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200萬拍出來的5分鐘短片 (轉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0566)

Personal 2003-12-17 07:41 PM

回覆: 嗯...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慕凡
我不想潑各位冷水. 不過現實是...

台灣很多人看電影沒錯(我非常喜歡看電影), 但有更多人根本不在乎有沒有電影這種東西.

如果要集資找企業等等, 那結果很可能就是...

男主角: F4裡面隨便一個
男配角: 林志穎

女主角: 香港或日本來的某影星
女配角: 徐熙猿

特別加入: 痲吉弟弟

然後拍出來的片子被明星跟八卦搞濫, 一個星期內還沒人知道這片演什麼的時候就下檔. 投資的人繼續投資(搞濫其他的片子), 拍片的人破產.

在台灣這種體制下, 10年20年不見得可以出個李安. 很可悲, 不過也是現實.


別閙了
不要讓我連花錢的理由都沒有了
不是我不看國片
而是有可以掏錢出來看的國片嗎
.
.:confused:

pets 2003-12-17 09:19 PM

純推..:D

Wasp 2003-12-17 11:09 PM

先前看到的留言,似乎有人覺得這部片有點政治味,似乎過於凸顯台灣地位的問題,可是我到覺得這部片是很忠實地反映出了那個時代,尤其是只用日文跟原住民語這一點,1930年,中華民國都創立(管他有沒有統一到可以叫國家)了,日本正式統治台灣可不是一年兩年,那個時代,除了漢人外,對岸是正式叫外國的,大正末期,應該開始皇民化了(抱歉,雖然我大學選台灣史,但是很遺憾的,我不是第一類組,況且台灣史在大學前可不向中國史這樣反覆背誦,我對台灣史是很遺憾的),不過那時日本政府逐漸把台灣當國土,對於本地文化,雖然沒有明顯打壓(除了霧社事件外),也不可能放任下去,我想這是霧社事件的原因,以原住民對祖先的重視,我想這是會發生的,畢竟在日本以前,他們可沒有絲毫被統治的感覺,清朝政府是不管的,在那個時代,台灣人的台灣話是看他是哪一個族群的,客家人的台灣話是客家話河洛人則是閩南話,原族民當然看他是哪一個部落的,只有一個共通的就是,國語是日語,只能以日語進行教育(小時候在學校只能說國語的點子可是抄這裡的),所以當他的小孩穿著日式的中學制服來跟他說話,這個場境真是忠實呈現,讓我當初修台灣史的感覺一湧而出阿,這部電影我想可以補足我們對那段不清楚的台灣史,印象中只有料添丁跟什麼紅衣紅褲從容赴義(我連名字都不記得)那種不知道是不是騙人故事的東西好好的加以補足吧。

siriusjay 2003-12-17 11:48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asp
先前看到的留言,似乎有人覺得這部片有點政治味,似乎過於凸顯台灣地位的問題,可是我到覺得這部片是很忠實地反映出了那個時代,尤其是只用日文跟原住民語這一點,1930年,中華民國都創立(管他有沒有統一到可以叫國家)了,日本正式統治台灣可不是一年兩年,那個時代,除了漢人外,對岸是正式叫外國的,大正末期,應該開始皇民化了(抱歉,雖然我大學選台灣史,但是很遺憾的,我不是第一類組,況且台灣史在大學前可不向中國史這樣反覆背誦,我對台灣史是很遺憾的),不過那時日本政府逐漸把台灣當國土,對於本地文化,雖然沒有明顯打壓(除了霧社事件外),也不可能放任下去,我想這是霧社事件的原因,以原住民對祖先的重視,我想這是會發生的,畢竟在日本以前,他們可沒有絲毫被統治的感覺,清朝政府是不管的,在那個時代,台灣人的台灣話是看他是哪一個族群的,客家人的台灣話是客家話河洛人則是閩南話,原族民當然看他是哪一個部落的,只有一個共通的就是,國語是日語,只能以日語進行教育(小時候在學校只能說國語的點子可是抄這裡的),所以當他的小孩穿著日式的中學制服來跟他說話,這個場境真是忠實呈現,讓我當初修台灣史的感覺一湧而出阿,這部電影我想可以補足我們對那段不清楚的台灣史,印象中只有料添丁跟什麼紅衣紅褲從容赴義(我連名字都不記得)那種不知道是不是騙人故事的東西好好的加以補足吧。


