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投資型保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8318)
|
---|
引用:
1. 你的資訊是正確的,投資型保單的投資分離帳戶並沒有要課稅, 而所謂課稅說法其實只是稅務相關執業人員所揣測的政府未來課稅可能方向而已, 然而事實上, 稅務相關執業人員卻沒料到政府竟然是採取政策限制的方式來解決課稅方向問題, 也因此投資型保單無論任何帳戶還是維持免稅的, 而這項重大政策就是:即將自10/1起實施的"投資型保單最低比例制" 依最低比例制規定: 年齡在40歲以下者採取,保單價值:保額=1:1.3 年齡在41~70歲者採取,保單價值:保額=1:1.15 年齡在71歲以上者採取,保單價值:保額=1:1.01 當保單價值如果達到規定比例時,依規定必須選擇提高保額或者贖回基金兩種. 2. 前面有人提到在保障方面與其多花錢購買投資型保單的壽險還不如購買便宜的定期險, 兩者的好壞比較我不想談論,畢竟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完美保險, 回題: 你們知道嗎?資型保單的壽險其實與定期壽險其實還是不同類型的壽險喔! 因為資型保單的壽險是"終身壽險",而定期壽險當然就只是"定期壽險", 也就是說資型保單的壽險保障最高有效年齡是"99歲", 而定期壽險的保障最高有效年齡則是"75歲"喔! 75歲是保險業所認定的最高保險承保年齡, 76歲以上除終身壽險以外之任何壽險皆必須依法終止契約, 而目前國人的平均餘命為81~86歲之間, 所以在年齡達到76歲之後身故的話, 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人:你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就算基金沒有獲利還是有保險金會留給遺族! 購買定期壽險的人:你的生命根本不值錢,如果基金沒有獲利就沒有任何一毛錢留給遺族! 好壞難論只談差異,畢竟我還曾經碰上不認為自己能活到70歲以上的人. |
引用:
99歲不叫終身壽險吧? 而且我之前說過,投資型保單內含的是"自然費率"的定期壽險,每年繳納的保費會隨著年齡逐漸增加(因死亡率提升),這種定期險在國外很常見,但由於台灣人普遍無法接受這種壽險,所以台灣的保險公司主要賣"平準化"定期壽險。 由於平準化之故,所以要將賠償範圍鎖定在一個不會賠錢的年齡內,畢竟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不是慈善事業。如果是自然費率的話,到高齡後保費超高,根本就是跟保險公司對賭今年會不會死而已。 再說,一個75歲的人孩子都已經大了,他的孩子真的需要壽險理賠嗎?而且又不是只有保險才是錢,遺產也是錢啊! |
引用:
99歲是終身壽險沒錯,我沒記錯的話法令規定保險中的終身是有所謂年齡的上限也就是到 105歲,坊間我看過的終身有到105歲的是三商,其他間都是99歲,兩者差異在於, 同樣活到105歲,一個是99歲給你祝壽金,一個是到105歲給你祝壽金,此壽險帳戶才 停效。再來75歲的人保險從業人員不會叫他買壽險,因為保險公司也很難會承保... 會叫他買年金險也就是所謂的生存險養老險的一種,這種險種年紀越大保費越低, 活的越久領的越多,遺產也是錢沒錯,但聰明人會把錢丟到年金險來做節稅動作。 至於投資型保單內的壽險我看過的都是自然費率沒錯,上面有網友提到保障終身這就要看 各個保險公司投資型的內容了,如果你的投資帳戶是虧損狀態,就不見得是終身了喔 ;) |
更正一下這段[兩者差異在於,同樣活到105歲,一個是99歲給你祝壽金,一個是到105歲給你祝壽金,此壽險帳戶才停效],不是停效,是終止契約才對。
|
今天有去跟安聯的再做討論,又再回來看看各位大大的討論,
這是我問到的結果,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 投資型保單雖然會有自負盈虧可能導致保單失效的問題, 但是如果以保險的立場角度來看,跟傳統終生壽險來比較, 投資型保單是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較高的壽險額度, 但是傳統壽險如果要買到根投資型保單一樣的額度, 相對的付出成本會相當高! 若要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的話,可以拿去擺定存, 至少比較不會發生賠錢導致保單失效問題! 但是可以買到較高的壽險! 若是以投資來看,當然就是要面對自負盈虧的問題, 但是問到身邊還不少人買投資型保單, 他們的回應是,要把錢全部虧光其實還蠻困難的, 不知道是否真的這樣? 至於安聯的目前的基金連結說有202檔,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麼多,不過這樣選擇性其實還蠻高的! 我還有去問安連的醫療部份阿,回覆說~~~ 他們的醫療理賠上比較沒有太多的限制, 也就是說,並沒有將哪些醫療才有幾付的範圍訂死, 現階段買的醫療不代表幾年以後這些就會適用, 所以很多保險公司都會訂定這部份哪些才有理賠, 所以他們的醫療會比別間貴, 我有比較一下,還真的有比較貴, 這些部份不知道各位有什麼看法可以提出來討論看看! |
對了~~~安聯還有提到!!!
