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放棄漁塭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63837)
 | 
|---|
| 
 工作辛苦 與 合法合理是兩回事~ 我可以體諒你們的辛苦,但是我更愛我的家園。 我從事醫療工作,日夜值班,薪水OK而已。很多人在罵醫生,批評醫德,我只能盡我的力量多關心、多花時間在的我的病人,我認為我對社會沒有危害。 如果有人批評我的工作,我問心無愧。 抽地下水的人,你也問心無愧嗎? | 
| 
 地層下陷嚴重 雲林縣首見陸沈封路 更新日期:2009/03/28 04:09 自由時報 〔記者陳燦坤/雲林報導〕雲林縣出現第一條因陸地下沈而封閉的產業道路,屬於下湖口濕地的該條道路係漁民作業經常往來的通道,二十年前颱風過後,浮出水面的次數日益減少,鄉公所憂心如果國土復育計畫未能貫徹,屆時可能會有更多的濱海道路被迫封閉。 根據水利署調查,民國六十多年起,台灣沿海地區因養殖業興盛,漁民抽取地下水與海水混合後養殖鰻魚、烏魚等,造成地層下陷嚴重,最新的調查顯示,沿海地區下陷高達三公尺、幾乎是一層樓的高度。 當地居民吳文昌表示,下湖口濕地過去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農田,民國七十八年颱風過後,大片積水無法消退,形成目前所見的濕地,濕地中有條寬約一點五公尺的產業道路,是漁民作業往返必經之途,鄉公所還曾鋪上柏油墊高。 初期偶有漲潮淹沒道路,鄉公所在入口設立一個告示牌提醒駕駛人留意水位,之後路面積水時間、次數日益增加,慢慢變成道路大半天都在水面下,最近一、兩年,幾乎看不到路面浮出。 由於水位已經漫過路面,鄉公所為了防範入夜後外來釣客不明就裡往濕地行駛而拋錨,日前施工築起了矮牆以防萬一,該條產業道路也成為雲林縣第一條因陸沈而封閉的道路。 林邊與茄冬鄉,地層下陷更深~!!!!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5072723.shtml 死守魚塭3天 保住300萬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嘉義縣報導】 2009.08.12 04:49 am 莫拉克颱風襲台以來,嘉義縣養殖業者林振彬擔心價值六百萬元的鰻魚被大雨沖走,連續三天守著魚塭寸步不離;三天吃了六包泡麵,雖然鰻魚遭沖走一半,但總算保住「三百萬元」。 昨天災害情勢緩和,離開魚塭工寮的他說:「我每吃一包泡麵就少損失五十萬元,非常划算。」 不過,林振彬堅決護鰻的行為,讓救難人員捏了把冷汗,擔心萬一發生意外,得不償失就不好了,一切還是以生命為要。 林振彬在布袋鎮貴舍里放養廿萬尾小鰻魚,父親節中午發現風強雨大,擔心這些幼鰻被大雨沖走,便告訴家人他要去魚塭巡視。 他住進魚塭工寮後,大風大雨從未間斷,附近道路水位急速上升,但他擔心價值六百萬元的鰻魚可能因魚塭護堤潰決而流失,堅持守住魚塭不退。雖然家人擔心他安危,妻子、女兒、兒子、媳婦及女婿輪番打電話勸他回家,但他就是不肯走,要與幼鰻共抗颱風。 八月九日,魚塭工寮進水深逾一公尺。林振彬說,這三天他幾乎沒闔過眼,聽到雨聲就跑到塭邊查看,發現塭堤漏水,馬上搬泥土堵水,避免破洞擴大造成潰堤。他說,有一次魚塭破了大洞,當時風雨很強,他修補時差點被強風吹進魚塭,「真的是用生命在保護魚塭!」 | 
| 