今天才剛看到這篇,就在公視看到好像有相關的節目
有提到莫那魯道和賽德克
還有請到莫那魯道的後代
不過我沒空所以沒有仔細的看....

為什麼這麼巧呢?是這幾天剛好是霧社事件的紀念日嗎?
還是有什麼原因?

jam625 2003-12-18 12:07 AM

剛剛看完預告片段!!
覺得蠻震撼的!!(起碼有一定的水準了!!)
不推不行哩!!
尤其之前看完魔戒I,II的DVD時,
才剛跟朋友閒聊說,
其實台灣的地理環境有山有水,
兼具各種地形,
集中在小小的一個台灣島內(魔戒幕後花絮裡,常常為了幾個景就得東奔西跑!!)
其實也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本錢拍這種史詩片(不要以為台灣沒有好山好水了,還有許多地方是我們身為台灣人都不曾看過的地方的!!)
效果絕對不輸魔戒遠征隊的(PS:以戶外取景而言)
只可惜近幾年來台灣電影界似乎有點欲振乏力,老是抬不起頭......
不過看完這個預告片後,
沒想到台灣到處都還是有這種因有夢想而偉大的人才!!
值得一推!!
台灣加油!!

慕凡 2003-12-18 12:19 AM

回覆: 回覆: 嗯...
 
不會拉~ 不是要高成本才能拍出好片子的. 我相信各位大大都跟我有同感.

只是如果要拍這種片子(2億五而且不是家喻戶曉的), 在我看來, 那就得耍點小手段. 因為拍電影也是要讓投資者有那個回本的機會, 也才會有人投資的. (我假設是沒有什麼富豪願意出錢爾且不在乎有沒有回收成本). 而且面對不同的市場.. 有不同的做法. 魚與熊掌.. 是可以兼得的.

做法是.. 同時拍兩部, 導演夠利害的話(魔界與駭客都已經證明可行, 但是風險非常非常大), 同一個導演拍同時兩部. 一部是主流的商業電影(但是題材"一定"要新, 要本土. 我舉個天馬行空的例子, 例如把作者9把刀的一個故事拍成電影), 一部就是導演真正想拍的電影(在這裡來說就是這部). 主流商業電影拍好上映, 大賣之後, 立即趁著趨勢上映導演真正想拍的電影, 一來口碑一來順勢. 我相信會有個很好的成果, 國片說不一定起飛. 導演能給大家真正的好電影, 投資者能回收與建立信心, 觀眾能開拓視野與再度燃起看國片的慾望.

我這樣可能講的比完美還要完美, 風險還要風險拉... 不過這是我覺得一個比較可行與可能的方式.
.
.
.
.
.
.
.
.
.
.
.
不過.... 如果真的這種高成本的"純土產"國片"大賣", 哪怕只是一兩部.... 那我可以保證會一下子很多人跑出來拍類似這種的電影. 也有很多人會投資. 突然間會有很多國片上映, 程度參差不齊. 把整個電影市場搞到爛掉為止. 消費者再度對國片失望, 投資者對電影怯步. 然後整個事件繼續循環.. 循環...

台灣人在面對市場(market)作事情"一窩瘋"的方式, 是很多國外人士所不解的. 同時也毀滅了許多應可延續長遠的市場. 電影... 也不會例外.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ersonal
別閙了
不要讓我連花錢的理由都沒有了
不是我不看國片
而是有可以掏錢出來看的國片嗎
.
.:confused:

BBCT 2003-12-18 01:00 AM

推!感覺還不錯呢!
要是有拍出來!小弟一定進戲院看!

assam 2003-12-18 01:25 AM

真得是不ㄧ樣得東西

希望真得能拍成電影

還有進ㄧ步得消息嗎:)

Wonderer 2003-12-18 02:56 AM

回覆: 回覆: 回覆: 嗯...
 
