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明年大台北房市還會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0852)

東京熱咖啡 2010-11-21 07:08 PM

引用:
作者向下沉淪
嗯~不錯.電腦論壇除了傻乎乎的宅男外.也是有聰明人的~:laugh:

這只有張金鶚那樣的反指標看不出來吧,台灣不像日本內需市場比重較高,
較依賴出口外銷,既然要顧出口外銷,台幣就很難強勢或升值,
既然很難升值就很難cover掉原物料的上漲,也就容易通膨,
所以即便台灣和日本內需同樣萎縮不振,台灣也很難像日本那樣通縮的一踏糊塗,
因為我們要靠弱勢台幣幫助出口外銷,既然通膨傾向確立,
接著看存款利率是不是能cover掉cpi上漲幅度,
偏偏現在利率低到靠杯,等於擺在銀行裡的錢變相被通膨吃掉變薄,
與其這樣還不如把錢拿去換其他有價資產來抗通膨,
而台灣房地產持有負擔實在太便宜了,就變成很好的投資標地,
要是像米國的房屋稅按照實際市價課一兩趴,偶看沒人會想買房抗通膨了
(一千萬的房子如果每年要繳10~20萬的房屋稅,大概只有瘋子才會想炒房吧 :laugh: )

pcbd 2010-11-22 02:26 AM

引用:
作者向下沉淪
是啊~房價是不可能一直在高點.總是會有下跌的時候.
但問題是能跌多少?會跌到崩盤價出現嗎?
前面就說過了.一堆人哭夭房價太高.大家都在等房價崩盤好入手.
看到沒?重點在後面一堆人等著跌價時進場承接!
或許會有人懷疑說真的有那麼多人等著進場承接嗎?
別懷疑~光看本討論串就知道了.
一堆人都說了只要房價腰斬二話不說馬上衝去買房.還有人說要買兩間的.
而房價會崩盤至腰斬嗎?
真實情況是弱勢者心目中的"那個低價價位"是永遠不會到來的.
雖然很無奈.但也很現實.
再說一次.一坪100萬的房子跌到90萬時自然會有買的起的人買進.
跌到80萬時自然會有更多人搶進.
市場最終底價大概也就在70~80萬區間(我是很懷疑能看到這價位啦).

台北房價降不下來很多人說是人為炒作的.
沒錯~是炒作的.那為什麼炒的起來?
歸根究底還是來自於有強勁需求.沒有需求能炒的起來嗎!
不然你去炒作pc-100的sdram...


以房價上漲的速度來看,我覺得是來自於資金過多的炒作,並非是自住需求.
如果是自住需求而購屋,不會頻繁換屋,房價的變動也不會太大.
如果是投資客炒作,那價格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

因為現在銀行利率低,所以投資客借錢成本也低.未來銀行利率一旦調升,
甚至央行認真打房,投資客為了脫手變現,那房價下跌的速度就會很快.
如果房價一旦下跌確定,原本打算一坪60萬要買的人,難道不會等40萬
再入手?

前面講到房價崩盤,美國現在大印鈔票要讓美金貶值,所以預期台幣未來會
升值.
台灣央行有2種作法,一是跟著美國一樣狂印鈔票讓維持台幣匯率,那可以想
見國內一定熱錢四處遊竄,通貨跟著膨脹.在薪水跟不上物價時,央行只好調
升利率回收台幣,結果房價一定會跟著受影響.

第二是央行放手讓台幣升值,這會引發外國熱錢流進台灣的股市跟房市,雙
雙都會大漲.可是老美一旦經濟回復,自然會將這些美金想辦法收回去,外資
一旦撤退,可能會用不計成本的方式,出脫手****幣資產,股市房市就有可能
看到崩盤情形.一旦崩盤,那些原本想買房子的台灣人,也因受傷慘重而無力
購屋.更慘的是那些辛辛苦苦繳房貸的上班族,可能面臨手中房產價值跌落
貸款金額的慘況.

以台灣財政赤字的情形來看,央行不太可能用印鈔票去救匯率,所以第2種情
況是比較有可能發生的.

yaohoung2 2010-11-22 03:10 AM

房價就從基本面來看
只要台北市房價還維持住
對台北市房屋的需求永遠還在
就算忍個幾年不出手 最後還是會受不了出手買房
過去幾十年來台北房價都是如此
所以不愁沒有買盤不進場的道理
---------------------------
我覺得如果照上面所說事後想回收資金 譬如雙率雙漲
無論對美國或央行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處理不好甚至引發更大經濟蕭條
通膨好解決 通縮那就麻煩了

更別提台灣內部基本上還是需要熱錢
希望熱錢能多停留台灣多一些時候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官員很不希望把熱錢趕走

eloha99 2010-11-22 03:35 AM

房地產是要看長期的

從入手後10∼15年,在回頭審視一下

所投入的本金+利息和市價是否相當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