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最近政府想推動的 以房養老 政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0677)

cheng1978 2009-10-03 08:53 AM

其實國內的銀行的貨幣功能充其量只是中央銀行的代理人角色
 
引用:
作者sutl
如果沒有銀行的話,鈔票就沒有價值。

這樣就回復到金銀塊銅錢的社會了。




有一點點小小的誤會,其實銀行的作用只是政府中央銀行的類似代理人

的角色,鈔票發行的價值來自於中央政府的背書,用什麼背書呢?

現在最多使用的就是用國家持有的有價證券(外國公債),黃金,外匯存底,甚至是未來的稅收

比較特殊的是美國,他們印鈔票是不用提出足額的擔保品,例如土地資產,黃金等等

而是用發行債券的方式,而且美元是由"聯準會"這家私人銀行"借"美元出來給美國財政部

然後向美國人民收取利息........非常非常的詭異,政府擔保的貨幣,居然是由私人銀行

用毫無風險的手段收取最大的利潤

無始之初 2009-10-03 09:30 AM

引用:
作者cheng1978
有一點點小小的誤會,其實銀行的作用只是政府中央銀行的類似代理人

的角色,鈔票發行的價值來自於中央政府的背書,用什麼背書呢?

現在最多使用的就是用國家持有的有價證券(外國公債),黃金,外匯存底,甚至是未來的稅收

(略)

+1
貨幣/鈔票的價值正是來自於此.

至於銀行,又不是慈善團體,說穿了一樣是要賺錢.
只不過銀行賺錢的方式,是以錢滾錢.
為了獲得資金,就需要有民眾/企業到銀行存錢,
而『利息』就是銀行用來讓民眾/企業到銀行存錢的主要誘因.
銀行收了錢,當然必須要拿出去做各種投資,
才有辦法獲利,然後才有辦法將獲利的一部份給民眾/企業的銀行存款當利息.
所以,如果確認自己對於一筆資金的投資獲利能力,
超過銀行給的利息,理性的選擇當然是自己去投資;

如果不善理財,又把可見的未來內用不著的錢,都放在自己家裡,
這樣一來,這些錢就完全不會在市面上流通,
但同時,這些存款也完全失去了獲利能力.
所以,對於不善理財的人來講,
銀行存款提供了一個最不傷腦筋,風險也最低的投資獲利管道.

雖說銀行有倒閉的風險,但是存款放自己家裡,一樣有風險要承擔:
如果家裡失竊,或是遇到水災火災之類的災害,
放在家裡的存款,就可能瞬間化為烏有.

sutl 2009-10-04 04:13 AM

引用:
作者cheng1978
有一點點小小的誤會,其實銀行的作用只是政府中央銀行的類似代理人的角色,鈔票發行的價值來自於中央政府的背書,用什麼背書呢?
現在最多使用的就是用國家持有的有價證券(外國公債),黃金,外匯存底,甚至是未來的稅收
比較特殊的是美國,他們印鈔票是不用提出足額的擔保品,例如土地資產,黃金等等
而是用發行債券的方式,而且美元是由"聯準會"這家私人銀行"借"美元出來給美國財政部
然後向美國人民收取利息........非常非常的詭異,政府擔保的貨幣,居然是由私人銀行
用毫無風險的手段收取最大的利潤

我對貨幣起源的了解是源自古代錢莊。

古代大筆金額交易都是用真金白銀的,但黃金白銀最大的問題就是攜帶困難。

所以有輕量攜帶大批黃金白銀的需求,於是錢莊的匯票才有市場需求。

錢莊就是現代銀行的前身。

匯票是有手續費的,就像現代銀行各種轉帳交易的手續費。

為了有大筆黃金白銀,當然會有存款業務。有大筆黃金白銀,也會有借貸業務。

這些東西,都是在政府回收權力前,民間就已經經營很久的業務。


金本位制度一直到1970年代,才由世界獨強的美國以國債的方式破壞掉,然後才有1980年代的金融創新。

dogcccrrrwhh 2009-10-04 04:36 AM

搞不好以後會這樣
老人現有房產貸800萬,n年後死後房子歸銀行
銀行在老先生簽訂契約1年後,將契約轉賣給地下錢莊
老人因黑道壓力,不久賣鴨蛋
銀行賺錢,地下錢莊也賺錢

esp002 2009-10-31 07:38 AM

引用:
作者YourFather
也不是這樣說,沒房屋的,如果也沒有其他財產收入,自然有社會福利救濟措施,

如國民年金,低收入補助等,維持一定生活所需.
.


有人研究過這國民年金實施細項嗎?
它是以每兩個月為一期,就算你只有一天加保,也得繳納
兩個月的錢,且是強制性的,這能算保險嗎?

Charming 2009-10-31 06:23 PM

怎麼有人問起小弟的論文來...
恩,根據大法官會議475號解釋,因為有踐行立法程序,所以可以

當年在大陸時候發行過一堆債券,欠了大陸人一屁股債
人家來請求清償
當年老蔣曾經以一紙行政命令否定過自己的債務
後來立法院修改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債務償還時間延後到統一時
然後針對此,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又做出了解釋,說立法院這樣做很OK
所以,所有信賴保護原則根本政府是拿來當屁話的

反觀十年前,日本人還在台灣叫人家來領當年戰爭時候發行的郵政儲金還有債券
(記得還找文英阿姨來演)
引用:
作者NONOPIG
雖然我不是很想認同...但確實有這種感覺。

經濟大好的時候競爭力沒起來,


國債可不可以拋棄繼承權?

我幫後面的人問的:laugh: :laugh: :laugh:

看到南韓就在縮...之前還在台灣之下的耶。

南韓客戶的那種嘴臉真讓人生氣...

