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穆迪將Sony債信降到「垃圾」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944)

皇極驚兲拳 2014-01-29 02:56 PM

引用:
作者nomad
只是當年日元是一下子大漲,結果死了一大票企業
大陸是控制每年都慢慢上漲,這些企業多了不少時間


中國雖然說是慢慢上漲,其實漲幅也很快

工資,土地,物價都是10%這種雙位數的漲幅

搞的沿岸一級城市, 物價高不可攀


雖然中國想要弄往大西部,甚至搞鐵路交通,搞成愉這種示範型的工業區,但是整體成效是不張的

目前中國增長放緩甚至可能往下掉的態勢,短期2-30年,不會有改變

所以很多企業都轉向高風險性的投資生意,炒房是其中一種產物,地下借貸也是

本來利率已經很高了,

幸虧台灣買了不少人民幣,聽說才一兩年有一兆

damia 2014-01-29 06:10 PM

引用:
作者JeiJei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要自己看實際情況.

我只知道周圍的人, 包括自己在內原本已經好久都沒買Sony的產品, 最近這一年來都買了不少Sony的東西 (相機, 電視, 手機, PS4... 等等)

決定繼續觀察一下, 可能可以逆向操作.


我最近也買了sony品牌電池
鹼性電池一顆8元
乾電池一顆4元
是繼十幾年前買的隨身聽之後再買的sony產品
為何電池是買sony不是國際牌跟其他牌
因為它竟然是最便宜
以前買的隨身聽卻是很貴
印象中兩三千元
不過如果是這個產品的cp值
遠不及目前大陸品牌的插卡音箱
因為一個才一百多卻很實用
家裡的其他電器
倒是韓係的多過日系

JeiJei 2014-01-29 11:43 PM

引用:
作者megag5
PS4算是Sony獨占, 沒有替代品. (對車槍球之類的美式遊戲無感,所以Xbox One不算)
可是其他幾個領域,Sony都有很多同質競爭者而且看不出有什麼優勢. :stupefy:


最近Sony算是回到以前的Sony. 推出了很多創新而且有品質的產品.

我最近以數位相機來講, 清一色都是Sony產的. RX100, A7還有買給老爸的RX100II. 而購買的原因也不是有品牌情結, 而是他們確實是市場上最出色的產品.

這三款來講, RX100算是讓我對傻瓜相機改觀的一個傑作. A7/A7R就不用說了. 市場上僅此一家, 絕無分號 (除非要把Leica M9/240/E拉近來). RX100II也是對著RX100做了最佳化(對於高階使用者來說)

平心而論, Sony最近這一段時間真的改變了. 價格變得比較近人, 而產品不論功能或品質都是class leading.

megag5 2014-01-29 11:59 PM

引用:
作者JeiJei
最近Sony算是回到以前的Sony. 推出了很多創新而且有品質的產品.

我最近以數位相機來講, 清一色都是Sony產的. RX100, A7還有買給老爸的RX100II. 而購買的原因也不是有品牌情結, 而是他們確實是市場上最出色的產品.

這三款來講, RX100算是讓我對傻瓜相機改觀的一個傑作. A7/A7R就不用說了. 市場上僅此一家, 絕無分號 (除非要把Leica M9/240/E拉近來). RX100II也是對著RX100做了最佳化(對於高階使用者來說)

平心而論, Sony最近這一段時間真的改變了. 價格變得比較近人, 而產品不論功能或品質都是class leading.


前一陣子有考慮買TX30 代替T700, 可是想想已經有Nokia 1020了,好像沒什麼必要再買台卡片相機. :jolin:

bigDDD 2014-01-30 01:13 AM

引用:
作者megag5
前一陣子有考慮買TX30 代替T700, 可是想想已經有Nokia 1020了,好像沒什麼必要再買台卡片相機. :jolin:

之前騎腳踏車去賞梅
拿的是z1
看到搭檔拿的是m43
畫質馬上就被巴假的

Earstorm-2 2014-01-30 05:44 AM

貨幣問題要單純化到進出口也對, 雖然我跟您講的還是不同階段的經濟體.

基本上單純以貨幣問題來說, 日圓貶值讓消費型經濟受惠, 理論上也會帶動製造.

但目前是沒有, 這個情況將成為有心研究貨幣政策的人要思考的地方.

看有沒有能人做分析~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