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大學甄試 還有什麼是真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7113)
|
---|
我覺得某些人阿都把筆試列為"死記"、"會背"、"會考試"
簡直是不知道考試是什麼鬼東西 站上的人去考聯考次數比我多的次的應該不多 :jolin: 學習是非常有技巧性 可惜一般學校老師不會教你那些方法 這樣說也不太對 補習班(重考班)教的是全面性的,要你整個融會貫通 學校教的是區段範圍,能在課堂上上完進度就不錯了 兩者的目標跟結果當然會有極大的差別 聯考的英文我怎麼考都是10分左右 沒辦法,我真的看不懂那些選擇題在考三小 每次聽老師在解題我都聽不懂 我現在還記得有一題是在講SARS 我看到選項有outbreak就直接選了 :laugh: 再來講講考試的內容好了 以我多次的經驗,只要是新聞報出來"今年的考題非常有靈活性、很有創意" 那表示題目很簡單 :laugh: 入圍圍場的除了有出題老師,還有一群上一屆的各科前幾名的考生進去 去裡面做什麼???出完題目當然要有人先實驗過啊 不然等到全國考生考完了被幹到爆那不就死人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找中後段的學生也一起入圍去做題目 但我覺得這是必須的程序 以上屁了一堆,是在說考試的內容是要求鑑別度 沒有鑑別度的考試,就跟公務人員考試一樣,錯一題可能就輸別人掰掰 但你跟那些人程度是不相上下 這就是公平所帶來的一翻兩瞪眼阿:laugh: 而鑑別度怎麼來,就在於出題的人怎麼去包裝題目、設計題目 我們都知道聯考考題有一定比例是從歷屆考題裡面選出來再考一次 所以歷屆題庫一定要認真做完,我沒那麼有毅力 我只把陳鐵君老師那本很厚的國文題庫練完而已 而外面工作的筆試也是會有從必考題抽出來的題目 去外面找工作,有筆試的,我是沒去過聯X科那種頂尖的公司 我甚至覺得程式設計師面試寶典、網管人員面試寶典都講得太可怕 你要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弄會裡面的題目,搞不好業界老手也會考得亂七八糟 外面再找新人才不會考那麼難,絕大多數都是著向"你如果有涉獵過,應該知道這些東西" 以上總結,不管是聯考還是外面找工作的筆試,很多都是在考你的想法、思考、邏輯 我是很懶的刻意背東西的人,但為什麼我腦袋還是裝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laugh: 而當一個學生,那些就是你應該記在腦袋的東西 |
自己是第二屆推甄時
用推甄考上大學的~ 自己當初是抱著當砲灰 去玩玩~反正是個機會的想法 根本不覺得會考上 也因此沒啥壓力 沒想到學測時很湊巧的剛好考過第一階段門檻 就進入口試階段 口試前 我念的高中有辦模擬口試 我也很意外的在模擬口試中 表現的好到所有在場老師&同學都認為我是全場表現最好的 搞到每個人都覺得我一定會上 可是我還是覺得我是去送死的@@@ 當初的備審資料我完全自己做 主要是放上以前在學校玩社團玩很大,得了好幾個獎的獎狀 具體敘述我每張獎狀與服務證明背後 做了哪些事 有哪些成果 自己對於這些成果的心得又是什麼 我家沒啥背景 也沒有認識大人物可以幫忙背書 推薦信就完全都找自己的高中老師幫忙寫 不過好笑的是 因為當初在學校表現得不錯 因此老師們搶著幫我寫推薦信XD 最後推甄完還剩一堆寫好的推薦信根本沒送出去XD 自己的經驗是 面試時就完全是臨場反應 不需要緊張 也無需太拘謹 我當初完全是看老師問啥 就不疾不徐的說自己的看法 保持禮貌與風度 不要強辯 也不要把自己弄得像綜藝咖(不過對於某些科系這點倒可能會加分) 我不在乎教授對我的回答是點頭還是搖頭 反正我就是來跟教授們聊天的XD 教授對我有質疑 就微笑 說自己的確沒有考慮過這點 自己未來會再注意 教授對我有肯定 一樣微笑 謝謝教授 說自己還需要再努力 做到更好 就這樣....意外的考上了@@ 十年過去 現在自己在念PHD 常常看到小朋友們的推甄資料 一堆人都寫著自己有XX公司的實習經驗 幫OO公司規劃產品 寒暑假都在國外遊學 或是請老外當家教 一對一學英文 以及學過多少樂器&外國語言 去過多少國家等等 說實話 我不相信一個高三生或大四生有能力幫公司規劃產品 這類經歷在我看來背後都是在家族事業裡堆資歷 以及花錢美化履歷 然而 老師也坦白說 如果現在一個窮學生 沒有上述的任何經歷 跟一個一看就知道很有錢的學生 有這些風光的經歷 他們都很想選有錢的~~ 或許是因為老師們也都認為小孩就是要這樣培養吧? 我不知道 回想十年前 我的高中同學 有人一個月零用錢6萬 有人卻是窮到連公立高中的學費都付不出來 休學跑去打工一年 存夠自己&兩個弟弟的學費才再回來念書 這位很窮的同學 他沒有空去玩社團 連吃飯錢都沒有 一放學就是去打工 不可能出國遊學 也沒有家族企業可以去讓他實習 但是當年 他還能靠聯考考上大學 同樣的事情放到現在 我那位很窮的同學的履歷拿來推甄 我猜根本沒人會看..... 一片的空白 啥了不起的資歷都沒有 只能寫自己家裡很窮 這才是悲哀..... 有時遇到幾位老師很無奈的說 自己在審推甄資料時 看到這樣的學生 很想錄取他 但是提到招生會議時 又被打槍 大概是因為這種學生對學校沒有「錢」力 也不符合所謂的「國際化」吧 無奈...但又能怎樣? 所以我現在都跟親朋好友說 不要擔心你的小孩子成績好不好 你只要努力賺大錢 小朋友就一定有書可以念~ |
引用:
還真是滿悲哀又無奈 :think: :think: :think: |
引用:
因為學校也要向錢看啊! |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大學甄試 還有什麼是真的?.... 錢要一直繳倒是真的...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窮是一回事,培養視野又是另一回事了,資訊時代知識不再被階級壟斷 我很多朋友一放假就全球打卡買名牌....但是這樣的視野能富足什麼? 今天才一個同學很訝異我沒出過國卻知道狗不理包子在天津..... :stupefy: |
從有所謂推甄這種東西
小孩的升學能力 就大概建築在父母的財力上了 我堂姊大約十年前當陽明海運的科長 她的薪水就全部用來付兩個小孩的才藝補習費用了 但對窮人家的小孩而言 大概就只能吃屁了 只有學科成績好 沒有其他才藝 還會被不明事理的人調侃只會死讀書 |
政府應該依對未來政策規劃及需求,當年升學人數等,決定公立大學各系所的種類及招生人數,然後提供大多數的經費給學校。由於經費是由納稅人所支應,所以應該提供單純公平的入學機會,也就是聯考。
至於私立大學,政府應減少補助,同時也放寬對私立大學的管理,例如不干涉其招生人數,招生方式、學費等。但當然有些但書,例如招生人數要受師生比等限制,招生時需把未來四年學費列出等。 |
引用:
同意+1000000 |
引用:
這有沒有說錯? 聯考什麼時候害國家失去競爭力,一直到2001末代聯考之前,都是台灣競爭力直直往上的日子說… 反而這十年,越來越慘嚕…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2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