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電腦訊源(CAT CAS..you name it) 長期討論感想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2638)

QQ班代 2016-05-09 07:36 PM

引用:
作者inlemar
肝不是很值錢,只不過運氣比較好!
你分享的量測連結很有趣,也感謝分享, 至少幫小弟日後解答為什麼其它MBL 用家都強調要用Dual Mono 來推自家的喇叭. 明明9007 跟很多MBL 後級都可以設定Stereo 模式 :stupefy:

至於您最後的問題, 小弟在這棟樓一開始就有分享過了喔.....都得靠"腦補"... 就算拿最專業的器材來實際量出pico 甚至femto 等級的jitter, 也沒看到有人提出是如何反映在類比端的.

另外, 若Fabio 站友覺得"腦補"這個答案太過籠統不夠誠意, 小弟還有另外一個回答方式. 拿手錶來說, 我自己有幾隻自動表, 準度完全比不上另外兩隻Casio 的五局, 六局電波對時表. 可是我還是喜歡帶自動上鍊的機械表. so............

小弟無意炫耀或勸敗, 也不會拿貴的器材來壓人, 盡量也只分享"客觀"的心得.
Fabio 站友可以把您的專業分享給其他更需要你幫助的站友身上吧 :...

大大很客氣呢~大大的專業知識 讓小弟拜讀了 長知識了
也希望更多淺水的朋友能跟I大一樣不吝嗇分享

eddy3366 2016-05-10 08:21 AM

引用:
作者cybastar
基本上我們的理念應該都是滿類似的,類比重於數位,越後端比重應該越高。前級可以的話就直上最高級。。。。。。。。。。。。。。。。。。。。

至於DDC 購入,看來真的不用急。個人覺得DDC的發展與改朝換代甚至可能比DAC還要快,因為這單純只是電路與接地隔離等進行最佳化,主要都是科技而不是像類比端的經驗歸納。但Mutec mc-3+ usb這台的功能應該短時間內其他廠商也很難趕上吧?比較有可能是中國或台灣參考類似架構出台價格只有一半的機器。


類比和數位應該是並重吧,否則您為什麼要買Mutec mc-3+ usb?這種時鐘產品和類比完全無關。如果您把DDC或USB DAC接上mc3+ usb,感覺有不小的提昇,那麼這些都是數位層面的提昇,所以怎麼能說類比重於比數位,對吧?

cybastar 2016-05-10 10:05 AM

引用:
作者eddy3366
類比和數位應該是並重吧,否則您為什麼要買Mutec mc-3+ usb?這種時鐘產品和類比完全無關。如果您把DDC或USB DAC接上mc3+ usb,感覺有不小的提昇,那麼這些都是數位層面的提昇,所以怎麼能說類比重於比數位,對吧?


以下是純抬槓,抒發個人想法。
在有限的預算下,且往後有現金流收入的情況下。個人建議是直上在你的空間中,你心目中最好的喇叭。若預算還有剩的話,先買上得了檯面的綜擴或後級。數位端要省錢的話可先用電腦,之後再慢慢換。
個人的想法是類比的科技進步很慢,且不同年份同價位的器材往往是往COST DOWN的方向進行。性能若無COST DOWN,那一定是價格往上漲。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高端的音響設備是奢侈財,但在現行的市場行銷上,他真的是以奢侈財的方式進行銷售。若要以合理的價錢入手好聲音,當然是先入手高階類比器材,尤其是喇叭影響最大。且喇叭(尤其是落地喇叭)應該是整個音響系統裡面最不容易變動的,若不一次到定位,進進出出反而更花錢與花時間。

其實我現在的系統配置也差不多算是完善,CD撥放器用PIONEER BDP LX88,這台與NAS合作當數位流撥放用平板操作也不錯。但是用PC iTunes 撥放時,我可用ipad 選曲,並同時同步歌單與智慧撥歌,這在將近1T的無損歌曲的管理真的方便太多了(不這樣很多歌你都不會聽到)。這也是我現在開始搞數位流的原因。而數位方面的提升,憑良心說,數位的規格很明確,萬元的藍光撥放器與幾萬元的CD,輸出數位訊號的能力我相信性能差異絕對沒有價錢差異大,差異在後端的DAC才會放大。更何況數位時代的進步比類比快太多了。比方說這台PIONEER BDP LX 88 與前一代的 LX 91價錢少一半,少的就是多聲道類比端的輸出。但這樣反而符合我的需求。

這樣扯了一大堆,我想在PCDVD上大多數的鄉民都是希望能把手上的資源做最好的利用,所以在這野人獻曝,提供個人一點小小的看法。

PS:
DDC其實到現在我都還沒用過,我只是先腦補從學理上認為有可能改進,但其實我現在用康寧的光纖USB線就把一些USB雜訊降低很多,若論CP直,這條線真的還滿有價值的,可連接遠端的外接電源器材如印表機,外接硬碟,外接USB DAC。不可連接的有USB 滑鼠與鍵盤(沒有額外插電的器材好像都不行)。

scottchang 2016-05-10 10:15 AM

對我來說,第一要方便,第二要便宜,以上

我部悍將刘刕 2016-05-10 10:38 AM

引用:
作者scottchang
對我來說,第一要方便,第二要便宜,以上


我喜歡把便宜的東西,發揮到極致 :D

這樣才有以小搏大的快感 :yeah:

Fabio 2016-05-10 01:05 PM

引用:
作者inlemar
肝不是很值錢,只不過運氣比較好!
你分享的量測連結很有趣,也感謝分享, 至少幫小弟日後解答為什麼其它MBL 用家都強調要用Dual Mono 來推自家的喇叭. 明明9007 跟很多MBL 後級都可以設定Stereo 模式 :stupefy:

至於您最後的問題, 小弟在這棟樓一開始就有分享過了喔.....都得靠"腦補"... 就算拿最專業的器材來實際量出pico 甚至femto 等級的jitter, 也沒看到有人提出是如何反映在類比端的.

