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又見沒公德駕駛人奪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7170)
|
|---|
更多開車者...
沒有在轉彎30M前先打方向燈... 沒有在轉彎前就提前切到最外車道... 這兩種情況,根本會讓後方機車騎士無法提前準備切到左邊車道超車。 那只剩兩種選擇:停車或從右方加速超車...還不是被迫的。 :think: |
引用:
我也有類似的狀況,不過比你更扯 17年前,我騎著豪爽135在承德路北往南 在慢車道準備右轉長安西路(綠燈狀態持續中) 突然 距離路口15-20公尺的第二外車道的計程車右後車門打開 瞬間 機車頭卡在右後車門,我則小飛出去,膝蓋、頭部著地 (還好從專科會騎車就帶全罩式安全帽,導致現在都快有地中海了) 等我起身 看見車上女乘客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衝進第一銀行所在的六和大樓 :tu: 計程車司機下來檢視汽車車體,發現右後車門變型無法關閉 我的前大燈玻璃破裂、前叉輕微變型,尚可騎乘 當時真滴撞呆 計程車司機自嘆倒楣就開車離去 而我卻還沒來的及向索取賠償 想想,在人生旅途3個機車倒地造成的傷害 有2個是計程車引起的 對小黃真是 :think: :stupefy: :tu: |
引用:
現在對3種車會保持距離──公車、砂石車、計程車。 其中公車有一定的路線,基本上都是靠站才停; 砂石車通常在外環道路行駛,較少出現在市區。 只有計程車,尤其那些搶生意、搶客人的, 真的是不定時炸彈!! 隨便插、任意停;想切就切、想衝就衝, 管他周遭車況如何,馬路就像是他家開的一樣,他最大! 這樣的小黃,才是真正的公路殺手••• |
不想筆戰
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有一位親戚也是被左邊開車門的白目害到輕微腦震盪 現在在求償當中... 不過我剛剛一路看下來 發現不是機車指責汽車 就是汽車罵機車 恩... 我突然想到... 不管你開汽車或機車 一定都有機會變成行人... 有多少駕駛尊重過行人呢? 當然... 有多少行人尊重過自己的用路權呢? 很有趣... 我常在我家附近的人行道上走路時 被後面的機車"叭"過... 基本上我還是慢慢走... 因為那是"人行道" 哀~ 如果有闖過紅燈、騎機車上人行道、穿越馬路的... 就別再指責別人不對 先糾正自己吧... :flash: |
引用:
X的 今天下班回家的時候 碰到白目的計程車 我直線前進,他也直線前進 因為下雨,我還給他放慢速度了 確定他要直走了,我也就跟著加速了 結果計程車居然他媽的給我直接右轉不打方向燈 就差那不到五十公分不到的距離 還好是沒A到 真的是白目到極點 當下很想給他踹車後逃逸 |
引用:
算了吧,從後視鏡可以看出對方明明在右後方十來米遠,我一打方向燈外加減速,因為減速距離 會拉短,照你說的要白目減速等我過去?我是不敢指望啦,能改從左邊超過去就好了. 偏偏這種白目,看不見方向燈在閃至少也看見前面車子減速靠右了吧?居然還要跟著偏右去鑽 那個小空間,這根本是一種愛鑽成習改不了了. :jolin: 前幾天我在路邊打左轉燈要迴轉,後面一個有點歲數的遠遠騎過來,我想等他過去再迴轉,結果 他從我右邊過去了,有年紀的就是不一樣,就是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
引用:
我今天也是被一台白目小客車嚇死 .... 突然從左側切到我前面右轉走掉,車屁股差點就擦撞到我 :tu: :tu: :tu: 天雨路滑,拼命急煞的結果是車身劇烈抖動,還以為要摔車了 >_< 幸好有穩住。 當下直接的反應是破口大罵,然後 .................. 啊~~ 就乖乖回家呀 :jolin: 幾年前的我可能就狂追上去丟大鎖了 :tu: :tu: :tu: |
感嘆這社會病了嗎?
喇叭是拿來用的不是裝飾用的,有危險就該按下去警告對方 在路上常到到沒公德危險駕駛,但決大多數人都不按喇叭去警告對方反而是忍氣吞聲的閃過 (我進台北市機車喇叭幾乎是天天會按到) 被撞出事前有按喇叭警告,也許有路人注意到可以幫忙作證, 沒按喇叭被撞沒人看到,有時變成雙方自由心證判對錯 |
:flash: 計程車還真是.................. :nonono:
|
哪個台灣人駕駛有公德心?
這種事情天天發生﹐這個男的也只是剛好雖小碰到那個人撞到死。在台灣車禍大多數都是兩邊有錯。這個婦人應該是超速了才會撞到可以飛出去用頭降落。而且車子沒事停下來就該知道可能會開門﹐也不會閃﹐應該是屬於沒資格在台灣開車的人。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