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治水無效,計畫錯誤?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63827)
|
|---|
引用:
第一點,下雨大不比風強,雨再大淹水也要一段時間,可能幾小時,快也要幾分 但是強烈陣風就跟地震一樣,瞬間就有感覺,讓人湧起逃生念頭 記得意外發生之前,動物最先有感覺,但是因為淹水而起的災害,卻是動物跟人一樣受害 所以居民會想著再撐一下,就再看情形就發生了,又不像是美國內陸常發生龍捲風,所以不少美國人會蓋地窖,如果受災者這次早知道就預防設施了 偏偏很多電視台,颱風之前是狂撥水庫缺水,來颱風解旱,讓大家似乎忘記在台灣除了地震恐怖外,颱風也是很恐怖的,事實上颱風要來之前早有預兆,颱風來之前,有幾天是不是溫度越來越高 新竹還達到39.6度這樣溫度<-不尋常事情發生之前基本上都有現象,只是很少人會去注意吧 |
引用:
我們沒有因天災提前臨時強制撤離民眾的法源依據 因此地方政府也沒有法令去支持他們調派警消甚至是軍隊來做強制撤離的行為 一切都只能靠通知當地鄰里長並施以道德勸說來做柔性勸離 |
引用:
另外就是,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 颱風雖然傷害大,但不是每個颱風都這樣, 如果之後來了幾次虛張聲勢的颱風,大家又會開始鬆懈~ 地震火災也是如此.........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一遇到地震就緊急找掩護吧 :rolleyes: 更別提一進公共場所就注意逃生路線跟消防設備了..... |
引用:
幾罷葷!本日台肯! :shy: |
引用:
說得也是,如果每個人都有事先預防的觀念和習慣 就可以減少一些悲劇的發生了 話說地震來的時候,我也不會馬上找掩護.....只會先把門打開 :ase 至於到公共場所,則一定先看樓層圖找逃生路線跟設備,以前工作養成的習慣 :agree: |
引用:
這個放水路主要是在"保護"東京 雨如果都下在東京市內的話,這個確實沒有太大的功用 這個放水路主要是把大落古利根川、倉松川、中川的過多水量 引到江戶川排到東京灣,避免這幾條河川暴漲造成附近的居民的損害 其實這範圍真的不大,有心可以到google map一下 水路的位置大概是在琦玉縣春日部市上金崎地(西>東)到小𡡤地 如果要把東京市內大雨淹水跟這放水路扯上關係,倒是有點牽強 |
引用:
就算這個放水路對東京市內排洪助益不大 東京可是還有環狀七號線地下調節池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23.html http://www.metro.tokyo.jp/INET/OSHI...08/20f8j201.htm 我的重點是東京有這麼好的排水防洪系統 面對1小時100mm以上雨量的暴雨還是淹水 面對全球氣候異常,人對大自然還是要更謙卑點 1小時100mm以上雨量多可怕 台灣降雨紀錄(最大時雨量)(就是一個小時當中的降雨量) 敏督利颱風167公厘 桃芝颱風147公厘 納莉颱風 基隆五堵地區曾出現一小時120公釐的雨量;嘉義則出現144公釐的雨量 賀伯颱風112公厘 六九水災107公厘 |
面對大自然的力量真的要謙卑
八年前汐止風災淹水小弟住那邊 這次屏東風災小弟也在當地 遇到這種大雨真的不是什麼防洪系統能cover過去的 汐止連續下了一天一夜,排水系統根本負荷不了 小弟當時住三樓,陽台兩個排水孔還來不及排 照樣淹進房間,汐止的錯誤在於河川行水區被蓋房子了,堤防加高 市區內就只能靠抽水機把水排到基隆河 但是那種一小時100mm以上的雨量怎麼排?? 或許你會說整治排水系統,下豪雨時河面高度堤防邊道路起算三層樓高 不相信嘛??有興趣者請到新台五路百福車站那邊去看 2001年風災河面高度離堤頂約5M~不用抽水機要如何排水? 再說這次屏東風災,不說林邊佳冬,小弟所在鄉鎮30多年未曾淹水 典型農業鄉鎮,鄉間交錯大量灌溉溝渠,下了兩天三夜豪雨後道路均積水 溝渠跟農田不用說一定在水裡, :cry: 遇上這種真的是人沒辦法對抗的,至於佳冬林邊淹水主因是因為地層下陷 地面都低於海平面了,又遇到滿潮,河川宣洩不及,只能全部泡在水中 :jolin: 以上均是小弟親身經歷!!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