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首宗北市都更案「1坪換1坪」,但住戶說不是這樣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0392)
|
|---|
引用:
若是要進步,另一種出資給住戶重建,依原有容積率,市府規劃重建 ..限制幾年內不得轉售 問題沒給財團好處.. 不一定要蓋大樓就是進步... |
引用:
最後就是自己改建..... 這方法比較妥 目前房子也不是不能住人誰會想重建 (老公寓超過50年不是問題,有些住戶也會自己找人修繕) |
引用:
大家就是抱著等建商免費舊換新的心態. 如果有參加過所謂的說明會就知道 :think: 有老先生說他不要住太高.最好是3樓.要面對公園 有年輕人說他希望住大門的開口方位是朝東南.樓層要幾層跟幾層間.... 有人要店面.但不想補價格.原因是我原來就住在一樓. 有人說希望有4房1廳2衛1廚.但明明現在持有的公寓坪數都只能2房1廳1廚1衛了!那隔得出來不跟籠民一樣?! 文林苑事件後.不是新聞有報導說~建商表示[台北要都更.要靠大地震]這種奇怪的話都出現了! :think: 上面有人提到出資給屋主重建? 誰出資?誰擔保? 政府出資?依現行法律.那就會被告圖利特定人 屋主自己整建?維持原容積?! 那不就是要打破現有的法規?除非修法.不然哪個公務人員敢做? 台北國父紀念館對面那棟都更案 光是住戶自己成立的都更.管委會主委都被住戶告! |
引用:
國外的水泥建築平均壽命為60~100年 台灣的建築都還很年輕,只是需要保養而已 |
有些人把個人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搞混了。所謂的容積率限制,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進步,大家對環境和美感的要求更高,所以不再把土地的使用率最高視為最重要的標準,而是希望都市景觀能夠因為容積率和建蔽率的標準提高而變的更好。
對土地(房屋)持有者來說,把土地蓋到滿,樓層盡可能的高,最好像香港一樣全都是蓋滿滿的摩天大樓,土地才能做最有價值的利用。但對社會大眾來說,這樣的建築樣貌,會讓整體的都市景觀變差,人口稠密度也會高到令人不舒服的程度,這是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必然會存在的衝突與矛盾,所以除非立法維護,應該是沒有人會願意自動損失自己的利益來成就全體的都市景觀。 所以所謂的都更,不過就是為了符合人們的自利心理,知道大家都不想因為重建要花錢房子又會變小,所以就降低部分容積率和建蔽率的標準,讓適用都更法的房子可以比單純的打掉重建方式多出一些面積讓建商來賣,讓建商有利可圖,原住戶可以用比較少的代價放棄老舊殘破房舍換新的房子而已。不過看來大家覺得這樣的利益還是遠遠不夠,寧願老房子一直住下去住到不能住為止... 其實如果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資本市場,應該會有不同的建商提供各是不同的優惠條件讓住戶可以比價,無所謂誰吃不吃虧的問題,頂多談不攏拉倒,讓房子一直舊下去罷了。 |
引用:
不是說要靠核電廠出事嗎? 喔!?sorry我搞錯了 :jolin: 那是另一派的說法 |
引用:
核災也不用建了xd 搞不好之後都不能住人 |
引用:
是啊...對於自住來說,變新屋這檔事根本不是最重要的。 實住坪數縮小感受最直接,就覺得沒啥好處,大量圖利建商的事為什麼要做? |
容積率增加之後 土地價值的增值 不用分給原地主嗎 還是就這樣被污掉了?
祖先買錯地方 套牢算自己的 買對地方還要分人家插花 對不對阿? |
引用:
那應該算是費用,不叫被污掉 :jolin: 我不清楚實際容積率。不過假設舊房子的坪數是50坪,單純住戶自己花錢打掉重建,用新的容積率只能蓋成35坪,但是如果是適用都更法,政府還是讓你蓋到50坪,多的15坪就是被出錢出力的建商拿走當成他的費用和利潤,住戶則可以省下重建的費用。如果住戶是一坪換一坪的話,那表示都更的新建築面積要超出既有的建築面積建商才能有利可圖,我很懷疑這種情況要怎樣才能發生,因為這表示新的容積率規定無用,都市景觀只會更為倒退。不過或許台灣的經濟狀況已經糟到大家都不想用新的較高水準容積率了 :think: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