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重慶南路書街 再爆倒店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1296)
|
|---|
引用:
網路的資料比較屬於片斷式的,甚至不少是以訛傳訛 關鍵處有誤 另外台灣從10多年前的閱讀風氣,人均/每年/看的書 不到一本 本來就屬文化沙漠等級。 |
少子化 低薪化 人口老化 等...都是原因
以前光是教科書原文書一學期要花多少?有多少利潤在裡面? 書商業務早就跟教授打好關係 跟教授一個嘴臉 跟學生另一個嘴臉 打折的啪數有限 不怕你不買 還有些教授指定要買他寫的書 也是不怕你不買 另外還有我以前去買雜誌都去書局 現在雜誌在便利商店就有賣了 前面也有提到 大陸翻譯書比台灣翻譯的快 有些朋友直接在大陸買 還比較便宜 ---------------------------------------------- 另外網路購物 有些3c上游固定查網拍價錢 如果發現有賣家全新品賣低於正常價 就會被壓迫下架 書本就不清楚了 |
引用:
上星期博客來全館九折。2012新競戰只要七萬一。 大概是全台賣最便宜的吧!! |
引用:
歐美對商業行為的定義完全相反,歐洲很多商品皆為不二價,美國不二價是違法的。 在當了長年的消費者之後,我覺得不二價才是正確的,因為能拿到超級低價的人,大多是社會上的優勢者。 而超級低價的原因,在於從很多弱勢者身上賺到超額利潤,所以變成一種窮人補貼富人的制度。 當然現在買賣都是可以跨國的,但只要大量就不可能低於成本銷售,所以代理商比照歐洲定價,就不可能受到太多低價水貨的挑戰,也能維持一定的利潤。(因為水貨的成本幾乎都高於代理商) |
引用:
在華人社會相反.......不二價只會變成|聯合哄抬 :flash: 華人民族性習慣賺眼前暴利 |
引用:
你真的太看的起華人了,這種事不是華人特有的,這是人性貪婪,只是你老是去比較那些貪婪技術更進化,靠吸華人,亞奴血汗而富足先進國家. |
我都去書店看書,網路買書.說實在,也不想這樣,可是實體書店
1.沒有折扣,就算是會員,了不起給你9折就不錯了. 不像博客來或pchome,常常折扣就是75~79折,這在買書金額很高時就有差了. 偶爾還會有活動抽coupon,這又更優惠了.譬如我一本900元的書一差就差幾百元. 有時我金額還會到3~5000.沒有折扣實在不行. 2.要買別人摸過的書,被凹凹折折就算了,搞不好還有鼻屎口水在上面 :stupefy: :stupefy: 回家又不能洗,又沒有紫外線殺菌設備... 3.雖然實體書店比較方便,不用像網路書店取貨還要等,但有7-11超商取貨付款, 考量以上,真的就只會去實體書店買有封套的書籍. 當然會有人說,實體店面很難經營要店租要人事成本...但經濟不景氣,荷包沒那麼滿, 能省則省,只能請書店業者多多想想辦法. |
引用:
這我覺得你好像把不二價當成統一售價..... 不二價定義應該是在該商店標價多少就多少,不能砍價這樣. 至於統一售價,這不是壟斷是什麼?現在歐盟區這樣搞的不就是那些高貴的名牌包奢侈品之流的東西嗎?這怎會跟弱勢之流有關呢?不就大多是一堆爆發富,愛打種臉充胖子的人在消費? 不然歐洲消費者買東西,還不是哪邊便宜跑哪邊...... |
引用:
你不覺得你這種想法很自私嗎? :jolin: 你不想買別人摸過的書,然後要去書店摸書讓別人買? :stupefy: |
引用:
做生意是將本求利~ 問題這個利該多大? 你可以看看台灣菜蟲|菜農的問題 去延伸 台灣市場太小了,變相的是要壟斷 簡單了許多 從早期很多貿易商利潤之高,後走向平輸水貨盛行 另外一點不是看不起台灣 而是台灣的公民素質、差先進國家太多 台灣比較多時候比的是武場、(壟斷、抬價) 跟歐盟那種文場(大市場、合理利潤不二價) 是兩碼事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