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中國大陸國家超級電腦天河一號用上2560張ATI HD4870X2+Xeon E5540 / E5450 各 3072 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4162)
|
---|
引用:
ATOM才剛出來沒多久 系統晶片是個問題 等下一代整合北橋後 對於整體每瓦效能才算OK 到時候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當然INTEL也有再發展ATOM的叢集電腦 http://news.techworld.com/green-it/...hips-and-flash/ |
引用:
其一 超級電腦看的是效能 高耗能這個問題好說 不是很重要的Concern 其二 會用這麼多張卡 表示裡面有一定的程度的卡將會做Fail Over 甚至Hot Stand-by 故而故障率高對系統的影響不會太高 引用:
超級電腦從晶片組到OS全部都是量身打造 這麼多張卡當然不會是普通的Driver來跑 不能用一般的PC角度來衡量 而且主要用途是分散式運算 能不能Crossfire不是重點 |
看完整個討論串。
發現很多人離題質疑ATi,猛推Nvidia。 既然對岸的工程師能用Xeon+4870X2建構超級電腦,代表這樣的組合是OK的,運算級別也進入前五大。 那些工程師與科學家當然比我們清楚ATi的優勢所在。 如果NV的顯示卡能在相同的成本下達到更高的運算能力,怎麼可能不選NV。 另外那個說4870X2故障率有50%的,你只是為支持NV而反ATi。 本質跟支持PS3的GK差不多。 |
ps3都能拿來聯結作為超級電腦運用了,用一般消費用卡來作這類的嘗試也不算大事,而且這類設計多半是熱插拔的設計,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可靠度跟損管容許能力的
|
引用:
前面有提到, 基於撰寫程式的限制, 一支F@H程式要涵蓋A卡 2/3/4/5系列通用, 自然有限制, 前文也說明A卡的能力尚未能全部發揮. 不過A卡從前年輸n卡兩三倍(完全打趴), 到今年可能 只差個兩階(A高檔還可贏n中階) 已見該專案主持團隊有在持續努力創造參與運算的平衡性. 然而同為BOINC平台下的專案, 同樣可以使用A卡的SETI, 產分力卻也照狂輸給Milkyway, 個人認為這不是健康的狀態, 專案主持人若只創造有利於特定運算器的專案內容, 吸引參與者 只往最高給分的專案去衝, 就失去原先參與分散式運算的本意, 吸引很多其他專案參與者 單純的變成score hunter, 雖然覺得憂心, 但說穿了我也管不著就是了. 期望Milkyway與BOINC都能注意到, 如果A卡的特色能被發揮, 那很好, 是否能分享給其他 專案雨露均霑, 不是光自己跑得快? 如果未來在opencl下能穩定執行又勝過GT300, 個人也 樂觀其成, 我換跑A卡還肯定比換Fermi省錢. |
引用:
"同樣可以使用A卡的SETI" 在下記得seti@home是不支援ATI的卡的,閣下應該是指F@H吧........ 如果在下誤會了, 向您說聲對不起....... |
關於天河一號的後續新聞
http://server.51cto.com/News-160358.htm
裡面廢話很多 所以直接抓重點... "...但是当研究人员运行标准的LINPACK基准测试程序时,他们发现其运行效率为46.7%,SCMP.com这样报道。在其运行全部处理能力时,可以达到的速度为每秒1206万亿次,实际的处理能力为563.1万亿次。 根据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网站Top500.org的说法,这表明天河是世界上最为低效的。 IBM公司的被称为“走鹃”(Roadrunner)的世界上最快计算机,可以在74.8%的有效水平上达到每秒1105万亿次的运算,而德国的JUGENE超级计算机可以到达82.3%。 “天河一号的不良表现说明中国已经落后很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副主任孙功星说,“你不能把上百万的处理器放在一个盒子里就说这是最大的。”..." 雖然底下馬上有下列宣示 "——低能耗。能耗是每瓦电创造的计算效能,“天河一号”目前能效为每瓦4.3亿次运算,与2009年6月公布的Top500(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名第一的美国“走鹃”(Roadrunner)相当。参照2009年6月公布的Green500(全球绿色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名,“天河一号”可以位居第5。" 不過這個數字是以峰值來抓出來的 以Linpack的表現來看 天河一號說好聽是潛力十足 不好聽就是距離世界一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不知道這個跟RV770素來以難以發揮其硬體性能而聞名有關 |
引用:
小弟倒覺得未必,Atom目前雖然效能很差但除了架構翻新外還有用上了不少Intel對於CPU未來的實驗概念 就跟之前讓Intel翻身的Merom是從低效的Pentium M來的一樣 Atom架構成功的話說不定將來Nehalem反而跟Netbrust一樣是一條歧路:ase |
引用:
可是Pentium M一開始就不是低效能的CPU ![]() 而且Atom的構造還在用奔騰一代的技術 = = (in order) |
引用:
不過in order不是比較省電晶體嗎?這樣會不會比較有利多核心的量產?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