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親自體驗 SandForce主控 是否真有某些評論說的某些特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6945)
|
---|
引用:
前段我認同 但是我比較相信 任何資料一定會被controller壓縮 可壓縮資料自然壓了以後 帳面數字出來就比較好看 單位時間內Real資料量比寫入NAND量大 (1GB寫NAND假設他花1秒 經過壓縮變0.5GB寫入 此時寫入速度 就變成2GB/s的速度了) 影音類的媒體無法壓 自然就照最高的controller-Channel-NAND速入寫入 也就是350MB/s左右 不過我說過這是推測 以最後兩句來講 除非你是RD除非拿出原廠paper 不然說實在講話不用這麼嗆 :rolleyes: |
引用:
你可以用一般壓縮軟體自己測測看,就結果來說雖然「影音類的媒體無法壓」,但實際上需耗費更長的時間來處理 很抱歉讓你覺得嗆,雖然我也是推測,但假如我是RD的話,除非能力不足,否則絕不願做出比對手差的產品,但原生500MB/sec的輸出實在不是甚麼嚴峻的挑戰,這應該不難理解不是? |
那問題不用猜,我幫你們問看看原廠 :D
|
引用:
蠢...?我也希望我的CPU跑10GHZ,硬碟有20ZB啊 這樣考慮到裝置當時考慮各方面均衡度的設計 SF是去套一間設計VLIW方案Solution的Design House的設計 假如他目前只有這種方案你就得用 |
引用:
我的意思是全空的acces time反應極快,成績高的驚人 但那個速度沒有意義,放資料後access time是正常的 跟其他廠牌的SSD差不多,我用"全空的AccessTime高的驚人"可能描繪讓人誤解 不好意思。但我的意思其實是上面的說法,他在沒放資料前的access time 應該是只測試到主控而非Flash的回應。 |
引用:
提出350MB/S是因為測試表現這樣的狀況 另外THG也有這樣的測試,不過他測出來處理能力反而比較低 大概是接近300MB/S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bps,3110-6.html |
引用:
優先照顧Flash壽命跟完全不做任何處理並不一樣啊 刪除的資料你完全不去重新Rrcover佔用的區域 你下次再放入資料時還是得去做同樣的事情 盡量降低寫入可以說以零散的Page狀態就少去動 但完整的Block下確定刪除的部分,為何擺著不處理,要等下次資料進來再做? |
引用:
說來說去仍舊只是假設(假設VLIW的性能只有350) 我還是認為我的解釋比較合情合理(最難解壓縮的花費時間最長速度也最慢) 而且以你的要求恐怕只有Ture Speed技術能滿足你,何必浪費時間在SF |
引用:
你這是用一般ssd的狀況來想像ssd,那確實是這樣單純 已經完整刪除的block就找機會clear,並不會減少更多的壽命又可以增加效能 因為你反正下次使用還是得clear 為何sf不去做?因為這對sf晶片來說比較麻煩,而且反而會造成多餘的寫入耗損 sf不是採用普通的block/sector level或者混合的mapping table 所以sf比較不積極的去做這件事情 簡單說一般ssd的logical block跟physical block,雖不直接對應但可對襯 但sf的ssd,這兩者既不對應也不對襯 |
引用:
sf就是fixed traffic flow的compression 她就是設計在300mb的flow rate 這對sata 600來說是很合理的數值 不然compression的效能益處就沒了(剩下容量的增益) 設計在300就是取兩者的均衡(flow越低容量增益越高)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