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為什麼台灣始終沒辦法像美國、日本那樣的富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70754)
|
---|
冰島也很神奇,人口才幾十萬,面積是台灣的快三倍,一個冰天雪地的地方,人均所得竟然這麼高。
|
美國是講法律的
不像台灣是講什麼天地君親師,喜歡在虛無的仁義道德上打轉 卻只會說又沒實際作為 儒家教育和醬缸文化也有點關係 台灣的教育只問考試會不會考,沒有讓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 愛因斯坦如果生在台灣可能只能去讀放牛班或啟智班 可能一輩子被看不起 更別指望他是什麼科學家了 台灣只管你考試好不好,其他的天賦沒人想去管你 不會唸書人生幾乎就完蛋了 |
引用:
還好吧...我覺得比起日本可能好一點。 感覺日本更沒選擇(可能是日劇給我的印象) 不是啥繼承家業=.=(明明只有破爛魚攤)要不然就是一路升學 到大公司找事幹→終老... 不過我很懷疑快沒石油的時候,大家不會團結起來搶美國的嗎? 這跟倚天劍屠龍刀沒兩樣....天下都在搶,通常搶到的也沒啥好下場。 :laugh: |
這個問題很簡單。
因為臺灣人(我很想說中國人,又怕被射十字飛鏢)總是會用放大鏡,顯微鏡去看別人的缺點,你看人家也貪污、人家也自殺、人家也如何如何…於是就心安理得地忽視自己的缺點,不需要去改進了。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什麼時候能不吝讚美、認同別人的優點,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夠保有繼續不斷向上發展的動力,與時俱進,才不會慢慢地落伍,甚至於被淘汰… |
我的親戚在美國已經住了二十幾年了,說真的,你要他們再重新選一次他們會選擇留在台
灣,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如媒體所報導的那麼不堪,雖然景氣真的很不好,但是大家還是很努 力的工作;現在美國的景氣也不會說好到哪裡去,一堆工業外一到大陸、印度......,其 實,他們也是很擔憂的,通用公司高階主管一直在想辦法砍人(我親戚說的),大家工作也 都超怕出毛病的,深怕下一個就會砍到自己,以上是我親戚回國後的感想,雖然他還是很想 我們這一代去美國求學...@#!@$。總之,別嫌了,努力創造自己的價值,也帶動別人創造 自身價值才是現在最該做的事情吧。 |
引用:
再加一句:只會念死書,人生也是完蛋! 每件事的背後,都一定有某些規律性。 學校的考試制度,使我們太要求自已只記得結論,不懷疑專家(課本)。 使得多數多數人對科學沒有一個正確觀,也就是會對事物存有懷疑性。 就跟你認為某個東西為什麼那麼貴一樣, 原因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我想推薦二個人的自傳書,沃茲尼克&費曼 沃茲尼克是蘋果一號的發明者,也有最典型的工程師個性。 費曼是理論物理的教授,在物理的量子力學上有很大貢獻。 而他們的共同特質都是具有"什麼叫科學精神",以及"最pure的科學家"。 我認真了 :stupefy: |
這不僅僅是台灣, 泛亞州區都有這種傾向. 與其說是教育, 不如說是整個社會文化, 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其實在台灣, 即便不會唸書也是很有出路的(搞不好比會唸書更有賺頭). 有問題的是這個社會的錯誤價值觀不認同"不會讀書->也有出路". 引用:
|
二戰結束超過50年.
除了傳統強權國家地區(白人國家 & 日本). 國民所得能超過2萬美金的. 只有 石油輸出國. 香港 新加坡. 這和什麼民族性 社會風氣一點關係都沒有. 純粹就是國家發展的歷史因素. |
引用:
基礎科學的落後是一部份原因,但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西方或日本在工業化、現代化的時間都比其他亞洲國家早了許多。 很多基礎工業技術絕對不是30∼50年能夠趕上的,例如金屬精密加工來說,很多精密車床德日兩國根本就不願意把好的東西賣給你,就算你從其他管道拿到機器來車這些東西,但是銑頭磨損了、機台故障了,人家根本不會幫你修,更不會提供零件給你! 之前曾遇過一位威盛的工程師,他是曾任職於Intel的高階華裔工程師,440BX晶片組就是他們的小組的傑作。但是回到台灣威盛任職,很多東西都用不上,電閘設計如果採用之前設計過的邏輯去做,那保證產品上市之前,Intel的產業間諜就會取得樣本然後在歐美等國的法院把你告到死。 所以,明知A到B最短的距離是一直線,但是為了繞過對方的專利限制,只好把線路設得稍微不一樣,於是多少有些不穩定或相容問題發生。(這是他說的 :D ) 為何無法超日趕美(80年代的口號)?其中問題複雜性、牽扯層面決不是基本工業技術、社會環境、人民道德可以說得清楚。 也許哪一天有人願意以此為題,通盤探討然後分析出原因和提出解決之道,這該可以讓教授頒發個博士證書吧! :) |
引用:
"有些"是真的好吃懶做自願當流浪漢游蕩各大城市街頭,但是絕大多數是非不得以才淪落固定街頭做"流浪漢",嚴格來說是"乞丐" 最近看到一位大肚子的孕婦在某個街頭舉牌說失業繳不起房租沒生活費已有三個月,每天清晨穿著單薄在近冰點的氣溫下乞討 見到大多數流浪漢是囚首垢面,骨瘦如材很明顯的營養不良,距離一公尺就可聞到濃烈的尿騷味,被每個店家驅趕,今年新年後才三天的冬季風暴就凍死17位流浪漢,我不覺得這種生活可以很enjoy 美國社會福利很多人鑽漏洞,近年來已經修法多次防堵,失業救濟金不是領永遠,是要看個人在社安保險投入多少,才可領多少,要領之前還得去勞工局面談,勞工局官員確定有真的去找工作而不是好逸惡勞才可領 我認識的老中家庭沒生那麼多,有三個小孩,是有拿到聯邦政府補助,父母在餐館超時打工,比較大的小孩放學後也去餐館洗盤子洗菜多賺一點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運作,聯邦政府補助在昂貴的城市沒有那麼好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