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直銷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國立大學生也休學跟著向下沉淪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0606)

阿魯米 2012-03-06 08:27 PM

小弟以前曾短短的接觸過
進去之後加入會員到直接跳級
一次買了約30萬的産品(借錢)
裡面看到的十個有八個都是如此,公司的奸計
而且上線都想賺下線的錢
不到三個月,我醒了,趕快把貨退了,損失幾萬元而以

是家賣x油的,不知道還在不在?

惡夢一場

舊傻男人 2012-03-06 09:48 PM

專職的多層次傳銷商, 如果只賣產品, 不吸收下線, 獲利有限, 要有層層疊疊的下線, 這樣獲利才能夠從抽佣來大幅提升.

問題是下線一層層, 許多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用盡心力只是在幫上層抬轎而已, 卻還繼續在做發財夢, 上層會好心去點醒他們, 你們不適合這行, 自斷財路嗎? 還不是不斷給予鼓勵, 再多些上課程, 多聽些說明會, 多參加大會, 一定要發掘出潛能, 建立自信心, 不斷讓下線繼續沉淪.

下線人數一多, 走偏的人一定就多, 畢竟拉下線才能賺到大錢, 導致為了拉下線不擇手段地哄騙, 上層會為此負責嗎? 還不是個人行為, 不代表公司立場.

那些人模人樣的上層, 就算人再好自己不騙, 也不會阻止底下的去騙, 畢竟沒有人會與錢過不去.

sd640801 2012-03-07 06:46 AM

相同通路
有人可以做起來
有人無法做


有些人則是白日夢
甚麼都不用作,錢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


美樂家

VeMMA

=

小建 2012-03-07 06:56 AM

引用:
作者舊傻男人
專職的多層次傳銷商, 如果只賣產品, 不吸收下線, 獲利有限, 要有層層疊疊的下線, 這樣獲利才能夠從抽佣來大幅提升.

問題是下線一層層, 許多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用盡心力只是在幫上層抬轎而已, 卻還繼續在做發財夢, 上層會好心去點醒他們, 你們不適合這行, 自斷財路嗎? 還不是不斷給予鼓勵, 再多些上課程, 多聽些說明會, 多參加大會, 一定要發掘出潛能, 建立自信心, 不斷讓下線繼續沉淪.

下線人數一多, 走偏的人一定就多, 畢竟拉下線才能賺到大錢, 導致為了拉下線不擇手段地哄騙, 上層會為此負責嗎? 還不是個人行為, 不代表公司立場.

那些人模人樣的上層, 就算人再好自己不騙, 也不會阻止底下的去騙, 畢竟沒有人會與錢過不去.

說的太讚了!
一定要裱框起來~ :D

asdfzS 2012-03-07 07:10 AM

應該是被話術給騙了
遇到會說話的人很難不被洗腦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歡迎來到NHK這部動畫
有一段就是在講老鼠會

就算你是一開始有所防備的人到最後也都會上鉤

asdfzS 2012-03-07 07:18 AM

引用:
作者Boyi
讓我學到果然還是要讓小孩念老牌國立大學

中科算老牌阿
他是台中商專現在改名台中技術學院去年又跟台中護專合併升格科大的
商專裡面都還是日式建築

asdfzS 2012-03-07 07:21 AM

引用:
作者lerud
還小朋友咧... :jolin:

十幾二十歲的大學生在四五十歲的人眼裡
就是小朋友......

Phenix 2012-03-07 08:49 AM

我覺得有去做過的人會更了解到底這個行業是怎麼給人弄臭的

轉錄我跟朋友聊傳直銷的內容給大家參考 也許有的地方講的有點粗糙 但是大家看過有了解我的說法就好

在國外 直銷是以銷售產品為主 拉下線為輔(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我在國外的時候又跑去作新皮膚的工作∼一樣的是我做還本兼小賺一點點之後就抽手了)
在台灣的直銷是以 拉下線為主(至少佔90%)產品銷售為輔(輔助佐證而已)

這樣就會延伸出一些問題
1:這世界上正常運作 長長久久的公司 都是以銷售產品為主 擴張(拉下線)為輔

拉人下線的台灣傳直銷公司一定會扯7-11,黃金M,趨成是
講說他們的模式是傳直銷 它們做這麼大都這麼做 所以傳直銷是趨勢

我呸!人家賣的都是正常的產品,7-11一天賣掉100萬隻飲料 也沒看他們一年開100萬間阿!