另外, 若Fabio 站友覺得"腦補"這個答案太過籠統不夠誠意, 小弟還有另外一個回答方式. 拿手錶來說, 我自己有幾隻自動表, 準度完全比不上另外兩隻Casio 的五局, 六局電波對時表. 可是我還是喜歡帶自動上鍊的機械表. so............

小弟無意炫耀或勸敗, 也不會拿貴的器材來壓人, 盡量也只分享"客觀"的心得.
Fabio 站友可以把您的專業分享給其他更需要你幫助的站友身上吧 :...

前面都你說的,我不過問一下是否可以示範怎麼聽出來,哪來這麼多問題XD
多好多美妙又不是我在說的XD

我不覺得自己有在幫助其他站友
因為我不覺得我比誰好或優越,這方面我也不專業(儘管我知道什麼是巫術的權勢),我的專業是高分子方面不是電子

我自己覺得,使用者免費用這論壇,加減要幫忙站長充實版面

inlemar 2016-05-10 01:22 PM

引用:
作者Fabio
[略]
我自己覺得,使用者免費用這論壇,加減要幫忙站長充實版面


OK...我了解了. 以後小弟會嘗試發成品版的分享文, 應該算充實版面!!

inlemar 2016-05-10 01:30 PM

引用:
作者我部悍將刘刕
我喜歡把便宜的東西,發揮到極致 :D

這樣才有以小搏大的快感 :yeah:




:D :D 沒錯啊, 這確實是一個好策略.

inlemar 2016-05-10 01:36 PM

引用:
作者eddy3366
類比和數位應該是並重吧,否則您為什麼要買Mutec mc-3+ usb?這種時鐘產品和類比完全無關。如果您把DDC或USB DAC接上mc3+ usb,感覺有不小的提昇,那麼這些都是數位層面的提昇,所以怎麼能說類比重於比數位,對吧?


這台Mutec 不是只有時鐘的功能, USB 輸入端有GI, 可以隔離雜訊.

另外, 你只要是撥放PCM 或PDM(DSD), 請你找一下資料分享給大家, 目前有什麼設計是完全不需要Clocking 的. 然後跟後端類比也跟前端數位端時鐘完全無關的!!

cybastar 2016-05-10 01:56 PM

引用:
作者inlemar
cybaster 站友真是一語道破小弟當初的困擾!! 當然困擾現在也還存在, 我的小透天容不下這個101E 這個大怪獸啊, 雖然真的是一個很美又很貴的怪獸 :)

說起來也是丟臉, 跟大多數因為真心喜好古典音樂玩二聲道系統的燒友不同, 我是因為開始燒二聲道以後, 才開始聽交響樂的. 更別提剛開始為了發燒而特地去買的許多"發燒片", 畢竟我跟同學與同事組過很長時間以cover "Grunge","Punk" 為主的搖滾樂團, 對於所謂"正確"的追求是有點偏門的. 所以MBL 這種充滿強烈品牌風格與音染的產品, 剛好很合小弟的胃口, 希望能回答您的疑問! :ase

您最後針對USB 的感想也是網路上很常被拿來討論的議題. 不過USB 作為Audio format 的介面應該也是這幾年經由各種討論與開發經驗, 有了比較明確的改善方向(或是產品開發賺我們錢方向:laugh:) , 尤其很多傳統大廠對於USB Hi-speed 的開...


我想會考慮MBL的,多少都是有做過功課的,除了廣達的林先生這種砍的,據說是在音響展聽完直接就說"就這一套吧!"(展示間這堆旗艦系列都可買棟房子了)。
且MBL的搭配性不只聲音方面,連外觀上真的很有特色。若是以固定預算一整套而不會亂換
其他的廠牌的組件,預算夠的話,MBL是很好的選擇,雖然價高,但二手接受度與保值性也高。另外一點MBL喇叭從規格來看,非常不好找擴大機。然後MBL的擴大機,DAC,轉盤等個別來看,性能/價格比完全不划算。但是若整套搭起來,該有的表現決不會差到哪裡去,且不會有對自己音響東拼西湊疑神疑鬼不換會癢的症頭(相對少了很多換換樂)。

因為我只用過8011S 這台老機,所以覺得在解析與細節上,同級新機還是佔優勢。甚至推力的控制可能新機還更好。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的ELAC SPIRIT OF MUSIC 人家雖然說難推,但用 HALCRO MC 30 的D類擴大機推的效果就很不錯。所以我其實對於D類擴大機的發展是很樂觀的。理論上A類擴大機應該是拿來當暖爐用,聽音樂是附屬的。

說到DDC,不知您有無用過RME 之類的錄音卡輸出AES給DAC或類比XLR直入喇叭?
理論上這也是一個減少干擾的方法。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