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出的水冷G-MAX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23529)

kaosc 2013-09-02 06:34 PM

引用:
作者結冰礦泉水
不! (雖然我只買Y牌,但不是為了那商標...)

不過我覺得它(PGO的車)需要有Y牌的外型設計能力...

+1

Yamaha的車子不敢說都很美麗,但起碼都稱得上順眼,
雙陽的車則喜歡用一堆繁複且多餘的線條,
PGO...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外型都走粗曠路線的。
內在不改、只改殼當然不是好事,但都不改殼也很難吸引人的目光。

geminiprince 2013-09-02 06:39 PM

引用:
作者kaosc
+1

Yamaha的車子不敢說都很美麗,但起碼都稱得上順眼,
雙陽的車則喜歡用一堆繁複且多餘的線條,
PGO...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外型都走粗曠路線的。
內在不改、只改殼當然不是好事,但都不改殼也很難吸引人的目光。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兩羊的行銷很廢...

都將配件當主菜推銷... 就像某台車特別強調後視鏡可隨意轉動.. XD :laugh:

albertfeng 2013-09-02 07:01 PM

我也想知道多連桿的好處,這篇寫得很好,感謝PTT原作者的分享.


作者: herejia ()
標題: [淺談] 單槍、雙槍、多連桿
時間: Mon Mar 15 00:52:51 2010

原文:http://www.carbibles.com/suspension_bible_bikes.html
裡的One shock or two? The frothy subject of frappuccino damper oil.

==============================================================================
早期,機車的避震都是兩支分別裝在後輪兩側(雙槍),但是隨著懸吊的演進,雙槍避

震漸漸被中置單槍避震所取代,為什麼呢?原因非常簡單,在雙槍系統裡避震單體通常都

是裝在後輪的兩側,非常靠近後輪軸。這表示隨著懸吊系統的上下擺動,避震器裡的阻尼

活塞行程會幾乎跟搖臂的擺動幅度一樣大,所以在騎過大的路面顛簸時,搖臂甚至會壓縮

到10公分左右,同樣的避震器大約也是壓縮同樣的長度。當重複這樣的動作很多遍後,阻

尼活塞就像榨汁機或奶泡機一樣,激烈的攪拌避震油,讓避震油開始升溫和產生氣泡和泡

沫。這個時候避震油不僅會長的像星冰樂上的泡沫還連阻尼性能都跟他差不多,因此使吸

震能力遠不如平時。這就是常見避震器失效的原因。

所以,現在只使用一支避震器同時將他裝在後輪的前方。儘管搖臂的擺動的幅度一樣

大,但是避震器壓縮的幅度卻大幅減少了。而且從幾何觀點來看,當避震越靠近搖避支點

避震器的壓縮幅度會越小,同時表示避震油越不容易起泡。而最?結果就是演進成多連桿

單槍避震,這組多連桿會更減少避震器的行程,不過在行程裡因為多連桿的關係還是會有

些變化,如在避震行程初期與行程後期會有不同的性能,這讓機車適應路面的能力更優良

,不僅可以如設定較軟的避震舒服的吸收掉小顛簸,還可以同時不犧牲騎山路時的性能。

附加提一下,在介紹 BMW後懸吊的文章裡,monolever和最初版本的paralever雖然是

單避震,但是卻是裝在一側,下鎖點靠近後輪軸。這種設計不僅沒有任何中置單槍避震的

優點,還同時吸收了傳統雙槍避震的缺點。所以在第二版本的 paralever便將避震器位置

移到靠近搖避鎖點,同時把避震器置中。

pcvhaha 2013-09-02 07:06 PM

引用:
作者kaosc
+1

Yamaha的車子不敢說都很美麗,但起碼都稱得上順眼,
雙陽的車則喜歡用一堆繁複且多餘的線條,
PGO...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外型都走粗曠路線的。
內在不改、只改殼當然不是好事,但都不改殼也很難吸引人的目光。


這幾年買過3台主力車種 光陽超5 125 勁戰2代 勁戰3代

光陽超5 125 勁戰2代 勁戰3代

超5 穩定度不佳 改避震改輪胎都沒原廠勁戰穩 橋上風大一吹就有種要倒的感覺

勁戰2代 起步太慢 車身很穩 賣掉 行進橋上風大一吹很穩

勁戰3代 改良2代所有缺點 買來也沒啥想換想升級的意念 真的還不錯 行進橋上風大一吹頗穩 但穩定感沒2代好

艾克萊爾 2013-09-02 07:09 PM

說一台新機車含引擎開發噴掉2億我相信

前同事他也曾在做全地型車得公司做過,就算引擎不是自己開發得也是照樣噴掉數千萬

我們以前做桌上型diy木工機也沒多大台,塑膠射出.鋁合金鑄造模具都是花大錢在灑,幾十付塑膠模具每個都十到數十萬,鑄造模具數十到上百萬都有,開發時程至少都2年左右,十幾個開發人員的薪水.樣機.開模,每個都是在燒大錢(當然出來的東西怎水準又是另一回事了...)

ppoq 2013-09-02 07:15 PM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兩羊的行銷很廢...

都將配件當主菜推銷... 就像某台車特別強調後視鏡可隨意轉動.. XD :laugh:


那是因為z1 跟GR雙槍相比有漲價

雖然後來有補上詳盡的介紹 不過那活塞環變薄(耐用是招牌 你還變薄!?)
能接受的人應該不多

ISDN128K 2013-09-02 07:22 PM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兩羊的行銷很廢...

都將配件當主菜推銷... 就像某台車特別強調後視鏡可隨意轉動.. XD :laugh:

我覺得事情剛好相反吧
就是因為主菜不長進 所以行銷才將配菜大書特書
光陽光是一個 彎道情人系的**** 就讓一堆剛滿18對車還不是很懂的學生
認為要跑山路灣道 就要將RCK 與勁戰 GMAX 列入同等級考慮
瞧 這主菜不長進的兩陽 在台加起來銷售量勇貫三軍 這行銷還能說他不強嗎?

ISDN128K 2013-09-02 07:27 PM

引用:
作者EVO-IV
這台的「中置多連桿避震器」是真正的好物~

相對YAMAHA那台SMAX的右置避震器
簡直是個笑話!沒有多連桿、直接支撐在右邊排骨上方
其實功效跟以前的GY6單避震器支撐在傳動箱上意思一樣!
因為都沒有多連桿來做左右平衡~

中置多連桿避震器 是有一定的好處沒有錯
可是透過你的左右平衡說 就變成七八區效果十足的笑話^^

東東08 2013-09-02 07:38 PM

引用:
作者NEAL

這台車真的很優秀,引擎動力一流,而且平順安靜,完全沒有震動,其他車廠新車常聽的熄火、顧路,那些小毛病自己處理好,真的就是好車一台。

PGO的車還是適合有相當DIY能力的車友啦


地瓜的引擎不錯

用心研發值得肯定

但那外型...沒有Fu...

有夠粗曠

我愛鮑魚 2013-09-02 07:51 PM

上面有人說了,SMAX那根避震實在是巨大得嚇人,避震效能應該不會太差

再說,連BMW大羊都搞側置避震了,側置避震真的比較差嗎?(到底是橫置還是側置...有點混淆...:confused: )

多連桿好歸好,但是成本.空間.保養,都是致命傷啊 :stupef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