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最後一哩,種花抓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9533)
|
|---|
引用:
當初並不是種花繼承或撿到.而是政府打算把最後一哩要獨立出來 讓所有電信業者共同出資來成立銅纜局.但是民營的業者沒人要出錢養這個賠錢貨 (因為民營的每個手上都有數百億的資金想要自己鋪線最新的光纖線路 結果這幾百億不知花啥花光了.可以確定的是沒有花在鋪設線路上.....................) 結果只好讓種花硬吞了下來.結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最後當某些人高喊民營化自由化的口號以消除寡佔與不公義 吸取人民稅金與時間所建設起來的中華電信. 在政府的刻意低估其資產價值後得出一個頗低的股價. 然後將大半的股權賣給了財團與外資. 人民多年來的稅金所養成的資產就這樣變成財團與外資的資產了. 這10年來台灣每次高喊的很多口號.甚麼自由化 公義 平等 競爭 開放 到最後都証明是有心人士刻意的操弄.而結果都是人民的政府的資產 變成了財團的或相關有力人士的資產............ |
引用:
可以參考這篇, 當年可是人人喊貴沒人買... http://www.im.tv/blog/samurai/1425860 但是二○○○年八月第一次釋股時,卻因為擔心「賤賣國產」,將股價定在一○九元的高價(員工為一○四元),造成乏人問津,釋股失敗。再加上二○○○年後,政黨更迭、股市低迷,中華電信三次釋股都沒有成功。 後來卻真的是賤賣了 二○○二年十二月間,交通部卻在短短十天的時間內,匆匆以二○○○年第一次釋股時一半的價格,五○.三元,以公開協議競價的方式,賣出一三.四七%、六百五十三億元股權,國泰人壽與富邦兩大財團各佔一半。其中富邦集團台哥大的競標,還與交通部招商規定有違(電信業者不符投標資格),標售交易卻仍然有效。 |
引用:
別忘了電信事業是「特許」行業 ... 政策本身才是關鍵, 業者只有配合的份!! :D 無論當年有多少內幕, 政府都難辭其咎!! |
引用:
當初是像垃圾一樣沒人要接的東西,中華最後自己買下來,以當時的時空背景, 應該算不上是佔便宜… 其實最大的問題點是,似乎從一開始,產官學界就一面倒的認為, 電信自由化=價廉物美,電信自由化=價廉物美,電信自由化=價廉物美… 講了幾百遍了之後,社會大眾就都信了這一套,因為大家都這樣講嘛… …結果咧?有沒有價廉?有沒有物美?…都沒有。 之前中華主動說要降,結果還不是被ncc擋下來… (財團:之前躺著賺的好好的,幹嘛要給他降價,不能通過!) ncc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結果不站在一般使用者的立場,反而一直在幫 固網業者"喬事情",現在是發現直接用法律幹掉正常商業行為比較快…orz |
引用:
哪有無條件繼承 最後一哩是跟其他線路一起招標的 一個財團都沒出手 最後強制中華電信拿錢來買 |
引用:
道理很簡單 第四台在區域裡是獨占廠商 固網不管在哪裡都有個中華大敵存在 挖了不一定會回本,因為中華也在挖 想賺錢的老闆,當然用租的划算~你說對不對 :laugh: |
引用:
郊區鄉下才是走上面啊, 市區很多都走下面了。 大多都是附掛在水溝邊下水道裡面之類的, 有寬頻管道的地方可能會去租那來用。 不過看過有些佈線還滿鳥的,水溝跨馬路通道另一個水溝的線路, 就兩邊水溝敲個洞,馬路挖一條細細沒多深的溝放條管子通過去, 感覺哪天其他有人挖個路就準備掛了..... |
引用:
業者配合政策?s大您一定是在說笑話。 :like: |
鋸箭療傷 :unbelief:
財團轄下的髒CC表示: 既然大家(財團)都說中華壟斷最後一哩 又有人罵民***業者不積極佈線 那就把最後一哩的業務切割出來成立新公司,讓財團入主瓜分 然後,中華電跟新公司股本都變小,財團又可以再吃一次 這樣一舉兩得,民***業者就變成有參與最後一哩佈線、又破除種花電獨大的說法 大家說好不好啊 :stupefy: |
以鵝個人看法,固網接近製造業(i.e.頻寬的製造業:flash: ),ISP/ISR比較接近貿易商,貿易商賣的是通路,如果貿易商沒有second source那大概免不了被source予取予求的下場(這就是現在台灣ISP/ISR的困境,the only source愛怎麼賣/想怎麼賣,貿易商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stupefy: ),開放新的固網業者進場正是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沒想到新的製造業業者嫌生財器具太貴了只想做貿易,更有甚者,新的製造業者還以生財器具太貴了為藉口要求公權力介入強制原有的業者提供資源它們才有辦法營運,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就以貿易商為例,您可以想像有貿易商可以以辦公室裡的電腦/電話/傳真等生財器具太貴了為由,要求政府強迫其它業者以"成本價"租給他營運,還是說製造業業者可以說建廠成本太高,要求政府強迫其它業者以"成本價"租給他營運嗎:stupefy: ),如果新的製造業者從頭到尾都只想做貿易商,那政府還不如把他的製造業執照收回去算了----這麼一來那些"貿易商"眼前賺錢的業務(i.e.005/006/007等IDD)也就甭玩了,看到時是誰會緊張:stupefy: :stupefy: ....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