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油騙人! 外銷才真的虧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6472)

stingo 2013-01-02 07:15 AM

王XX跟徐OO這兩個說的話喔.... :jolin:

lompt 2013-01-02 09:42 PM

引用:
作者TIDUS30536
謝謝 :)
通常要車場認證的 譬如 MB 229.3以上
都是5W/0W開頭的,我印象中ISLAC一些規範也有規定至少最爛要三類+二類混加
而不能全二類精煉,所以2+3基礎油黏度沒意外本來就會是5W
而0W只是為了判斷他有沒有使用到PAO四類基礎油
50結尾通常都是台灣特別版,台灣代理商自己調配、分裝搞出來的

美孚官網並沒有50結尾這種油
只有15W50礦物油
中油會說10W40確實是利潤,就跟所有二手車商都說TOYOTA很好神車一樣
總不會拿財源砸自己的腳,搞得一身腥


一些好怪的觀念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l.aspx?pid=1608
歐洲油甚至還有回收油添加等等

TIDUS30536 2013-01-02 11:44 PM

引用:
作者sutl
其實去看單級賽車油的黏度,就可以大概知道在不加黏度增進劑時的基本黏度。

5W20 / 10W30 / 15W40 / 20W50,這幾個黏度應該就沒加黏度增進劑。

看國外機油廠商的建議,如果是賽車使用或是工業使用,基本上都是用上面這幾種黏度,反而比較常見的5W30並不推薦。

而且看ACEA規範,並沒有要求一定要用什麼基礎油,只是要求經過測試後要達成某些數值。(要求基礎油成分有綁標的嫌疑)
http://www.acea.be/index.php/files/..._sequences_2008



謝謝你 :)
ISLAC有規範,貌似全球automaker都可以參與制定規範
不清楚歐洲是否也像美國樣,精煉等級到了就可以標示全合成?
因為有聽說歐洲對這種稱呼很....

黏度增進劑可能多少都有加吧,不然連美國人也會有黏度迷思
但是低溫的時候,黏度指數增進劑貌似是不參與作用的
所以我才會會用0W/5W判定基礎油的等級
不過現在戰場轉移到添加劑這邊了
但是一些基礎油的特性還是有差異,譬如低溫黏度、閃火點之類的

引用:
作者lompt
一些好怪的觀念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l.aspx?pid=1608
歐洲油甚至還有回收油添加等等


回收油貌似別差別吧
基礎油的分子是不會改變的
改變的是那些幕後工程的添加劑
只要是歐盟規範的回收設備(印象中是蒸餾400度)
就跟精煉原油是一樣的,原油同樣有自然界的雜質
回收油,同樣都是低硫的基礎油
只是不划算而以,所以要立法規範

lompt 2013-01-03 12:33 AM

我要說的是 沒必要神話什麼油或是醜化什麼廠商
前面還有10W/40就是礦物油 好怪的說法
http://www.cpc.com.tw/big5/content/...p?sno=56&pno=42
像是初光一樣是一堆10W/40
重點是合不符合標準規範
能否通過SAE等的標檢驗標準
別再迷信什麼0W無敵這種神話了
一堆建議0W/30之類的
又不是每天都在合歡山或梨山上面騎車
然後每次都只騎個五分鐘

http://www.cpc.com.tw/big5_BD/ld/files/車用機油指南.pdf

rainwens 2013-01-03 01:18 AM

引用:
作者gogorun
既然外銷比較便宜,可以不外銷嗎?

我個人也有這個疑問.......法規有要求中油一定要外銷嗎?
如果外銷賠錢,那一直外銷的理由是?
而且要是不外銷不就可以領更多年終?

TIDUS30536 2013-01-03 02:30 PM

引用:
作者lompt
前面還有10W/40就是礦物油 好怪的說法
http://www.cpc.com.tw/big5/content/...p?sno=56&pno=42
重點是合不符合標準規範
http://www.cpc.com.tw/big5_BD/ld/files/車用機油指南.pdf


謝謝前輩 :)
我並沒有說礦物油一定差吧XDD
所以我才說現在的戰線轉移到"添加劑"配方了
而不是基礎油的特性就是絕對好/壞

10W40我不敢肯定一定都是GROUP2,但是利潤高這是肯定的
2類精煉標示全合成我有提到,就跟你不希望神話0W一樣
我覺得認為10W40"最適合",5W50"最高級"是錯誤的觀念
並沒有神話0W的油品吧?
2百多元一罐好事多進口非代理商分裝/調配過的0W40需要神話嘛?

一些物理特性不是透過精煉等級就有辦法媲美的
我有提到的低溫黏度、閃火點、以及分子排列的結構也有差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t=906813&p=3#28)
上面網址內容有提到很完整
不然就沒有之前美孚和家事多那場官司了

何況0W/5W僅只是我個人拿來判斷基礎油哪一類,但不是去神化他

黏度在工作溫度常用域(80~120度),幾乎都cover到10~15之間
網路上有一篇
Selection of the Right Motor Oil for the Corvair and other Engines
有說到工作溫度太黏反而會造成額外磨損

看機油他要符合哪種規範
sutl之前有幫我貼一個SAE的轉換表
後面40保證100度:HTHS>=3.5
50保證>=3.7

規範的我是看這個量化工具
http://origin-qps.onstreammedia.com...DCHI/index.html

至於規範的純就度(SAPS),我硬碟是留這份
http://gail.federchimica.it/Librari...urran.sflb.ashx

棟長 2013-01-03 04:42 PM

引用:
作者Soon followed
不是吧,那爲什麽還要外銷呢,唉。


而只要中油的營運增加,員工的福利也會增加。"

職工福利金條例第二條規定,職工福利金可從每月營業收入總額提撥○.○五%至○.一五%...

下腳料甚至能提撥 20%至40%.

TIDUS30536 2013-01-04 11:02 AM

貼成重型車的規範

http://origin-qps.onstreammedia.com...p/pc/index.html

這個才是一般車用規範的量化工具

aid 2013-01-04 12:00 PM

newtalk 的title跟內文常常都怪怪的...像上次15K也是... :jolin:

weirock 2013-01-04 12:23 PM

都說 預算收入 了~有人還在意淫

預算收入是以「目前的成品價」去「推算明年可能會賺多少」

如果「明年實際的成品價」因為原油跌了而變「少」~那明年實際收入就會變少(以相同的量)

反之原油漲~賺的就會變多(外銷是沒在凍漲的)

意淫很爽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