他們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店面產品的銷售,要是某個點的銷售一直不好自然就會撤掉

有人八成會說 這些公司以後會不會倒也很難說哩
那我再講兩個公司 Louis Vuitton跟Chanel 
這個八成沒有女生不知道吧
這兩家全世界都有分店阿 這也算是傳直銷模式嗎?
我有遇過傳直銷跟我講這兩家的 不過他們有一點嚴重的搞錯了
這兩家是典型的資本模式 而不是傳直銷模式
如果照那些傳直銷的想法的話 有賣東西有分店就算的話
台電 中華電信 台啤 台灣大哥大 都算是傳直銷公司了(XD)

有人八成又會說 那我拉下線也可以營造公司收入啊!?
錯!在傳直銷的環境裡面這樣作是對的,但是如果在一般的生意沙場上這是嚴重的錯誤
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在急速擴張下又不犯錯的
就算有也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那家公司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切的要素才能這樣成功
一個時代往往只會有這樣一家公司的誕生
80年代是微軟 靠著Dos 的成功一路上來
90年代是Google,靠著免費的服務以及全球最強大的搜尋引擎一路上來
2000年是YouTube,靠著線上影音上來
再來就是當紅炸子雞,Facebook∼靠著超高人氣以及無限的可能性一路成為現在最紅的社交網站


這裡看下來 這些公司的本質還是在銷售產品上 而不是擴張
每個時代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公司誕生
沒有之二∼因為絕大多數的資源都到了這樣的一個公司身上
所以當然不會有第二家這樣的公司誕生

扯遠了∼ 單靠拉下線進入公司 如果在進入公司的同時要繳費 才能對公司製造營收
一個人可以不停的購買生活所需要的東西
但是不容易對一家公司死忠
很多時候往往只是因為市場上沒有更好的選擇
一名員工在公司的話 公司就有責任支薪
如果單靠新員工的加入來為公司製造營收的話
當員工數量超過營收飽和點的時候 這家公司基本上就算是破產了
而傳直銷的公司老闆會很驚恐的發現,他手下一票人每個都很會拉人但是賣東西爛的可以
講難聽一點就是一票吃貨
而這一票人習慣了過去以往的作業模式 要他們改變成為一流的業務則是不可能的
所以過去傳直銷的人會喊口號∼一開始說一個月要拉20個人
到後面變成一個月3個人
這就是飽和了 飽和了怎麼辦?公司收一收換個地方 換個牌子再走之前那套一遍

台灣過去就一直重複不斷的上演這樣的戲碼
而為什麼會飽和? 沒有產品的營收阿!!
每個人都不斷的把公司該賺的錢轉嫁到新進人員身上
而每個新進人員再不斷的把公司該賺的轉嫁到後進身上
就這樣周而復始 一家公司把本來會增加的營收 分布到每個員工身上
而每個員工都認為這樣是可以的
難道不知道說 人流是會停止的嗎?
你說一家公司再大 有可能台灣一半人口都進那家公司做事嗎?

OK這很自然就帶出第二個問題

2:每個下線能創造的下線不是無限的!(好饒舌)
每個去傳直銷的人都會夢想著(或者說被催眠著)手下500人
每天睡到自然醒 數錢數到手抽筋
但是現實是 每個被拉進去的下線 為你製造的產值(下下線)
都不是固定的
有的人很多 有的人很少 但是都會有個共通點
不會有一直拉進下下線的下線
每個人都是存著一個心思:做到一個程度就不做了(不去拉下線了)
所以當每個上線的下線們都停止製造營收(下線)之後
這些上線們還是得再開發新的下線
那問題是 難保不會遇到以前被開發過的下線(或是暗線∼就是沒加入的)
那這樣就給市場開發帶來一個巨大的難題 市場飽和了
飽和狀況下 如果沒有新花招(另開新公司或是新產品)
就是想辦法再開發 所以有些會往外拓展
但是平常的營收都到了員工身上阿!? 那就只能這樣僵持下去了
公司不倒就不錯了

