士有流傳交易消息的固定老醬包... :laugh: |
今年豪華稅撐不住了,幾乎一定會砍人。
KD的態度流言很多,正反都有。但如果他跑掉跟別隊簽的話,勇士的繳稅壓力會減輕很多…… 目前事態很難預測。 小AI日前才有訪談說:"抱歉了尼克,KD和KT哪裡都不會去"(鄉民:但是會去籃網) 如果他的態度一致,沒有前後反覆的話。那結果可能會是簽回KD,省錢的刀砍向小AI(甚至還有其他人)。 |
NBA/預約冠軍?暴龍留三連霸的他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nb...-032602594.html 引用:
McCaw 當年捨棄勇士,追求高薪 ... 與暴龍續約卻拿得更少, 「吉祥物」的身價!? :confused: :laugh: ![]() |
NBA/傳厄文可能加盟籃網 傾向簽4年頂薪合約
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893320 引用:
KI 到籃網 ... 那少主 D'Angelo Russell 不就得出走 :confused: 好不容易幫籃網打進季後賽, 卻要被用過即丟了 :mad: :laugh: ![]() |
引用:
McCaw當初死都不願意要跟勇士續約 說不定完全跟薪水高低無關 而是跟KD、小AI的情形一樣 |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57808
2018年12月31日 - 先前沃神報導就指出,如果勇士隊選擇跟進麥考,他們將會要額外支付高達1130萬美元(約新台幣3.4億)的奢侈稅…… 多付11M。$$$$$…… 當然勇士是否有奇怪的文化,McCaw有著什麼樣的怨言,也許他君子絕交不出惡聲,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我剛查了一下。JR不是要裁嗎(15.7M中3.9M保障),(LBJ走了之後)騎士的繳稅壓力較小,兩隊可以考慮交易。 騎士得到一個可用之兵帶小將。勇士拿到JR裁掉可省13M和累計加重可觀的豪華稅。 如果勇士賺太多過意不去還可以貼籤貼錢(15.7M的最大交易價值x1.25=19.6M,扣掉小AI的17M還可貼還2.XM) 兩隊分屬東西區比較沒同區資敵的顧慮。留點交情說不定以後還可以再談交易。 |
引用:
他跟LBJ球風不衝突 這個組合我很看好 前題是LBJ的防守不能退化 不然場上兩個老人散步防守...AD會吐血的 |
NBA/湖人補強方向 詹姆斯老隊友
https://tw.news.yahoo.com/nba-%E6%B...-025105207.html NBA洛杉磯湖人目前擁有詹姆斯(LeBron James)、戴維斯(Anthony Davis)以及庫茲馬(Kyle Kuzma),在他們的薪資空間限縮下,還能做怎樣的補強?美國Yahoo Sports的NBA資深記者Chirs Haynes表示:「湖人補強的方向,應該就是詹姆斯以前的老戰友。」 Haynes提出了2個方向,第一是柯佛(Kyle Korver),柯佛是詹姆斯在騎士時的射手幫手,他本季在爵士場均8.6分,三分球命中率39.7%。目前柯佛剛剛被爵士送給灰熊,一般預料灰熊會買斷合約。 Haynes說:「我們知道湖人需要射手,這是湖人這個賽季的致命弱點,所以柯佛的到來,短暫一年時間,可以提升湖人的外線威脅性。」 另一位被指名的,是J.R. Smith,這個老球皮還留在騎士,因為沒有其他球隊願意承接他4年5700萬美元的合約,現在他可能很快的就會離開騎士。 Haynes說:「我認為史密斯如果離開騎士,很有可能會到湖人。史密斯的合約裡面有一個條款,如果騎士在6月底之前沒將他交易出去,那麼他的大部分合約內容,將在下個賽季獲得保障。這可能不是騎士願意要的。」 顯然,這兩位詹姆斯的老隊友,將可能為詹姆斯帶來一些老練的幫手,這在詹姆斯到湖人的第一年裡面是欠缺的。湖人在三分球命中率排在全NBA倒數第2,對於禁區有詹姆斯的球隊來說,欠缺穩定的幫手來吸引其他防守詹姆斯的對手,讓詹姆斯的作用大幅降低。 LA騎士隊? |
事實已經證明 三連霸的男人 McCaw
得McCaw得冠軍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