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投資型保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8318)
|
---|
引用:
阿∼原來53346兄是有研究的呀! 失敬失敬∼ :shy: 分析的挺有道理的呀! |
引用:
帳戶將來要課稅了,因為那不是保險,請注意保險法修法動向。 |
美商康健人壽億富變額萬能壽險我沒有研究過就不提供意見,但就以我看過三商有整理一張表,
以一年存一萬還是兩萬我忘了,同樣20年期0次轉換到4次帳戶結餘再銀行和三商的差異, 以同樣的投資報酬率,即使二十年來都沒有轉換基金,接近二十年時三商的帳戶總額就超過 銀行買基金了,如果轉換次數越多,超過銀行的年限又會提早,這裡就不討論誰有本事和銀行 買基金不用申購手續費或手續費很低的問題,單就常見的2~3%來看,而就我了解的三商投資型 保單A型壽險的成本是浮動的,當帳戶價值愈大時壽險成本越少,當帳戶價值超過保障額度, 就不用再付壽險成本了。 所以我說觀念問題很重要,因為你覺得有免稅的空間又可以省掉後續的費用時間放遠來看是好的; 但觀念不同的人會認為,我自己操作績效好到即使扣贖回和轉換費用都比買投資型賺... 投資型保單你要當保險來看,把他當作一個利率不錯的存錢計畫來看, 讓你在儲蓄的同時又能有個保障。 觀念不同的人就會認為投資型保單只是一個投資工具,既然我要投資為什麼要讓保險公司賺錢? 真要指出錯誤只能說把保險商品當作純投資工具來看這點,保險公司賣的商品我覺得只有 一種商品可以勉強叫投資工具,就是短年期銀行委託販售的限定商品(7月下旬就有這種東西 賣到八月十號就買不到了),不過我們都叫他套利工具就是了,這種商品沒有一次丟三十萬 以上投資報酬率不划算,買的人也通常都是一次丟五十萬一百萬。 |
引用:
你指的要課稅是從哪邊獲得的資訊?還是指10/1號以後那個? 現在除了無上限終身醫療停賣熱賣外,投資型也熱賣的另一個原因 就是10/1號後的門檻法則,以及在市場上聽到業務員說將來的投資型商品要課稅 的說法,但就我上課還有問熟識保險業人員聽到的答案並沒有說要課稅, 就算要課稅也不適用修完法之前所販售,如果要搞到追溯,那保險公司的投資型就 不用玩啦! |
引用:
關於這幾間終身醫療, 在bbs.ptt.cc有些討論... 可以去看過再決定保哪間喔~ |
就扣除費用高低的問題,就以同樣的保障商品內容來說哪間商品好與壞,
真的是要看你碰到的業務員如何,碰到好的業務員會說A公司好, 碰到不好的業務員會說A公司爛,就算你跟大家都在幹譙的保險公司買只要 碰到好的業務員也比你跟大家都在讚揚的的保險公司爛業務員買的保險強的多... 網路、電視購物、銀行等通路買保險前要三思,除非你很懂,不然Agent主動的到場服務 還是很重要的,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省那幾塊錢買那種新興通路的保險商品,沒事的時候很好, 需要理賠的時候可就麻煩了,當然自己很懂可能無所謂,但就算自己很懂也會有需要旁人 幫忙處理的狀況,這時候旁人通常不會比自己來的懂也得抽出那時間... 不過找Agent也得碰到好的業務啦,糟糕的業務搞不好比陣亡的業務還糟糕,至少陣亡的業務 還有代替的人可以處理... 這時候要說運氣才是王道嗎XD |
引用:
認同+1.. :agree: :agree: :agree: |
三商與遠雄的醫療保險, 各有優缺點
三商的保障住院時間180(出院14天後重新計算), 遠雄是365 門診手術與重大燒燙傷處理是遠雄較好, 三商的門診手術是融通理賠 手術費用, 三商用健保為標準, 遠雄是自訂, 怕之後會較有爭議 看似三商較有背景實力, 也就是比較不用擔心保險公司倒閉 遠雄要求的人壽額度是30萬, 三商是10萬 另外, 能找到一個好的保險員, 也是很重要的事喔! 做參考~ |
這個討論串很有趣,一開始幾乎一面倒地指出投資型的不好.....
但是到後來探討發現沒有比較不好呀?! 例如美商康健人壽億富變額萬能壽險,支出也比較低呀! 一開始不支持的人都沒有反駁的嗎? |
之前看過保誠的某種基金帳戶, 是不用管理費也不用購買手續費, 有4檔基金任你換
限制是10年內只能買不能賣, 10年後就要購買手續費/管理費 這種就有類似投資型保單的優點, 又不用被抽佣, 但就沒人壽的保障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