所以每個上線都是出入開法拉利,保時捷嗎?
錯!他們每年的收入就算不考量通膨的問題也還是減少的
所以哪裡開得起那些跑車∼有雙B開就算不錯了
開雙B也大多數只能開得起短期的入門款
過個三五年就會脫手了 他們八成嘴巴上會講說開膩了
其實事實是他們已經快要負擔不起了
這個還是下線多的上線
如果下線不是很多的話 情況就更糟糕了

而它們之前那些所不肖的企業老闆則是每個月都可以賺入它們
全盛時期的收入 而且一賺就是10年以上
更別提他們的產品對社會做出多少的貢獻

而這些傳直銷的上線呢?拉人的收入我看是遠超過賣產品的收入吧
而那些拉人帶來的收入成本自然的就是轉嫁到產品價位上摟
那這樣自然又違反了傳直銷一開始的初衷了 而產品也沒有比較便宜

在我看來 這就是在台灣為什麼多數傳直銷會走調的現實

我佩服那些有耐心把我全部的話好好看完的人(年紀大的通病∼廢話多@@)


引用:
作者阿魯米
小弟以前曾短短的接觸過
進去之後加入會員到直接跳級
一次買了約30萬的産品(借錢)
裡面看到的十個有八個都是如此,公司的奸計
而且上線都想賺下線的錢
不到三個月,我醒了,趕快把貨退了,損失幾萬元而以

是家賣x油的,不知道還在不在?

惡夢一場

伯格嗎? 那家之前我人在澳洲的時候還有遇到他們的人 (其中一個是我的朋友)
不過它們是沒有一直要我加入 反而是帶我去她家玩 順到讓我體驗她們家的產品

tony_follow_me 2012-03-07 10:02 AM

引用:
作者烤全羊
http://www2.nl.ks.edu.tw/lb5000xp/attachment/18_3_b488b9179d34754.jpg


哈哈哈哈
我到這一幕,我又忍不住的笑了 :laugh: :laugh:

Raziel 2012-03-07 10:59 AM

談論的依舊在談論, 行動的依舊在行動. 成功者永遠是少數, 哪個產業都一樣.

有的公司正, 有的公司邪, 進入門檻低不代表成功門檻低. 不變的是 怪罪別人最容易.


很多樓上的疑問, 可交給 富爸爸 窮爸爸 作者 羅伯特-清崎 的 "富爸爸商學院" 這本書來解答

有空的請去看書, 看看一個沒有從事傳直銷而致富的人, 是用什麼角度與事實在看這產業.

當然, 如果你心中早有答案, 跟你意見不同的都是屁. 那也就自便吧~ 七八區嘛 我能要求什麼?


這幾十樓來自不同人經驗而產生的論點, 沒有對錯, 因為那是你的感受, 感受沒有標準

答案. 你覺得是騙, 我也沒時間更沒必要去說服你, 因為的確有部分的人是騙子,

但也不能抹煞還是有正確經營的人獲得成績. 我看到的數據很清楚, 這個產業十幾年

來年年成長, 全球參與人數持續增加, 儼然已佔了通路銷售的一塊, 不管我喜歡與否,

都應該給這個事實一點尊重, 甚至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不然為何它能夠

持續這麼長久? 發展這麼蓬勃? 為什麼會有我知道優秀的人改變跑道進去這個產業?

就像有人討厭甚至仇視三星, 它的強盛依舊不會改變, 若能師法 取其優點 補強自己,

或許還有點建設性.

喔~ 對了, 有人認為通通是持續靠不斷欺瞞拐騙而來的啊~ 話術催眠完誰都能上當啊

天底下貪心傻子笨蛋多到數不清啊~ ......我也只能一笑置之, 各位繼續好了, 我又沒差,

也真的不值得花時間去講什麼. 反正這帖五年後再po一次, 仍舊是只有一堆"負面經驗"

猜想/臆測/推論 看不到數據/成功者 不過就是個取暖嗑牙的閒文 , 認真就輸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