偏偏台灣什麼都輸。 :mad: :mad: :mad:

Charming 2009-10-31 06:27 PM

裡面還有很多猶太人復國立志的淵源....
以及掌握國幣發行權的秘辛,包括那些被暗殺的美國總統以及每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背後都是貨幣問題

參考一下宋鴻兵的原著....很有趣
雖然他有點大中國匡亂導正的典型思想,而且狂推金本位制度
不過看他的史觀還不錯,可以了解很多銀行的來由
引用:
作者sutl
我對貨幣起源的了解是源自古代錢莊。

古代大筆金額交易都是用真金白銀的,但黃金白銀最大的問題就是攜帶困難。

所以有輕量攜帶大批黃金白銀的需求,於是錢莊的匯票才有市場需求。

錢莊就是現代銀行的前身。

匯票是有手續費的,就像現代銀行各種轉帳交易的手續費。

為了有大筆黃金白銀,當然會有存款業務。有大筆黃金白銀,也會有借貸業務。

這些東西,都是在政府回收權力前,民間就已經經營很久的業務。


金本位制度一直到1970年代,才由世界獨強的美國以國債的方式破壞掉,然後才有1980年代的金融創新。

厝漢 2009-10-31 11:30 PM

引用:
作者suhsien
這一代的老壯年人真的是台灣有史以來最爽的一群

年輕時,台灣經濟奇蹟,甚麼人都可以賺到錢,享受台灣最繁榮的風光
退休後要政府養,老農、勞保、老人年金,債留給下一代去負擔
現在連死後的財產都要在任內花光,甚麼都不留給下一代

早知道就早三十年出生了



這樣說,好像還真的滿有道理的。~~~~~~~~

zzz333 2009-11-01 12:38 AM

立一條養老法

政府自己蓋養老院,(必須是國營)
老人再拿自己的房子來換,
政府直接收購不用等20年死後,
政府可以出租或直接轉售,
一來老人有人照顧,
二來不會造成子女負擔,
三來民間無法炒作.

lksbgfhgdxcfghs 2009-11-01 03:38 PM

這是小弟認為說的有理的一篇
 
http://blog.udn.com/ubhuang/3366806.

首先讓我們來談一下傳統的房屋貸款。

今天我們要買一間一千萬的房子,但是卻只付得起二百萬,於是我們就向銀行借八百萬。
假設約定三十年還清,三十年共有三百六十個月,銀行將利息算進去,讓每個月付回銀行的錢一樣,到最後一個月時,剛好全部付清。而這每個月付的錢,一部份是本金,一部份是利息。
由於每個月付的錢是一樣的,在一開始時,大部份付出去的是利息,本金只佔一部份。
到後來,由於所欠的本金愈來愈少,所生的利息也就跟著變小。所以每個月所付的錢,本金的比例會比較高。
因為有利息的原因,八百萬元,三十年的貸款,往往付清時,本金加上利息,已經付了二千萬甚至更多。

這就是傳統的貸款,如果借錢者不願意付那麼多利息,有辦法的話,也可以提前付清,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的利息錢。


那麼何謂反向貸款?屋主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估計完該房子的價值以後,決定給予多少年的貸款,加以平均,然後扣除利息,按月將錢付給屋主。

一般貸款,借錢的人每個月要還錢給銀行,反向貸款則相反,每個月銀行要付錢給屋主,因此說是反向貸款。

反向貸款對銀行有什麼好處呢?反向貸款等於是屋主把房子賣給了銀行,但銀行不一次付清款項,而是分期付款。

按理說,分期付款,銀行應該要付利息給屋主才對,但事實卻相反。銀行認為它們付給屋主的錢,是借給屋主的,所以屋主要付利息給銀行。所以,現在假如房子被估有一千萬的價值,銀行也分三十年還屋主這一千萬,屋主每個月拿到的錢是,一千萬除以三百六十個月再減掉已經拿到手上的錢的利息。

按照如此去算,這個屋子在三十年內真正能拿到的錢,可能還不到五百萬。也就是說,一間一千萬的房子,過了三十年,銀行花不到五百萬就把它拿走了。
如果你是屋主,你做不做這種生意?假設屋主十年內就死了,算一算,銀行真正付給屋主的錢可能不到二百萬,但是在帳面上卻是三百萬(銀行每個月可能付給屋主六萬元,但是屋主真正只能拿到五萬元或更少,因為屋主必須付利息給銀行,而銀行直接將利息給扣掉了)。屋主的子孫如果想拿回這個房子,必須要付三百萬給銀行,如果付不出來,那這房子就是銀行的。換句話說,銀行只花二百萬,就取得了一間一千萬的房子。

這個反向扺押貸款,是個保證屋主一定吃虧的計劃。如果你有一間一千萬元的房子,一樣要賣房子,那為什麼不賣到市場上去,拿回實實在在的一千萬,而卻跑去用五百萬賣給銀行呢?還要付一大筆的手續費,而銀行還不一次付清,每個月還要扣你的利息。什麼笨蛋去做這種生意呢?

政府推動這個計劃,是個明明白白的愚民政策,就像上次的消費券一樣。向銀行借錢,拿老百姓的錢來發給老百姓,讓老百姓以為錢從天上掉下來,結果是全民買單,大家一起付國債利息,最終又是銀行得利。
這個反向貸款,是另一個愚民政策,歸結到最後,還是在圖利銀行。老百姓自己眼睛得放亮一點。

-----------------------------------------------------------------------

分期付款不論在財務上、會計上都是要算利息的,因為 MONEY 具有時間價值
當然我也認同某些網友說的,這種方式可使得有屋的老人,在有生之年有固定的現金流入,只是利率遠超過信用卡的循環利率就是了 :stupefy: :stupef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