 以前那個年代..說什麼超抽地下水會怎樣 請問誰會信?事實沒擺在眼前,地層也沒下陷 誰會信說將來會造成怎樣的災害 我相信地下水不是不可以抽 多寡問的問.. 抽的越多死的越快,我指的是大自然的破壞 在上面幾篇有些人講話口氣真的是差的可以 我喜歡抽地下水嗎?我贊成抽地下水嗎 事實上我根本沒抽過! 那些都是父執輩以前做事的方法 再說我們那一帶是還好..整個台灣最嚴重的就是屏東地區吧 以前種的因..現在就嚐到果 地下水也是..山上濫墾也是 環境的大變化會讓大家知道大自然也會反撲的 不要在那邊笑人家或是責罵人家說以前有爽到,現在嚐到苦果是剛好該死而已 這樣是很不道德的吧!有本事的話請這些仁兄可以到這些受災戶的家裡直接講給他們聽啊 順便灌輸觀念也行! 在這邊吵也無益..看不太下去 做人講話別太苛刻吧..畢竟大家無怨無仇的 不認同的話可以緩和點,又不是上來開幹的 看了就讓人搖頭 | 
| 
 引用: 
 問題是現在有法可管嗎? 不必體諒我們的辛苦,因為我沒從事漁業工作,我只是個在漁村長大的小孩,幫撫養我長大的職業出一個聲音... 試量的抽地下水並無害,有害的是人民的無知+政府的不所為... 你我都處在服務業,你我都認為我們對社會沒有危害... 那身在生產業的人們,不就全都是害蟲? 農藥努力噴,井水用力抽,樹木用力筏,資源努力挖... 一個產業的進步,是要有一套好的管理,才有永續發長的空間... 最後...別忘本... | 
| 
 引用: 
 吃果子砍樹頭 在這塊土地上成長長大 所做所為卻是害這塊土地沉入海底........ 別忘本.....太諷刺....... | 
| 
 抽跟不抽  其實都對!! 阿人家養了幾十年了~ 不養 是叫那邊的人去哪邊討活! 不抽 也是對的 至少地層下陷嚴重是事實!! 最後 就讓 大自然來決定一切!! 現在淹三樓高 在十年 可能淹了六樓高了!! 最後 變成 不下雨 也會變成池塘!! 這時候 政府不撤離 當地的也會自己搬走... 然後那邊就變成一個大池塘.. 可以盡情養了!! 最後 決定結果的 還是大自然!!! | 
| 
 引用: 
 所以,我們是不是要幫這些產業找點出路? 這並不會太諷刺,這很現實的問題... | 
| 
 引用: 
 相信我,全面開放魚類進口 不要用關稅去保護 有很多漁民都會改業 因為外國的更便宜 汔車業用高關稅來保護 是不是開國產車的駕駛人還要感謝這些國產車廠的辛苦? 到底是誰養誰? 明明用關稅和一些方法來保護國內的產業 我不反對有些產業要保護 但怎麼有些人的言論變成好像是靠這些產業來養國內民眾? | 
| 
 引用: 
 相信您知道,台灣早以加入WTO,在這之前早就已經吵過架了... 現在,在體制下,台灣為什麼還會有漁塭...因為台灣的魚太便宜了。 加入WTO後,反而使魚變貴(養殖魚) 您可以直接點名我沒關係, 我只是覺得,是不是要幫這些撫養我們長大的產業找點出路? 因為我們讀過書,因為我們受過教育,以前所沒有的所不知道的,可以由我們這一代開始救... 這並不會太諷刺,這很現實的問題... 因為技術的提升,品種的改良,我家鄉這邊很早前就可以不完全依靠地下水養殖了(海水再生技術,但還是得靠點淡水調溫),老爸泰國的友人還親自來台取經... 有沒有更好的技術?! 當然有,看看先進國家的作法就知道,...但漁民能有所為嗎? 很少...因為他們沒讀過書,養殖的方法只能用口傳的方式傳授...這時誰能幫他們呢?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