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新電腦 A10-6800K 極簡開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4928)
|
---|
|
引用:
也不是 是1+1 相 注意看4pin 旁的過濾電感連–顆mos 都沒. |
引用:
所以HASWELL CPU 內建20相供電? |
引用:
扣除2相電以及2DIMM 的缺點 實際上用料不錯,供電用上耐高温低阻抗的mos.fuse 數量也很多 |
引用:
那是台灣賣得貴而己 像我現在用的這張970/原生SATAIII的版才2200 ![]() |
2個附加檔案
引用:
如是這樣 那為何大部分都4相的起跳 例如技嘉H87m hd3 ,華碩H87m e...等 |
引用:
我說的其中2~3張較便宜,其一就是你說的那張970 pro,台灣約2.4k左右 微星 970A-G43/ATX/U3S6/全固態/前置19Pin U3【紅綠配省100】, $2590 華擎 970 Extreme3 R2.0/ATX/U3S6/全固態【紅綠配省100】, $2790 很明顯選擇性較少(較便宜的) AM3+就是敗在這,主機板上,價格掉超慢,cp值被主機板拉低不少 cpu賣的再便宜,組電腦預算被mb吃掉一部分 加上普遍要另買塔散,怕吵 cp值amd就是敗在這 |
Intel真的已經進入外星科技的行列
Haswell是說實做20組 power cell 理論上最多提供到320相 在晶片面積上面Power Density很高 可能也是這次1150很熱的主因 970 Pro 3 之前台灣也好像賣兩千出頭 之前本來考慮要找1055T+970 Extreme 3 後來弄來弄去 還是把之前的775+P5K-E wifi組起來當二號機了 因為發現3770K效能過剩.. 而且之前比較需要用到高效能 現在比較少 後來又弄了組771組合 花3K多又搞出一台 想說不然等APU用內顯好了 結果GCN不給又加價 真的很悶 AM3已經沒後路 FM2又不知道何時要變FM3 真的是很尷尬的時期 AMD只有跟到AM2就停了 之後都買不下手了 現在所有電腦連同筆電通通被Intel統一啦..連Atom也是.. AMD的零件都放在旁邊納涼了 :flash: 而且看兩家的roadmap這個格局要持續到2015... |
引用:
970 Extreme3有更低的價格喔 前陣子問的 G43也是 應該都很接近Pro3... 而且是路上的價格不是巷仔內的...恩.. 塔散可以沿用舊款 這個是優勢 有些舊款12cm+的塔很便宜 500有找 論主機板的貴真的Intel無人出奇右 一張MB 一萬元是中高階而已 稀鬆平常 ROG大概是要一萬五千 |
想說看看其它家版子做得怎樣
跑去原價屋看,發現精英版開始又出現在零售 上他官網看A85...真的是滿滿的金色... :laugh: --- 970 ![]() --- A85 ![]() --- Z87版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