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屏東科大 6成英檢沒過 無法畢業 不及國中程度 學者:太差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25668)
|
---|
與其要求大家的英文達到一定標準, 不如問一問英文水準能拿來吃飯嗎 ?
別忘了, 上位者自己都不一定會英文 (e.g. 使用萬年筆記的授課老師), 教育部反而要求強調 [謀生技藝] 的技職體系的學生達到一定的英文水準 (學好不能混飯吃的英文) 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 低能不是錯, 不過還是提出一些有實用價值的教育方案好嗎 ! |
事前知道會有這個考試?
知道考試內容範圍在哪? 其實考不過沒有什麼理由好牽拖. 可以辯說日常生活不會用到, 可以辯說台灣沒那個環境, 可以辯說自己沒有語言天份, 但不能否認自己知道該要準備. 說以前的人過得真爽, 說一試訂終生, 要考慮一下他們只拼前30%才能過的難度. 我沒經歷過, 但我能體會他們的心情. |
引用:
授課老師會不會英文有差嗎...他都已經找到了工作 你勒 ;) 要求你具有國中生的英文水準很過分嗎 :jolin: |
引用:
老師上課的內容就是他心血的結晶 你被當掉可見你大學還讀不通. |
引用:
曾經有個年紀蠻大的人跟我聊過實用價值這個觀點: 他跟我說他吸收到可以用在實用價值的知識比例太少, 旁邊的人笑笑的說: "那是因為您老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基礎教育是給每個人的, 並不是很好判斷哪些人受教哪些知識會比較好. 看主題, 那是初級, 國中程度, 代表國中就學過的英文. 考的分數不好跟考不過要當成兩回事來看, 考不過其實沒有藉口. 而你要質疑教學的人自己本身能力如何? 那不如質疑所有的人好了? 而到底, 還是你自己要去學習去吸收很多知識. 同理可證你的論點, 每個人的能力最初來自於父母, 你能夠抱怨連你父母都沒有做得更好的事情, 憑什麼要你做得更好? 老師不好可以另找, 學校不好可以轉學, 取決權都在你身上. 認識很多老師過後對於萬年筆記這一點覺得很可笑, 同樣的教材就算每年都加點新東西或換點主題, 什麼樣的內容可以不成為萬年筆記? 還是說什麼樣的內容都會成為外年筆記. 要如此憤世, 不如請家教, 或在家自修吧. |
引用:
他的論點是不需要的不用學.. 問題是能預測每個人未來的需要, 然後因材施教? |
其實沒有壓力就不會認真去學,事後再重頭學起,過程就變得很辛苦了.
我剛進社會工作時,根本沒很在意自己的英文程度怎樣,一直到第一次跟國外客戶見面時,我才覺得事情大條了. 跟著,後面開始要參加一些技術研討會,新技術的發表會,像是微軟的winhec,或者intel的idf,原廠都是派來國外工程師說明,整場聽下來有聽沒有懂,才痛下決心開始認真把英文學好. |
引用:
以本文來說,"科技"大學英文不佳真的是找死,之前公司的幾個設備工程師,虧外勞功夫一把罩, 修機只有半筒水,原廠工程師來了也不偷學幾招,全部去喝下午茶.... :jolin: ,也難怪大學生起薪 低,其實某些科技大學和專科學校沒兩樣,根本是個錯誤政策... |
引用:
所以您的意思是,工作用不到就可以不用學,工作會用到的人自然會去學? 那通識課程幹嘛學?地理歷史幹嘛修?直接大家都從國小開始上專業科目好了。保證一路念到大學,專業知識倒背如流,但卻個個都是生活白癡。 就像說看原文書學不到東西,沒時間看書所以作弊,一不如意就投訴,唉。 |
英檢考的是"綜合能力",
對於一些只看得懂本科系原文書的技職生來說, 的確是有一點門檻...尤其是聽力和寫作的部份 不過我認為與其考英檢, 不如要求技職生去考國際證照, 這樣英文能力也算是ok了,專業認證也有了 (這樣會不會死更慘?)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