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油騙人! 外銷才真的虧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6472)
|
---|
台X最早拿到核准執照之前是跟中X買油~~因為沒有自己的碼頭進口原油!!
非得跟中X買不可~~ 更簡單的說~~ 你會賣你家優質的上等油給競爭對手??? 引用:
|
引用:
No, 我指的意思是.....因為台塑的原油相對較便宜 所以他反而賺比較多錢 :confused: , 但污染全留在麥寮 :stupefy: |
引用:
能源稅應該要針對這類的. 但是卻變成對內銷的. :jolin: 終究是鬥不過財團. :tu: |
引用:
不曉得那些埃索美孚有再開採原油的國家 輸出原油是否也有國際規範(應該會有) 但是提煉的好壞,應該是精煉以及蒸餾那些設備的好壞吧~~ 自然的東西雜質很多,要翻酸甜這種說法感覺太誇張 潤滑油來說 中油連10W40是台灣最佳使用的黏度都說得出口了 分明是自己只能生產到二類基礎油,三類的還要跟韓國人買 (個人猜測)同台電,不是啥好東西就對了 |
引用:
在七、八年前本來要把五輕就地升級 後來被當時的老董擋下來 錢拿去跟民間資金搞了個國光石化~然後要廢掉五輕 國光石化變成「純代工」的煉油廠(保證賺) 後來那個老董成立國光石化後~跳槽去國光石化當老董 不過嘛~國光石化要蓋~也被他們自己人擋掉了(攤手 |
引用:
黏度係數確實與天氣有關 台灣低溫確實用不到0W或是5W這種 高溫也離50又有點距離 機油號數真的不是亂加的 |
引用:
因為油的產地不同 所以油的特性有差異 價格也有差異 |
引用:
謝謝 :) 通常要車場認證的 譬如 MB 229.3以上 都是5W/0W開頭的,我印象中ISLAC一些規範也有規定至少最爛要三類+二類混加 而不能全二類精煉,所以2+3基礎油黏度沒意外本來就會是5W 而0W只是為了判斷他有沒有使用到PAO四類基礎油 50結尾通常都是台灣特別版,台灣代理商自己調配、分裝搞出來的 美孚官網並沒有50結尾這種油 只有15W50礦物油 中油會說10W40確實是利潤,就跟所有二手車商都說TOYOTA很好神車一樣 總不會拿財源砸自己的腳,搞得一身腥 |
引用:
台灣進口一部車,跟進口100部車,檢驗費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制度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理,事實上卻是獨厚大型車商的制度。 此制度實施後,賣得不好的平價廠牌都退出台灣了。 此後台灣只剩下賣得很大量的廠牌,與超級貴的廠牌。 ps:歐盟最近與日本的FTA談判,就有談到歐洲車進口日本不再檢驗的問題,可見得各大國越來越重視這些非關稅貿易障礙了。 |
引用:
其實去看單級賽車油的黏度,就可以大概知道在不加黏度增進劑時的基本黏度。 5W20 / 10W30 / 15W40 / 20W50,這幾個黏度應該就沒加黏度增進劑。 看國外機油廠商的建議,如果是賽車使用或是工業使用,基本上都是用上面這幾種黏度,反而比較常見的5W30並不推薦。 而且看ACEA規範,並沒有要求一定要用什麼基礎油,只是要求經過測試後要達成某些數值。(要求基礎油成分有綁標的嫌疑) http://www.acea.be/index.php/files/..._sequences_2008 MB 229.3其實只是基於ACEA A3的規範,再加一些自己的測試而已,MB在歐洲也只能要求汽油車主用ACEA A3的油而已。(229.3/229.5是A3,229.31/229.51是C3)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