其實看了您之前一篇跟這一篇發言..
我想如果用老的電影圈邏輯來看
您的說法是很對
但在我看來...卻覺得您的看法過於悲觀...
這個導演...他之所以採用這個新的方法來籌拍這部片子...
就是想要跳脫舊的邏輯或是說所謂"傳統"的包袱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突破..
他的思考已經突破了傳統制度的格局...
而有了新的想法...
我想這是好事
而且我樂觀其成...
如果這個模式成功了
之後應該也會有人起來仿效...
(或許就是你說的一窩瘋吧...我卻覺得是一種新的拍片模式的建立)
這也沒什麼不好...
因為重點是在:你拍出的東西好不好...
拍的好..就有投資...拍不好...也是會無人聞問的...

另外回應您說的:不是要高成本才能拍出好片子...
您說的沒錯...但我想這還是要看片子的類型吧...
例如之前的絕命鈴聲...就是出奇招...卻能創造低成本高收益的例子...
但是像這種史詩式的電影...
沒有高成本是絕對拍不出好的效果...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想想神鬼戰士、英雄本色(Brave Heart)、大地英豪、末代武士..那個是低成本拍成的?)

還有您提出來的方法...一次拍兩片...是不是成本會更高呢?
況且您舉的兩個例子:駭客、魔戒...都是好萊塢的例子...
在台灣..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香港還比較可能一點...(無間道2.3也是同時開拍)
我想您的這個方法比這個導演現在的作法更不聰明...
就算要的話...也應該是等他現在這部片子募到款拍出來大成功之後的事吧...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慕凡
不會拉~ 不是要高成本才能拍出好片子的. 我相信各位大大都跟我有同感.

只是如果要拍這種片子(2億五而且不是家喻戶曉的), 在我看來, 那就得耍點小手段. 因為拍電影也是要讓投資者有那個回本的機會, 也才會有人投資的. (我假設是沒有什麼富豪願意出錢爾且不在乎有沒有回收成本). 而且面對不同的市場.. 有不同的做法. 魚與熊掌.. 是可以兼得的.

做法是.. 同時拍兩部, 導演夠利害的話(魔界與駭客都已經證明可行, 但是風險非常非常大), 同一個導演拍同時兩部. 一部是主流的商業電影(但是題材"一定"要新, 要本土. 我舉個天馬行空的例子, 例如把作者9把刀的一個故事拍成電影), 一部就是導演真正想拍的電影(在這裡來說就是這部). 主流商業電影拍好上映, 大賣之後, 立即趁著趨勢上映導演真正想拍的電影, 一來口碑一來順勢. 我相信會有個很好的成果, 國片說不一定起飛. 導演能給大家真正的好電影, 投資者能回收與建立信心, 觀眾能開拓視野與再度燃起看國片的慾望.

我這樣可能講的比完美還要完美, 風險還要風險拉... 不過這是我覺得一個比較可行與可能的方式.
.
.
.
.
.
.
.
.
.
.
.
不過.... 如果真的這種高成本的"純土產"國片"大賣", 哪怕只是一兩部.... 那我可以保證會一下子很多人跑出來拍類似這種的電影. 也有很多人會投資. 突然間會有很多國片上映, 程度參差不齊. 把整個電影市場搞到爛掉為止. 消費者再度對國片失望, 投資者對電影怯步. 然後整個事件繼續循環.. 循環...

台灣人在面對市場(market)作事情"一窩瘋"的方式, 是很多國外人士所不解的. 同時也毀滅了許多應可延續長遠的市場. 電影... 也不會例外.

ap2 2003-12-18 02:56 PM

想讓他置頂.推...................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