若是定期壽險,實際上算起來並沒有比傳統或是投資型保單划算, 而且就跟前面討論的只有到七十多歲而已, 但是傳統的還有投資型有到120歲,這是安聯提供的資料, 這部份不知道各位有什麼樣的看法! |
引用:
以台灣常見的定期壽險,以版上大多30歲走右的男性來說,大約是年繳2000元有100萬的定期壽險,大多數人可以保到500萬,大多數保單續繳到75歲,一但停繳就失效。 終身壽險同樣500萬保障,一年沒有個15萬大概沒公司會出保單。 自然費率到60歲時也大概要15萬(死亡率3%),如果是年繳12萬的投資型保單,等於還要拿以前的錢來補。 不要忘了,投資型保單高額的前收費用,一般估計要10~15年本金才會回到你的投入金額,如果是30歲投保,這時自然費率也開始步步高升嘍。 在搭配前面網友說的,政府為了提高國人壽險保額,已經強制帳戶與保障的比例了。 ps:某張網友說的保單,我去保發中心查詢的結果,其實費用上限跟一般的投資型保單差不多,只是可以跟業務員談費率。說真的,業務員會做賠錢的生意我也服他了。 |
引用:
哪間?費率是怎麼談??是指第一年60%第二年40%這種東西嗎?? 如果是之後存入的固定5%手續費金額,可以談低我也想買 :laugh: 說真的,我還真的看過有業務員做賠錢生意,只要業績佣金全退... 還有那種本著做善事幫助大家的所以不收佣金的... 如果換算這張保單將來一輩子可能要為客戶做的服務和經營客戶所需 的花費都有可能倒貼的情況下還敢這樣玩我真的很佩服這種業務。 不過這兩種人賣的你真的敢買嗎?投資型你可能會覺得比較沒差,其他險種就恐怖了! 如果為了業績退佣不是那間保險公司的制度有問題就是業務員的心態有問題, 退佣也只有第一年保費的佣金能退給你,你往後還是要繳一樣多的錢, 哪天這個業務員用退佣的手段還是拉不到業績陣亡了你後續的服務怎麼辦? 本著做善事幫助大家心態是很好,但這種的很快就餓死了一樣沒辦法做後續服務怎麼辦? |
引用:
恩阿!!如果消費者又剛好是不會投資的,還退佣給你... 沒賺到錢還要服務你至少15年讓你賺錢,不知道業務員會不會先餓死路邊! |
引用:
刪除的部分前面就有講過了你可以去爬爬; 1.擺定存...他指的應該是安聯的儲蓄險吧? 如果真的是叫你擺定存的話,以現在的定存利率來看有通貨膨脹的風險; 錢存放在銀行短期最安全,但長期卻是最危險的理財方式。 2.也就是說安聯的醫療險不管什麼都賠了? 說實話,你還是叫他們拿保單拿來然後帶個懂的朋友幫你看, 免的你現在聽他說好像什麼都賠到時候什麼都不賠 :jolin: 當我三商和安聯兩邊都在接觸的時候安聯的同學也沒跟我推醫療險, 他只跟我說,三商的醫療險就是便宜,但是你要想那日額到了到了她們所謂 終身的年齡時還夠不夠用...他們家的醫療險真要那麼好比無上限理賠的 終身醫療還強怎麼不跟我推 :confused: 也只酸了通貨膨脹日額會不夠, 和三商的投資型不能掛終身醫療... 三商的投資型掛一般醫療當然ok啊! 遠雄和紐約的終身醫療還不是得掛終身壽險出單 :jolin: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