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TDKR 黑暗騎士再起 - 貓女造型公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8027)
|
---|
引用:
有的人就是要沒事酸一下成功人士來表現自己的清高啊... |
不過電影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了 :like:
|
先前Brian Singer也是呼聲很高
大家質疑為何不執導X3而跑去執導超人再起 結果還是跌個狗吃屎 賣座和評價都不是很好 事實證明同一個導演不一定能討好每一次的影迷 諾蘭壓力想必很大 :jolin: |
引用:
的確 從第一二集間隔三年 第二三集卻間隔四年來看 諾蘭多花了一年來構思 應該也是覺得第二集的成就很難超越 |
嗯...
引用:
我覺得你某些看法是錯誤的. 亨利·福特說過句名言: If I'd asked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a faster horse". 也就是如果他刻意的去迎合客戶的口味. 那就不會有車, 會有更快的馬. 電影目前來說也是如此. 觀眾漸漸的不太想用腦去看片, 而好萊屋也在以賺錢為前提下, 將影片導向於這種市場. 但是像諾蘭或是Brian Singer, 或是其他任何"相信自己"的導演. 會盡可能的在這兩端取得平衡點. 拍片不是只是為了要賣而已. 他們對影片的熱血, 自我肯定, 與期許. 並不會完全的將他們導向到一個只會出賣自己的地步. 而之所以諾蘭與很多導演依舊會嘗試著去拍"要花腦子看的電影". 不是單就是爆米花電影. 他們的壓力是在於"如何的超越自己", 同時的對觀眾負責, 更同時的也為電影公司帶來可觀的票房收入. 他們所塑造的是在極端的專業領域下如何位觀眾帶來嶄新的一面. 不是單就迎合觀眾口味爾爾. 也就是為什麼國外有這麼多在經年累月下所塑造出來的一個"品牌". 做個迎合觀眾口味的東西不是那麼難的. 但當個引導與創造(新)口味先驅, 絕對是不簡單的. |
會誘拐蝙蝠俠瞌藥不藥床上露2點ㄇ :laugh: :D
|
票房兩億很高了.............................
|
引用:
我肯定您的看法 問題是電影公司不見得這樣想 好萊塢商業主流玩的是很現實的遊戲 看現在電影公司成本加碼一年比一年猛 超人再起動了保守估計2.7億美金的成本 終究不會是要拿來給導演做實驗的 如果不是評估他賺得回來 給個一億也是一部電影 只是最後觀眾的口味很難抓 的確 諾蘭相信自己 有自信真的是好的 然而票房壓力背在身上可不像讀書 說我多讀一點就會考好一點 回歸到現實的基本面 諾蘭走的風格是風險很大的 在黑暗騎士是贏了票房也贏了評價 但往下走即使隨著這樣的調性 觀眾也不一定每次都買帳 因為觀眾口味終究很難捉摸 (捉得到的話就沒慘賠這一回事) 現在電影公司押的是前一集打鐵趁熱 諾蘭目前次於詹姆斯柯麥隆的票房之王 至於諾蘭到底導得好不好 那給觀眾去捧去愛 電影公司不會想在這上面傷腦筋太多 畢竟過去相信某某導演的能力而吃到癟的例子不是沒有 引用:
其實應該這樣說 在舊蝙蝠俠時代(Tim Burton)賣個兩億 (記得第六感生死戀嗎?紅到擠爆戲院,他大概就是北美營收"兩億") 那真的是大新聞 問題是現在票價和成本高漲時代 兩億真的不多 以前5000萬就可號稱大製作 現在隨便一部大製作都上億美金成本 如果蝙蝠俠票房兩億在他們眼中是合理的 他們不會把成本拉到1.5億 因為"蝙蝠俠"這個品牌不只值兩億而已 Tim Burton蝙蝠俠二十年前上映也有兩億五 怎二十年後退到兩億會滿足? 所謂賣座兩億算多 其實泛指一些小成本的劇情片 因為有些兩三千萬成本就可搞定 而這些成本裡面不乏被一線明星拿走一半 這種類型的衝破兩億就真的讓電影公司覺得花錢給明星拿走一半有價值 我們去分析所謂的兩億電影 以1985年"回到未來"1989年"聖戰奇兵"1991年"魔鬼終結者" 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然後再以 2005年"婚禮終結者"2008年"全民超人"2011年"玩命關頭5" 給你的感覺又是什麼? 這東西牽扯到物價膨脹的複雜原因 因此現代高成本電影只突破兩億真的會讓電影公司捏把冷汗 所以你說現代電影"蝙蝠俠"只值兩億嗎? 這樣就有點太看扁他了 |
引用:
坦白說,我根本不想和這樣的人打筆仗,因為他根本沒看懂DKN,一個沒看懂的人還要和他爭辯,這和對牛彈琴無異。 他只是來看電影的,不是來了解諾蘭片中的BATMAN究竟發生什麼事。他只想看大場面、大爆破、大明星,而沒有深入了解諾蘭版中的布魯斯究竟遇上了什麼樣的打擊,還會願意力挺高譚市。 簡單的說,他只是路過來看戲的,在他的世界裡,沒有愛,也不懂愛。 |
引用:
關於這點有很大的改變 因為國際票房在影片收益比越來越高(美國本土本身的票房市場其實是負成長的) 所以越來越多關於國際票房的分析了。 關於超人再起 犯了一個很基本的錯誤 全世界主要的觀影人口都落在13-25這個Gap 超人再起利用Christopher Reeve的第一二集來做角色的塑造,卻忽略了很多人其實是沒有完整看過Reeve版本的超人的。 對於演員也會很吃虧... 回題..... 我真的很害怕神奇溫泉的出現阿...... :jolin: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