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 大條了 G92 和 G94 晶片也有問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0235)
|
---|
引用:
為了享受遊戲,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這是值得的 前提是,遊戲優先! 哪天突然沒一款想玩的遊戲,買卡也沒什麼意義了 |
引用:
我的creative GEFORCE 256現在還在服役耶...XD 日子算一算...好可怕啊...XD |
引用:
耕宇的 Savage 4 GT 還在 Server 上使用..... :D 要更老的還有喔....... :D |
引用:
所以我們必須接受瑕疵品反正要淘汰....這論點有點難以接受 |
引用:
之前用五年沒問題,今天才開始爆問題出來,直覺想到會不會是ROHS的問題 :confused: 因為ROHS需要加熱到更高溫度?加熱需要更多時間? |
引用:
為了護航自己支持廠商所講出這麼不負責的話,真令人反感 :think: |
引用:
RoHS通常是用到250度左右約10幾秒吧(好像是這樣),機殼內要到達這種溫度通常要不流通的空氣才有辦法,不過真正要到達這種溫度時,機殼內的東西應該是早就壞光了。 個人猜測是BGA區部份thermal via plugged且人工沒有檢出,在reflos製程沒有這種情形(時間短)。在家用機長期使用下產生的廢熱不斷的累積,但設計的thermal via有些數量已經plugged住了所以長時間下來造成點膠疲乏,ic腳接面沒有支撐的力量,熱空氣不斷的往上推造成ic跳腳???? |
引用:
目前容易出問題的是筆電方面, 筆電一般不是用三年就換吧 :think: 用三年以上的人很多呀!! 在桌上平台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在玩遊戲, 而玩遊戲的人也未必三年內一定換顯卡, 拿自身的世界看大眾,可能會出現偏頗的觀點。 |
[QUOTE=okana]想請教一下
1.c系列是指8x系列 g是指9x系列嗎 2.amd說他們用的是低融點的材料和nv不同 那問題是出在銲接後的殘留應力嗎 3.若有機械外力介入那就是振動產生的原因 當然如果事實發展如此 nv還無法釐清真正原因 那目前的做法就比較合理了 機械的問題是比較難搞QUOTE] C系列不是GPU..運用在NB架構上.. 一直咬住low Tg點其實我絕得不算太有意義.. 因為就算Tg低..只要其他複合環境影響夠強夠久..還是會有問題..因為目前看來不是材料"缺陷"的問題.. 振動剛好是我的主要專長(Phd就看他了..Orz..)..目前看來也不像.. |
引用:
我的意思是說RoHS照成材質提前劣化,而不是說整個機殼內的溫度達到那種溫度啦,誤會誤會 :as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