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INTEL 辦的慶祝 x86 處理器架構40週年紀念抽獎活動___i7-8086k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7714)
|
---|
引用:
:p 應該...還沒開始抽吧... 引用:
|
引用:
intel牛肉售價完全賣不贏AMD :cry: 風向早就變了 I粉差不多跑光光 |
引用:
英特爾的牛肉裡有滿滿的蟲Bug :jolin: |
引用:
我這個人很簡單 :cool: 只賣公道價8萬1 ![]() |
引用:
當初IBM的 PC/XT 一開始就鎖定8088,而非8086… 一、成本考量 當時市場上8 bit Bus週邊元件支援充足,穩定,更重要是物美價廉。這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量。 二、發售時程 要在短短幾個月內設計、生產原型機、驗證、量產,當時如果選擇16 bit Bus的8086,CPU比較貴先不說,週邊元件還得採用較昂貴的16位零件,當時8BIT是比較成熟的,相對的16 bit Bus設計還要經過驗證,解決方案較貴也較少,對緊湊的發售時程來說風險不小… 三、效能考量 另一個不選擇16 bit Bus版本8086的原因,是因為IBM擔心8086效能比8088高 ( 6 Byte prefetch queue VS 4 Byte prefetch queue,加上 16 bit bus VS 8 bit bus… )會打到自己的小型電腦系列,所以故意選擇了效能弱上一截的8088… 所以,其實不是因為週邊板卡廠商抱怨生計就讓IBM更改設計的啦… :ase 如果IBM這麼為板卡廠著想,就不會在 PS/2 換上MCA匯流排,讓一眾週邊廠商哀鴻遍野了… :cry: 引用:
maximum mode 下,允許8088/86 跟協同處理器一同工作,8088當時最常見的協同處理器就是8087了… 嚴格來說並不是串連多個主要CPU,而是跟 8087/8089等副處理協同工作… 這也不是intel的獨門技術,當時CPU只要設計時就考量到搭配其他算數處理器或其他輔助處理器的話,都有類似的設計… :rolleyes: |
說真的,這顆40週年8086k真的沒有什麼收藏的價值
講白了只不過是8700K的特挑版 因為是限量,若是真的要有收藏價值,我認為 1.至少應該是8核16緒,表現出獨一無二的i7霸主風範 2.至少改用銲接散熱 這樣才有其特別的地方 |
引用:
有8核16緒的話 依牙膏廠撈錢作風應該會賣到2萬 :cool: |
我覺得是賣太貴。。。8700K的價格在亞馬遜和台灣差不多,但這顆在亞馬遜才425美金,台灣就開到超過14000 :rolleyes:
|
6C12T...時脈4.0G~5.0G
這款超頻後會飆到哪裡去阿?? |
引用:
18核的i9都可以用液態氦超到6g 然後光cpu耗電就快一千瓦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