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灣真實的人均GDP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8470)
|
---|
引用:
沒錯,台灣人方便習慣了,通勤時間忍受度相較也比較低 國際大城市通勤單程一個小時以上是基本的 台北市單程通勤一個小時也能買到便宜的房子 大眾交通如果覺得不方便,那就辛苦點自己騎機車 我有同事八里騎機車往返的,也有基隆往返的 問題是能不能接受,老實講我就是無法接受通勤時間過長 現在走路+捷運單程是30分鐘,已經是我能接受的上限了 台灣雖然市容很醜,但是我覺得老百姓的生活已經普遍算不錯了 |
引用:
年輕人過30歲 薪水應該要有4萬以上 假若控制消費 一個月可以存1.5萬 一年加上年終應該可以存個24萬 工作10年 25歲到35歲理論上可存150-200萬 35歲結婚 夫妻拿個300萬頭期款買房應該不是不可能 若父母贊助1-200萬 可能都可以付1000萬房子的一半價金了 :ase :ase :ase :ase |
引用:
可是sars時有跌啊...現在有嗎? 而且sars跌的時間超短...我當年看房都來不及下訂就沒了...差不多一個月就回歸原價了 然後不要再說新北桃園便宜了...我當年新北原本要下手了 結果家裡出事要留現金備用不敢買 隔半年在看原本買好地段的錢變只買儐儀館旁邊的房子 再隔一陣子連儐儀館旁的都買不起了...最後只好買桃園 不到兩年起漲差不多快200萬...他媽的頭期款根本存心酸的 不是沒有便宜的,但地點跟屋況超爛... 而且以前了不起200萬的也一路上到400萬了...這種的你跟我說叫便宜 人家國外郊區花一樣錢的屋況...跟在台灣的買的破公寓是能比嗎? 也不看看這幾年物價卯起來漲,薪資水平根本跟不上 年輕人真他媽的可憐...怪不得都沒人想生 然後我當年桃園勉強算買在低點 但我台北通車上班超痛苦的...最後還是得在台北租屋 |
全世界都在漲房價,
那是因為全世界都在瘋狂印鈔, 未來勢必有劇烈通膨, 所以存大額現金損失很大. 通膨其實已經開始了, 金價從1200漲到2000, 股票在新冠肺炎持續業績沒好轉下, 道瓊從谷底漲了三成, 債市利率更跌成一半, 這些都是對大額資本的人的劇烈通膨. 房價只是大額資本的人的另一個資金去處罷了, 如果願賣, 10年以上買的房子, 現在很有機會用兩倍價錢賣出, 但賣出拿到現金碰上通膨來臨又現貶, 所以惜賣的人還是很多. |
引用:
我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說,因為你跟你的工作環境是處於高收入族群,而你生活圈沒有接觸到更廣大的低收入族群,不了解更多的低收入戶的想法作法;我出身貧賤從小就對這些人知根知底,國中有幸跟一些將來罪犯們一起上課過,我可以很明白的說這些人的收入、想法、作法都不會按照你的規劃... 按照政府主計處數據,2018年台灣員工的中位數收入一年49萬元,換句話說台灣至少有一半的員工每月收入低於4萬1...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237334 |
引用:
我沒有買到跌的,我買到的是末期一年後回漲的,所以才會一堆人笑我傻,認為我買貴了,你說現在沒有跌,那你認為以後會跌嗎。 我想說的是,不做永遠都有理由,想買,想做什麼就去做,最少那是真實的,如果找理由不做,現在有理由,未來一樣有理由,那就淪落到永遠都在嘴上找理由而已。 |
受薪階級拿的薪水不等於這個人實際的經濟能力
台灣很多打工仔是不缺錢的 幾萬塊對他們來說是打工而已 如果覺得身邊都沒這類型的人 那可能需要加油的是自己 現在台灣是M型社會 總之沒人在看GDP的 |
把一生的積蓄賭在房地產,好的很好,慘的很慘。
金融危機開始,房地產遭殃。 美國、日本、歐洲各豬,哪一國不是這樣? 【葡萄牙第二大城】世界遺產 Porto 波多 &廢墟與都市的美麗邂逅 說買不起市區房子的,有考慮過去外國嗎? (上面連結是2017,現況不清楚。不過, the worst tour 網站還在……) 當年好像遠見(?)做過專題吹捧的,西班牙、希臘等國,房地產泡沫破了都很慘? |
引用:
... 啊, 這個數字, 所以實際上更慘不少, 你看喔. 1. 講的是2018年 (其實算挺不錯的年份, 收入還可以的年份) 2. 年收入. 其實政府的統計數據都是可操控的, 有人提出了籃子項目, 這是其中一個技巧. 公式是一個參考值, GDP=G+S+C+(X-M)? 年代真的久遠了, 我沒有記清楚. G怎麼來? 當然有定義, 政府支出, 然後就是像那些算進去, 那些抵扣, 重複? S.. C.. 以此類推. 每一個底下都還有項目跟公式. 所以教科書永遠只是教科書, 一條定義很多解讀. 譬如日本, 其實國內算一次, 接著請"外國機構"再算一次, 這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當初我原本要走這個工作, 跟著指導教授Moss. (這種就是避免裡面有人"調整") 其餘不多說, 講不完. |
引用:
你要住台北 且你年過30歲 收入沒辦法超過4萬 講句難聽得請別介意 那你為何要住台北 :think: :think: :think: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