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穆迪將Sony債信降到「垃圾」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944)

JeiJei 2014-01-29 12:02 AM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要自己看實際情況.

我只知道周圍的人, 包括自己在內原本已經好久都沒買Sony的產品, 最近這一年來都買了不少Sony的東西 (相機, 電視, 手機, PS4... 等等)

決定繼續觀察一下, 可能可以逆向操作.

marines74 2014-01-29 12:30 AM

引用:
作者blair
08年金融風暴的重要推手就是這些信評機構
這些信評機構在評估大型廠商的時候不要盡信,
他們也是有客戶的,不然這些信評機構吸空氣過活?

華爾街這些公司...是資本主義最登峰造極的"無產"階級

跟社會主義不同的是
一個無資產
一個是無生產(華爾街)

整天靠玩弄數字,沒有實質生產 卻搜刮了世界舉足輕重的紙上財富
真是萬惡 :D

marines74 2014-01-29 01:18 AM

引用:
作者789w
你繼續唬爛吧:laugh: :laugh: :laugh:

沒商學背景沒關係,張忠謀也沒有都自修
重點是別說些讓人發笑的話

你的邏輯很好笑,本文新聞報導已經債信改為垃圾級
財報已經說有有裝飾效果了

一家公司主要還是看本身的營運能力
把安神經濟變成救星
有沒有那麼好笑的 :laugh: :laugh: :laugh:

Sony的總資產差不多是15兆日圓 ( 1千多億美元 )

這種怪獸等級公司 賠個幾百幾千億日圓的
拉拉警報 也不至於到斷手腳

光看債信評等論斷 :rolleyes: 還基本商學勒 真的蠻搞笑的
會計資產損益平衡表 你到底會不會看阿 :D

Earstorm-2 2014-01-29 06:13 AM

引用:
作者nomad
這個是不是反過來了?

安倍的策略會導致進口產品變貴
而加稅又會導致市面上的商品變貴
影響是進口產品競爭力變弱,國產品慢慢不再那麼貴了
但加稅又會下壓所有消費
對於出口製造商來說,是一大利多
這一波對於出口為主的製造商,的確是利潤大幅上升的一年


... (刪除, 下篇整理稍微說明)

Earstorm-2 2014-01-29 06:20 AM

一般來說廠商製造出兩大類產品: 終端使用者以及給下一個製造者.

終端使用者的歸屬為消費型經濟, 一旦使用就沒了(或是沒有再利用).

生產給下一個製造者歸屬為製造型經濟, 價值就看怎麼再使用.

安培的政策, 這就不必多說了, 利於賣出但不利於買進.

較高的價格買進後是相對從前較低的價格賣出, 中間損失的是什麼?

這樣說明希望網友可以有更好的了解.

(因為我本身是中間設備商, 也提供材料, 所以對於製造型經濟有感)

megag5 2014-01-29 06:29 AM

引用:
作者JeiJei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要自己看實際情況.

我只知道周圍的人, 包括自己在內原本已經好久都沒買Sony的產品, 最近這一年來都買了不少Sony的東西 (相機, 電視, 手機, PS4... 等等)

決定繼續觀察一下, 可能可以逆向操作.


PS4算是Sony獨占, 沒有替代品. (對車槍球之類的美式遊戲無感,所以Xbox One不算)
可是其他幾個領域,Sony都有很多同質競爭者而且看不出有什麼優勢. :stupefy:

oversky. 2014-01-29 08:07 AM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1-20140128.html

日本「貿易立國」的根基已變得非常脆弱。根據日本財務省1月28日公佈的2013年貿易統計,全年為11萬4745億日元的貿易逆差,連續3年進口大於出口。2013年日元對美元貶值20%以上,原本非常有利於出口,但出口量仍比上一年下降了1.5%。由於日本企業將生產轉移到海外,加上與新興經濟體的產品競爭,出現了出口難以增長的經濟結構。日本想擺脫這種貿易逆差的局面並非易事。

nomad 2014-01-29 11:44 AM

引用:
作者Earstorm-2
一般來說廠商製造出兩大類產品: 終端使用者以及給下一個製造者.
終端使用者的歸屬為消費型經濟, 一旦使用就沒了(或是沒有再利用).
生產給下一個製造者歸屬為製造型經濟, 價值就看怎麼再使用.
安培的政策, 這就不必多說了, 利於賣出但不利於買進.
較高的價格買進後是相對從前較低的價格賣出, 中間損失的是什麼?
這樣說明希望網友可以有更好的了解.
(因為我本身是中間設備商, 也提供材料, 所以對於製造型經濟有感)

其實你說的有牽涉報價貨幣問題了
猜的沒錯的話,因為你是進口到國內,沒有再出口,所以才會有這種問題


用簡化的描述來看看日本企業
出口型企業大多用美元報價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賺同樣的錢(美元)
因為日元貶值20%,所以盈餘換成日元後上升20%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但每樣產品賺的錢(日元)是同樣的
那就有降價空間
當然這是很簡單的說法
不過,這一年來,日本出口型製造企業大量的獲利就是這樣子來的

也有人會被打擊到,那就是進口型企業
這類企業在第一波就會被打到,獲利減少
接下來,這些企業就要開始想辦法轉型,或是開始看看是否要換成國內的供應商
如果幅度太大,進口產品就會被擠出市場

其實可以參考看看
跟日本走上相反道路的大陸
大陸現在大量的出口型製造企業都在外移或是轉作內銷
一堆公司在轉型成技術含量的產業
這條道路日本當年在廣場協議後走過
只是當年日元是一下子大漲,結果死了一大票企業
大陸是控制每年都慢慢上漲,這些企業多了不少時間

blair 2014-01-29 11:49 AM

引用:
作者nomad
其實你說的有牽涉報價貨幣問題了
猜的沒錯的話,因為你是進口到國內,沒有再出口,所以才會有這種問題


用簡化的描述來看看日本企業
出口型企業大多用美元報價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賺同樣的錢(美元)
因為日元貶值20%,所以盈餘換成日元後上升20%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但每樣產品賺的錢(日元)是同樣的
那就有降價空間
當然這是很簡單的說法
不過,這一年來,日本出口型製造企業大量的獲利就是這樣子來的

也有人會被打擊到,那就是進口型企業
這類企業在第一波就會被打到,獲利減少
接下來,這些企業就要開始想辦法轉型,或是開始看看是否要換成國內的供應商
如果幅度太大,進口產品就會被擠出市場

其實可以參考看看
跟日本走上相反道路的大陸
大陸現在大量的出口型製造企業都在外移或是轉作內銷
一堆公司在轉型成技術含量的產業
這條道路日本當年在廣場協議後...

日本的出口型廠商的確受益良多,
甚至因為日本國內end-user由於進口成本大漲也因此將訂單轉回國內供應商,
造成他們國內訂單也增多
但是原本靠出口日本獲利的廠商就會受到打擊了

nomad 2014-01-29 11:55 AM

引用:
作者blair
日本的出口型廠商的確受益良多,
甚至因為日本國內end-user由於進口成本大漲也因此將訂單轉回國內供應商,
造成他們國內訂單也增多
但是原本靠出口日本獲利的廠商就會受到打擊了

最近一陣子台灣主要出口日本的一些廠商已經在叫了
以前日元高漲,日本企業來台找供應商,台灣這些人受惠
風向一轉就不妙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